怎样很完美地完成40分钟课堂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ht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教师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实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复数的引入》是整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引申到现实生活中,就是遇到矛盾时,要勇于面对矛盾,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同时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教学都是围绕这个重点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第八章的《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我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的严格定义之前,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我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在学生画好后,我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定义。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就迎刃而解,同时也解决以后将要遇到的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的化简问题。
  3.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显著特点:一是有效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内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某些几何图形、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的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都可以借助投影仪完成。可以的话,教师可以自制电脑课件,借助电脑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演示。
  4.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5.精讲例题,多做课堂练习,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地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课上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则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次课做准备。
  6.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各章节之中。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发挥自身主导作用。
其他文献
本论文研究了在10℃和25℃两个水温条件下,甲砜霉素在鲫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和残留消除规律特征。血浆组织样品通过液-液萃取、氮气吹干、浓缩等步骤前处理,采用反相高效液
近年来,关于犬感染流感病毒的报道日趋增多,犬能感染多种亚型的流感病毒如H3N8,H3N2,H5N1,H1N1和H5N2等,此外有研究证实犬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也是易感的,并且此病毒可以在犬与犬之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从课堂教学做起,真正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在教学时善于捕捉学生的“美妙语言”,采用适当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提供主动活动的机会,使其敢于“异想天开”,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一线教师如何更好地深刻理解新课标、驾驭新教材,结合实际生活和现代技术合理整合,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运用适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兼性细胞内寄生的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人兽共患烈性传染病,近年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再次流行,引起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公共卫生问题。本论文旨
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实现的。然而,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老师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学生产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
常听到某些数学老师感叹:现在的学生语文水平太差,题目都看不懂,怎么解题呢?确实,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很差,而现在的数学学习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较以往有很大的提高。最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后几道题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题目不会看、看不懂,更别提正确解题。对此,数学老师只能感叹、无能为力吗?当然不是,笔者认为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完全可以由数学老师逐步培养的。如何培养?笔者认为,上课是关键,每一堂课教师都应该重视以下
教师应把学生当做教育的主体,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诱发并强化学习动机,让其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要鼓励学生,敢于转换角度,发现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注重建构知识体系,学会用多个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问题,培养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要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把握老师如何分析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深化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
现代数学渗透于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是科学知识,而且是一项普遍适用的技术。数学教学的任务已转变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数学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取合作学习组织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合理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