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末起,影子银行的发展就异常迅猛,无论是影子银行的体系结构还是资金规模都迅速增长,它成为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商业银行一起参与到各种金融活动中。随着影子银行的影响力不断增加,传统银行体系的作用在下降,这些改变甚至带来了全球金融体系的革命。体系结构的变革,随之而来的是金融的空前繁荣和金融系统系统性风险的爆发式增长,最后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让我们认识到影子银行体系监管上的空白亟需填补和完善。 对国际主要经济体而言,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也就产生了影子银行,影子银行主要是在金融市场中为逃避监管而进行的一种金融创新。而我国影子银行则不同,他们是金融不够发达的产物,他们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很多方面都和国际主要经济体的影子银行存在差异,如核心功能、层次结构、存在形式等。因此,在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方面很难照搬国际经验,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及对金融监管的探索必然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本文将国内外对影子银行的认识、研究及现状进行总结和对比,在调研 Y市影子银行发展历程、现行规模的基础上,对Y市影子银行的特征、运作模式、形成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着重对Y市影子银行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从Y市本地监管部门的视角出发提出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思路、方式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