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群文阅读教学胜任力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x5428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在一个人的生命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群文阅读教学具有能够有效弥补当下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短板、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等多种教育价值而受到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纷纷追捧和实践。然而,由于缺乏深入的认识和专业的指导,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不适,导致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收效甚微,群文阅读的真正价值也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作为群文阅读教学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小学语文教师质量的高低对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教学胜任力是对教师素质和质量进行系统研究一个较为常见的视角,小学语文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胜任力能够全面而系统地反映小学语文教师高效高质量地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所须具备的素质和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成与败。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胜任力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按照质化研究中框架式研究的范式,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胜任力进行研究,充分挖掘和探讨小学语文教师高效高质量地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所具备的素质,从而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发展和提升群文阅读教学胜任力以提高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效果和质量提供一点参考和建议。具体而言,首先在理论研究部分,通过梳理群文阅读教学、教师胜任力、教学胜任力以及群文阅读教学胜任力相关研究,并结合小学群文阅读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和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现状,确立了本研究的研究主题、内容、思路以及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梳理群文阅读教学相关理论、胜任力研究的适用范围以及将胜任力引起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等内容,以对本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争议进行积极回应。然后再以胜任力“冰山”模型为主要理论依据和重要支撑,构建小学语文教师群文阅读教学胜任力分析框架,共包括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成就动机、教学观念、思维特征以及个人特质6个维度的内容,并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对学习和教学的相关思考,从而为之后小学语文教师群文阅读教学胜任特征项目的挖掘和提取奠定扎实的基础。接下来是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部分,本研究主要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5名在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访谈以收集本研究所需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参考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分别从上述6个维度广泛而深入地挖掘小学语文教师群文阅读教学胜任特征,最终共提取出33项小学语文教师群文阅读教学胜任特征,并从所属维度、显隐性质以及特殊程度三个视角出发对这33项胜任特征进行归类从而加深对这些胜任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最后是策略研究部分,本研究结合小学语文教师群文阅读教学胜任特征,并参考段作章教授关于教学理念如何有效地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机制的思考,分别从上述6个维度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师群文阅读教学胜任力的发展与提升做一些思考和探讨。具体为:第一,通过参加培训、自主阅读、与他人对话等多种途径加强小学语文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第二,通过从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细微的改善中体悟和感知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并从进行简单的、与平时阅读教学密切相关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出发逐步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自信心和认同感,从而推动教师群文阅读教学观念的整体转变;第三,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和激励制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群文阅读教学的成就动机;第四,通过加强外部指导和教师自主练习等途径,促进教师群文阅读教学关键思维的发展,从而群文阅读教学由理论走向实践搭建起一座桥梁;第五,通过不断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并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和系统研究,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能力;第六,充分尊重并深入挖掘教师个人特质的优势,助推教师独特群文阅读教学风格的形成。总而言之,本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胜任力问题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探索和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剖析出小学语文教师高效高质量地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所具备的胜任特征。但是囿于种种原因限制,导致本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丰富研究方法和优化研究过程,对胜任特征进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从而提高本研究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办好新时代下让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校际优质均衡作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微观层面,既是实现城乡、区域,乃至全国范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突破点,也是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全体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重要抓手。但由于历史、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区域义务教育在校际间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凸显,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
自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家庭生育意愿持续低迷,其中“幼无所托”已成为首要的制约因素。为解决幼无所托的问题,国家提出“幼有所育”的指导方针,加快加强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家庭对托育服务的需求上升成为刚性的民生需求,托育服务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民生领域的重点发展对象,托育服务的发展问题已经上升为社会公共问题。托育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逐渐取得社会共识,其从以前的家庭“私领域”逐步转向社会“公领域”。但
雅思贝尔斯认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应当包含三个彼此密不可分的内容:学问传授、科学与学术研究、创造性的文化生活(1)。对于中世纪巴黎大学的学者而言,生活是一切具体行为的承载方式,表达了其学术信仰和职业追求。巴黎大学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鲜明育人理念的古典大学,其卓越声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汇聚于此。学者同教会、王室以及城市当局关于学者特权的斗争和合作,促使巴黎学者社群兴起与发展,并逐渐形成
人类社会迈入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推动教育教学产生新一轮变革。在这个知识、经济、信息、文化飞速发展的智能时代,信息化与智能化交织,知识经济的发展与驱动,使社会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就成为了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诉求。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其统一化、规模化等特点,不能满足师生对于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嵌入为此提供了契机。通过将AI导师引入教学,与教师构成“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培养层次,承担着为国家发展培养专门高级人才的重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提高,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重心已从重视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的外延式发展阶段转为重视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学科知识发展走向交叉融合,单个导师的学科视野、知识结构及指导能力逐渐无法适应当今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创新导师指导模式,优化导师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导师专业优势,
提升教育质量是我国当下教育工作的重点。课堂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其质量与教育质量息息相关。优质课凝聚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智慧,代表了当下课堂教学理念和技巧发展的最先进的状态。当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深化改革阶段。探析对优质课的教学特征不仅有助于把握当下课程改革的状态,也能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言语互动是课堂中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保障
进入21世纪以来,博物馆建设不断发展,近年来,博物馆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越来越被关注和认可,尤其是在科学教育领域,如何更准确、更有效地运用博物馆开展科学教育,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培养科学人才、提升国民科学素养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话题和现实命题。发展博物馆科学教育,离不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学习国外博物馆教育,尤其是在博物馆开展科学教育方面的优秀成果。美国的博物馆教育发展较早,19世纪
共情能力作为社会关系发展的桥梁,是个体人际关系得以建立和维持的关键。其中,积极共情能力与亲社会的社交行为联系更为密切,对促进个体建立社交关系和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大脑结构异常及情绪信息加工困难等问题,造成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积极共情能力存在缺陷,并且明显落后于同年龄的普通儿童,最终导致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难以顺利建立社交关系,社会适应面临挑战。以往研究采用多重范例训练、心理理论训练等方法干预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托育机构婴幼儿学习环境质量的保障与提升,关乎婴幼儿健康成长,更关乎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热切期盼。《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自2019年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台相应的实施政策,在促进托育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推进。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作为托育机构质量的和核心内容,托育机构婴幼儿学习环境质量现状如何?是否能为婴幼儿提供有质量的托育服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近年来,在有关高等教育发展与建设的文件上,国家一再强调要以“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为重心,致力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要发挥高等教育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即是说,我国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是既具有纯粹的学术抱负和高水平的学术生产力,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