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的合作模式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c702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倡议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部署,旨在对内激发增长活力、对外拓展开放空间,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高职院校是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高职与企业协同“走出去”已从个别试点走向普遍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然而,高职院校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校企合作不同于境内的传统模式,而是校-企-政-行“四螺旋”相互协同,跨国界、跨文化、跨领域等多种因素套嵌在一起的复杂综合体。随着国际经济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变革,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的合作正面临着新的变化与挑战。因此,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确定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的新目标、新供给与新机制,优化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的实践模式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中国经济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本研究聚焦于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模式的优化。在理论视角上,综合运用人力资本理论、供需理论和产教融合“四螺旋”理论,从“核心目标—供需关系—运行机制”分析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的模式及其要素。在研究内容上,以问题为导向,依次探究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的应然理想、现状表征、问题成因、运行机制和优化策略等5个问题。在技术路线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采用混合研究的基本范式,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案例研究等方法,借助Spss21.0和Nvivo11.0等研究工具,探索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模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具体研究探索如下:首先,建构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模式的理论框架。从政策逻辑和实践脉络中梳理出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的历史、成就与挑战。聚焦于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的新挑战,分别从合作目标、合作关系和运行机制三个要素维度探寻理论解释。综合人力资本理论、供需理论和四螺旋理论构建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的“目标-供需-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了理论性的假设和猜想。其次,调研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的现实水平。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编制《“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调研问卷》和《“一带一路”企业调研问卷》,并借助项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信效度分析对问卷进行了修订与检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实施问卷调查,发放“一带一路”企业问卷623份和高职院校问卷240分,分别回收有效问卷477份和133份。与此同时,先后对25名企业负责人为主体,有高职院校教师、政府人员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人员进行现场或电话访谈,借助NVivo软件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分析,深入挖掘供需侧的实然表征。然后,探索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模式的问题根源。在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立足于“一带一路”企业的需求和高职院校的供给,分析了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的目标错位、供给失衡和运行不畅的问题表征。结合人力资本理论、供需理论和四螺旋相关理论,从社会教育的逻辑、市场预测的缺位和认知管制技术治理等维度分析了失衡问题及产生的根源。再次,解剖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模式的具体样态。从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的实践模式中进行抽样,选择机构跨境、项目跨境和人员跨境合作三类模式进行多案例研究,揭示合作模式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制。重点分析了机构跨境、项目跨境和人员跨境合作三类模式的目标、供需和运行机制的现状与问题,并在每类模式的基础上嵌入多个分析单位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最后,提出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模式优化的对策路径。结合现状调研发现的失衡问题、多重根源分析以及案例研究样态比较,从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合作模式的优化对策路径:一是优化核心目标,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二是优化供需结构,合理设置专业结构;三是优化合作运行的伙伴、区域和保障支持。通过理论分析、实证调查与案例研究,得到关于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模式研究的主要发现:第一,“一带一路”企业最看重高职学生的素质是社会能力。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都认为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构成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调研发现,“一带一路”企业最看重高职学生的首位素质是“吃苦耐劳、忠于企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能力,这类素质为核心职业能力的体系契合沿线企业对高职人才的建构需求。第二,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存在目标、供需和机制三维失衡。一是人力资本质量供需失衡,供需双方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要素地位存在错位,“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的社会价值尚未体现。二是供给错位,“一带一路”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其次为批发和零售业;而高职院校服务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数明显高于服务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数。三是运行保障严重失衡,“校-企-政-行”的“四螺旋”运行机制不顺畅。第三,逻辑认知、市场预测和技术治理缺位是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失衡的根源。人力资本质量失衡的原因在于社会和教育逻辑的缺位;供需结构失衡的原因在于市场预测和科学评价的缺位;运行失衡的根源在于合作组织运行中认知、管制和技术的缺位,重点是政策、经费和信息的缺位。第四,人员跨境、项目跨境和机构跨境是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的三类模式。三种模式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相互关联,各有特征:人员跨境合作模式的合作最松散难度最小,项目跨境合作模式最普遍难度适中,机构跨境合作模式的合作最深入难度最大。机构跨境合作模式中包涵着项目与人员要素的跨境流动。现阶段,中国高职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以项目跨境合作模式为主,机构跨境合作模式较少。第五,合作目标优化、供需结构优化,伙伴、区域和保障支持是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的合作模式升级的未来方向。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的合作模式中,对政府和行业协会的衍生职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四螺旋”机制内的参与主体职能缺位、核心目标多重价值缺位、组织运行缺位等因素,是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跨境合作模式运行不畅的根源所在。因此,重构合作目标、优化供需关系,配套伙伴、区域和保障支持是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的合作模式升级的未来方向。综上,本研究运用混合研究的方法,探究了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模式的应然理想、现实困境、问题根源、具体样态以及优化策略。在理论上,拓展了校企跨境合作原有的理论研究视野;创新了研究视角,从关注高职教育校企之间的三元合作拓展到国家民众、行业组织参与的四元合作,兼顾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内驱动力和“一带一路”企业的多重使命;提出了新的对策建议,根据国家战略新要求、高职教育新使命和“一带一路”企业困境,提出合作模式的优化方案,为高职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开辟了思路。为中国校企跨境合作研究提供了理论补益,为高职教育提升办学水平,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了实践参考。
其他文献
离散对称性,包括电荷共轭、宇称变换、时间反演以及它们的组合,在探索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从弱相互作用被发现存在宇称破缺以来,人们逐渐发现大多数离散对称性并不被自然界严格遵守,于是人们开始探索其它相互作用也存在离散对称性破缺的可能性。而引力作为人类最早认识到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其是否存在离散对称性破缺目前仍然是一个谜。近年来随着引力波探测技术的发展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测量精度的提
[目 的]糖尿病心肌病是独立于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瓣膜性心脏病,导致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舒张功能不全是糖尿病心肌病最早和最常见的心功能障碍,心肌细胞肥大、凋亡、胶原蛋白沉积和间质纤维化共同导致的心肌重构和心肌僵硬度增加是糖尿病心肌病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糖脂毒性下的氧化应激损伤是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的关键致病因素。氧化损伤破坏了心肌细胞代谢和胶原合成的正常调
印染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江浙地区发展迅速。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色度高、成分复杂和降解难度大等特点。污水处理厂多采用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当前出水难以达到严格的排放标准,迫切需要增设深度处理工艺。本研究采用水力空化/臭氧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连续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并通过对典型污染物偶氮染料的降解,明确了水力空化/臭氧工艺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从处理效果、出水安全性和工艺运行成本等方
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竞争为电子银行等许多创新的引入提供了可能铺平了道路。尽管利比亚银行采用电子银行业务已经带来了提升了银行业务的灵活性,但仍不清楚电子银行服务质量的应用如何影响客户忠诚度。还人们普遍认为优质的服务可以提高客户忠诚度。因此,在此前提下,本研究探讨了电子银行服务质量与客户忠诚度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评估了客户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并适度提供调节了优质服务和人口统计学因素对于这种关系的影响。本
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通过白介素-1β促进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生发展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DAVS)是目前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并且发病率随人群年龄增加不断增高。然而,由于目前对DAV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没有药物可以对这一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发现牙周炎中的关键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在DAVS患者的瓣膜中异常富集。对小鼠静
针叶材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原材料。为了调控针叶树材采伐量与供需的矛盾,我国正逐步发展以针叶人工林速生材为主的木材供应链。但由于速生材轮伐期短,材质较为疏松、天然耐腐性较差、多项物理力学性能较低,导致其在应用上受到了一些限制,需要对其进行功能性改良。加压浸渍作为现阶段木材功能性改良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针叶材防腐、增强等领域,倍受木材制造业的关注。然而,以往的浸渍加工工艺是利用固定范围的经验参数或
膜污染、氯化和通量不理想问题是制约反渗透膜技术进一步推广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改性及优化制膜工艺提高膜的抗生物污染性能、耐氯性能和通量。利用聚丙烯酸(PAA)和妥布霉素(TOB)在膜表面层层自组装及交联工艺制备了PAA/TOB改性反渗透膜。相比于未改性膜,改性膜表面润湿性增强,通量提高了18%;显示了抵御蛋白和多糖类污染物粘附的特性,以及优异的抗菌能力。由于兼具“抗粘附”及抗菌特性,改性膜呈现出良好
目前,临床上癌症的治疗手段是先手术治疗后辅助以化疗,由于化疗药物在病灶部位的有限富集使得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多次反复治疗则会造成耐药性的产生和严重的毒副作用,导致肿瘤的复发、转移,甚至于机体死亡。光动力治疗(PDT)作为一种具有物理选择性的微创型癌症治疗方法受到了科学家们的青睐。然而,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及生物屏障限制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乏氧的肿瘤微环境限制了抗肿瘤免疫反应,促使免疫系统向加速肿瘤生长的
由于脂肪具有一定的蛋白质节约能力,鱼类饲料脂肪水平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但饲料脂肪过高会导致鱼体脂肪过量沉积。饲料中添加胆汁酸(BAs)通常可以促进鱼类生长并降低鱼体脂肪,陆生动物中的研究表明BAs主要通过BAs受体TGR5(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和FXR(法尼醇X受体)调节宿主的脂质代谢和BAs代谢,但鱼类中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利用16S r RNA测序、蛋白质组学和BAs组学等技术手段,
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段北部,是连接我国东中部与西部的纽带,又是东部季风气候区与西北干旱区之间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整个农牧交错带中生态最为脆弱与贫困的地区之一。该区域主要地带性植被为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多年来,由于人类对草原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过度农耕导致草原大面积退化。“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以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改善生态功能为目标的政策,然而,草原区弃耕地恢复演替过程中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