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听力教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进步,不同的学习者对教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作为基础阶段学习者所需要的初级教材,比较而言,其学习者数量大、范围广,更适合于做语料、生词及题型的研究,因此本文选择了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两本教材《汉语听力教程》和《发展汉语初级听力I》作为研究的对象。这两本教材使用范围较广,编写团队精良,同时也经过了时间和师生的检验,是众多对外汉语教材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教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进步,不同的学习者对教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作为基础阶段学习者所需要的初级教材,比较而言,其学习者数量大、范围广,更适合于做语料、生词及题型的研究,因此本文选择了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两本教材《汉语听力教程》和《发展汉语初级听力I》作为研究的对象。这两本教材使用范围较广,编写团队精良,同时也经过了时间和师生的检验,是众多对外汉语教材中较为出色的两种。笔者分别从教材文本的题材选择、语料长难度、生词量及词级、生词复现率、生词复现位置以及题型和题型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从题材选择来看,两本教材的内容都比较全面,而且贴近生活;从生词来看,两本教材都做到了词量适中,词级均衡,复现合理。题型方面,两本教材都做到了题型丰富,题量适中。但有待改进的是,教材的语料范围不应局限于某些特定场景;生词方面,每课的生词量可以均衡一些,复现率可以进一步提高;题目设置方面,语音训练和交际训练需要均衡,表现形式可以更具创意,场景更具真实性。关于初级汉语听力教材的编写,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遵循教材的针对性和趣味性原则,拓宽语料范围,使文本场景更加多样性。(2)遵循教材科学性的原则,每课的生词应该做到数量和等级均衡有度,同时加大常用词汇的复现率,减少超纲词汇。(3)遵循教材实用性原则,将语音训练和理解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为他们提升职业道德与技能、促进就业和创业等奠定坚实基础。但在当前的现实中,职高生多是以中考成绩失败者的身份进入职业学校,他们遭受着大众对职业学校的偏见,且自身面临着适应、就业压力等挑战。特别是其中部分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除需迎接职高生普遍面临的挑战之外,还需面临家庭环境、人际网络、教育发展等资源方面的相对劣势,因而职高学
近年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但同时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鉴于此,本文通过评价我国31个省区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算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探究影响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现有研究成果,围绕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从基
概要写作作为一种“读+写”的复合型任务,既考查语言的输出与输入,又综合体现学习者的核心素养能力。新课改背景下,2016年浙江省、上海市把概要写作列为高考英语的新题型,其在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通过翻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原文的文本特征对概要写作有显著的影响,文本的类型也会影响学习者进行概要写作。因此,本文以体裁教学法为基础,通过教学实验,将体裁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英语概要写作教学,目的在于
“危机”是指不同主体由于遭受突发事件而受到损害,威胁自身正常的生存,并阻碍其发展的情况,随着环境的不确定越来越强,企业随时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危机,这些危机无不威胁着企业的发展。然而,互联网及微博2.0时代的到来,赋予了危机新的含义,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当企业发生危机时,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及负面信息,更能吸引公众的注意,尤其是当这件事与公众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时,经由媒体等的转发、不实谣言的传播,企业的危机事
现阶段随着初中英语教学研究的深入,英语写作教学逐渐引起语言和教学研究者的重视。英语写作是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反过来推动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基于此背景,展开基于“以说促写”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研究。以二语习得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和合作学习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从当下英语写作教学中体现出来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和实践措施,以期能够为初中英语写作教
写作教学是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能力是语言表达的内在灵魂,语言表达是思维能力的外化体现,近年来的高考作文愈发关注社会生活和理性思考,无论是命题角度还是评价标准都力图摆脱同一化、模板化、口号化的功利主义虚假写作。与此同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新修订的课标强调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提高学生的推理、批判、审辨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从眼前的高
药品安全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以下简称两法衔接)工作,是有效打击药品安全违法犯罪、保障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基石。本文从当前药品安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存在的现实困境出发,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从立法完善、机制提升、理念更新和平台、手段创新等方面提出完善两法衔接机制的路径。文章主要由以下4部分组成:文章第一部分,两法衔接机制内涵及意义,首先对3个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这3个概念分别是行政
本文立足互联网快速发展、电商平台迅速扩张的时代背景,对此种时代背景下新兴的违法犯罪行为——反向刷单行为的刑法定性问题进行研究。在有罪与无罪之争中坚持有罪立场,在破坏生产经营罪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之争中,坚持反向刷单行为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本文在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反向刷单行为的概述出发,定义反向刷单行为,并介绍了反向刷单行为的主要类型包括恶意差评类反向刷单和恶意好评类
随着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公司管理的难度逐渐增加,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争夺也愈加激烈。相较于技能专一型管理者,掌握多种复合型技能的高管其竞争优势日趋明显。丰富的职业经历有助于高管拥有活跃的思维、宽广的视野、多样化的资源和渊博的学识,积累丰富的社会资源,基于高阶梯队理论,这会形成高管独特的性格、认知与价值观,从而对公司的管理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首席执行官(CEO)作为公司最高经营管理者,其地位与影响力
组织中资源的稀缺性与个人利益多重性之间的矛盾导致组织政治在各种组织中的诞生和普遍存在。良性的组织氛围促使组织成员齐心协力为了共同的组织目标实现而努力奋斗;反之,若组织中成员热衷于政治行为,会极大程度上消耗组织内部资源。组织中个体会对组织中存在的政治行为和现象产生主观认知,形成组织政治知觉,而员工的这种主观认知和评价会进一步对自身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组织政治知觉的产生可能会降低员工对组织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