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or and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Theorctical Exploration into Literary Translator Criti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5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文学译者的各项活动一直备受翻译批评家的关注。本文对文学译者研究进行理论探讨,研究主要围绕两个设想展开:1)生态翻译学的新探索、新发现,或者对翻译的新认识会为翻译批评及其各分支带来新的启示;2)文学译者批评实践需要相关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阐释和拓展了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译者中心论”和“翻译生态环境”等译学新观点、新概念,析取相关内容与翻译批评发展趋势和发展诉求相融合,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具可操作性的文学译者批评模式,为文学译者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论文由七个章节以及导言和结语组成。导言主要阐述了整篇文章的研究动因、研究假设、研究目的和框架。第一章为文献回顾,涵盖翻译批评和生态翻译学两个领域的研究内容,为融合两方面研究以及提出文学译者批评之名作准备。本章前半部分在综述翻译批评理论建构、内部分支间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之后,梳理出翻译批评研究客体、批评标准、批评原则和批评方法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重点指出,译者如今已经得到翻译批评家的关注,以译者为主要批评对象的翻译批评实践在数量上仅次于以译本为主要批评对象的翻译批评实践。本章后半部分是对生态翻译学的系统介绍,分析了这种生态视角翻译研究的产生背景之后,对其主要观点和概念、理论拓展和应用尝试进行全面回顾,并进行了简要评论。鉴于生态翻译学理论自身还有待发展和完善,下面两章主要致力于生态翻译学核心概念和观点的重新阐释,从中析取对文学译者批评研究有助益的成分。   第二章聚焦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译者。“译者中心论”揭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是继承了以往译者研究的成果。它将译者放在翻译过程和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考察,使译者和原作、译作一起构成翻译活动的权力三角。这个概念蕴含的是四个以译者为视点的活动机制,以拓展的、宏观的翻译过程为线对译者活动进行系统描述——“事前预防”是准备机制,“多维适应与转换”是行动机制,“整合适应选择度”是评价机制,“事后追惩”是检查机制。“译者中心论”因而被解释为一种转向译者的翻译研究视点,让我们从译者的视角切入翻译研究;各活动机制不仅描述了译者的主动选择还点明了译者的被动适应,译者活动描述更加全面。   另一方面,生态翻译学将译者素养(即翻译能力)列为翻译评价参数之一却未进行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借鉴PACTE(巴塞罗那翻译能力研究小组)通过经验与实验相结合获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生态翻译学“译者中心论”引导下的翻译能力研究。研究得出翻译能力由七个子能力构成,即专业能力、双语能力、社会文化能力、交际能力、心理能力、文体能力和策略能力,这些子能力将成为文学译者批评的重要参数。本章最后讨论了“译者中心论”的启示:这个概念点明了译者的中心地位和活动机制,夯实了译者研究的合理性,并使生态翻译学成为研究文学译者批评可以借鉴的基础理论之一。   第三章细致讨论了生态翻译学的另一个核心概念——“生态翻译环境”。通过词源分析以及语义演变分析,研究进行了概念拓展,将译者纳入生态翻译环境,消除了原定义中将译者与环境割裂开的质疑,探讨了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从属关系:它们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译者作为能动的个体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又存在一定的互动或者相互作用。其后,文章详细梳理了翻译生态环境的构成因素,剖析了翻译生态环境的特性——一个多维、动态、进化的多因素集合体,其内涵比“语境”这一概念更加丰富。这个概念重申了整体性原则和协同进化原则,自此研究任何一个翻译因素都不能采用孤立的、静止的视角,这一点对翻译批评极具启示意义。   第四章开篇即通过译者研究、翻译家研究和译者批评这三个概念的辨析阐明了文学译者批评的实质。文学译者批评被明确界定并纳入翻译学“应用”分支目录下。接着,文章指出,文学译者批评个案数量众多,仅次于文本批评个案,然而统计数据显示,文学译者批评的理论研究却相当匮乏。再者,以译本批评为目标的各理论不能完全照搬去评价译者这个能动个体,同时,翻译批评学的构建又更加凸显出文学译者批评理论的匮乏和个案研究与理论探索之间的不对称。因此,必须进行文学译者批评的理论构建。   文章接着指出,生态翻译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关注译者的理论,以译者为研究视点并提出了一系列译者活动描述机制和研究原则,因此对文学译者批评实践很有指导意义,对文学译者批评的理论构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生态翻译学提倡以整体观进行翻译研究,认为译者及其译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提出了一个多维研究框架,同时奉行协同进化原则,强调翻译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与变化。生态翻译学与文学译者批评在研究视点、研究原则、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共同之处,因此我们相信融合这两个翻译研究领域,借鉴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合理成分进行文学译者批评的理论探索和模式构建是可行的。   文学译者批评的各理论问题分两章进行研究。第五章探讨文学翻译批评的原则、方法、内容和标准,第六章讨论批评程序、译者能力评估以及文学翻译批评的重要性。文学翻译批评的原则是一个两级体系:客观性和整体性是总原则,统领了四个子原则,即阐释性原则、宏观研究原则、个体性研究原则和历时视角原则。对译者的研究必须借助于译本研究,译本批评是译者批评的基础,因此译本批评的常用方法,包括文本分析法、对比法、抽样法、定性和定量法等,在译者批评研究中同样适用,此外,文学译者批评更加注重文献分析法、交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这些更加贴近译者的研究方法。文学译者批评的核心内容是文学译者的翻译能力,同时辅以译本批评和社会文化批评,突出整体性研究。鉴于研究内容的多样化,文学译者批评的标准应该比文本批评的标准更加开放,涵盖更多维度。   第六章建议文学译者批评分为五个步骤,由介绍译者的生平、翻译经历、翻译思想到评估其代表译作,再到评估译者翻译成就和明确译者在目标语社会文化中的地位。文章进而讨论阐释文学译者各项翻译活动和评估其翻译能力的方法与手段。此外,文章还指出,文学译者批评的先决条件必须兼顾批评者的主观素质和各项客观条件,而文学译者批评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连接翻译理论与译者批评实践、定位文学译者和启发翻译教学或为译者培养提供启示等三个方面。   第七章以徐迟的翻译活动为例进行个案研究。简要介绍了徐迟这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的生平之后,文章细致考察其文学生涯、翻译生涯和文学翻译等方面的思想观点,并分析其代表译作《瓦尔登湖》。基于此,文章对徐迟的翻译活动进行阐释,对其翻译能力进行评估,最终将其定位为一位在现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富于探索精神并卓有成就的文学译者。在新模式指导下展开的徐迟研究相对较为全面,也较为客观,既展示了徐迟的文学翻译成就也点出了其不足之处。   结语部分总结认为,本论文的主要贡献是结合生态翻译学的合理成分进行文学译者批评理论研究,具体包括:1)将“译者中心论”重释为转向译者的研究视点、拓展了翻译生态环境的范畴;2)将文学译者批评定义为对文学译者翻译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研究活动,并将文学译者批评定位为文学翻译批评的一个分支;3)为系统的文学译者批评提供原则、方法、内容、步骤等方面的理论指导;4)以徐迟为个案进行文学译者批评研究。论文最后指出,这项尝试性研究有其重要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并就此领域的深入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语言教学中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也逐渐从对语言主体、教材与教法的研究转向对学习者主体的研究,外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
歌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受欢迎,因为它是一种有效的娱乐和传递信息的方式。歌曲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被认为是为演唱而写的口语语篇。然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有限,特别是随着经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是20世纪美国犹太作家,197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辛格是一个宗教质疑者,他对上帝的态度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格雷的撒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传统中西方翻译理论都把翻译看作是纯语言转换,翻译批评家也以译文对原文的“忠实”程度作为判断翻译好坏的唯一标准。自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西方翻译学者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人,在世界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03年出版的小说《爱》既延续了她“爱”的创作主题,又表达了她对“爱”的全新阐释。作
格洛利亚·内勒是当代美国继艾丽丝·沃克和托尼·莫里森之后的最具影响力的黑人女性作家,以其“黑人女性四部曲”闻名于文坛。《贝利咖啡馆》是其“四部曲”的最后一部,主要
通过实验测定Sn-Ag-Sb及Sn-Zn-In系列合金的润湿角,进行了润湿性研究,发现Sn-Ag-Sb及Sn-Zn-ln系焊料存在润湿性差的缺点,通过添加低表面张力的金属或稀土元素可在一定程度上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美国民族文学真正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红字》曾被列入十部世界最佳小说之一。霍桑及其作品《红字》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