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是20世纪美国犹太作家,197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辛格是一个宗教质疑者,他对上帝的态度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格雷的撒旦》中就已有所展现。1648年的哥萨克大屠杀使整个犹太社区笼罩着一片愁云惨雾,使格雷镇的人们经历了一场信仰危机。小说中的人物总是徘徊于上帝和撤旦之间,不知是该虔信上帝还是接受撒旦的诱惑,体现了人类生存的困境。这些人物都是辛格的代言人,代表了辛格对隐匿的上帝的质疑,反映了辛格宗教思想的矛盾性。本论文试图以辛格的《格雷的撒旦》为例,分析辛格宗教思想的矛盾性。 论文的引言简要介绍辛格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重点介绍小说《格雷的撒旦》,综述国内外辛格及《格雷的撒旦》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中讨论了辛格宗教思想的矛盾性,认为主要体现在对上帝存在问题的探索、对上帝与其选民的契约和上帝救赎的挑战、以及上帝赋予人们的自由意志的态度上。第二章着重分析《格雷的撒旦》中体现的辛格的矛盾思想,分别从小说中人物本尼什拉比和莉切尔的自我矛盾、信仰多元下的格雷镇的宗教斗争和权利转换、及辛格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叛离与回归”的主题三方面展开。第三章从个人、文化、社会、政治背景多个侧面,探讨辛格矛盾宗教思想形成的原因。最后在结语中指出:辛格吸取传统与现代思想的精髓,发展了自己独特而矛盾的宗教思想。这种独特的思想给犹太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