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充实视角下的语法化研究——以介词“在”语法化的历史语用学分析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法化过程指的是一个实词获得了某些语法功能或者一个现有语法词语获得了新的语法功能的过程。以前对于语法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而语用层面的语法化研究却少之又少。由于语法化产生于并且反映了某一词汇用法上的历时变化,所以语用学在语法化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着重从语用学方面讨论了语法化,以期证明语用因素在语法化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把语用学和语法化结合起来,本文从历史语用学的视角,运用历史语用学的研究方法,对语法化进行了研究。   关于语法化过程中的具体语用机制,本文认为语用充实可以和语法化结合起来,成为语法化中的语用机制。本文参照语法化的具体过程,对语用充实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期其能更好的成为语法化的语用学机制。为了更好地说明语法化中的语用充实机制,本文还对汉语介词“在”的语法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总而言之,本文把语法化过程中的语用学方面作为研究核心,探寻了语法化过程中的语用学机制,发现了语用充实机制在语法化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本文的创新在于用语用充实机制去讨论语法化问题,而这对语法化研究也有着相当的启发和帮助。本文还在上述的理论框架下讨论了汉语介词“在”的语法化过程,而这也是把西方语言学理论运用到汉语研究中的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所要讨论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回顾了前人对语法化、语用充实、历史语用学及汉语介词“在”的研究。第三章从理论上讨论了语法化和语用充实的关系。这一章从两个方面讨论了语法化和语用充实的关联:第一个方面是讨论了语法化中去范畴化和语用充实的联系;另一方面是讨论了语法化中隐喻映射和语用充实的联系。本章还提出了一个语法化中语用充实机制的模型,将语法化、去范畴化和隐喻映射结合起来。第四章是一个案例分析,从语用充实角度对汉语介词“在”的语法化进行了历史语用学分析。第五章总结全文。  
其他文献
批评话语分析早期由英国语言学家Fowler于1979年在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提出.作为一种语篇分析方法,它不仅仅在语言层面关注语篇,而是将语篇中的话语看作一种社会实践,
目的调查十堰市人群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感染情况,比较4种不同染色方法隐孢子虫检出率,为隐孢子虫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十堰市城乡5个调查点人群粪便标本2549份,
一直以来,签证都是阻挠中国选手出国比赛的最大敌人之一。2007年美国西雅图WCG,中国魔兽选手LYC就因为签证拒签没有赴美成功,这也是LYC的唯一一次WCG世界总决赛成为了遗憾。2
尤金·奥尼尔一生著作丰厚,其剧本《长日入夜行》更是其最具有自传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受到了国内外不同视角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本论文中,存在主义哲学被用于其中并结合奥尼
批评语篇分析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主要吸收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以新闻语篇为主要分析对象,其目的是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下对语篇进行批评性研究,揭露隐藏于语言表面
“In BurNIng We Trust!”。直译过来的意思是“我们信仰BurNIng”。在这次Ti3上,这句话以游戏直播Tips的形式出现来夸奖BurNIng作为一号位的实力,之后被国外观众广为接受。T
在西方社会中,女性生活在父权制的社会中,社会地位比男性低很多。因此,毫无疑问,男性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在这样的父权制体系中,父权意识和性别歧视存在于社会中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告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其新颖和创新的特色不时引起人们的关注。独具匠心的广告语能够成功地唤起消费者的注意
两性冲突是品特早期性别戏剧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男性想通过使用语言暴力来控制并支配女性以巩固他们的领导地位及男性权威。女性从被动接受男性的压迫到觉醒并反抗男性霸权。
《王子出游记》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和词典家萨缪尔·约翰逊的著名的以探讨人生道路为主题的哲理小说。小说包含了生活的多方面问题,有十八世纪的乐观主义和正在兴起的浪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