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IADC技术高分辨率GPR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hu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道路损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在不破坏道路结构、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速度的前提下,快速准确地获取路面和路面下的信息,从而掌握道路的质量和寿命周期,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国内外可用于道路检测的探地雷达系统,由于采样方式、采样率、脉宽、天线、笨重的机械结构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高速检测的要求。本文以克服这些缺陷为目标,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TIADC技术高分辨率探地雷达系统,具体工作包括:(1)基于雪崩三极管的开关特性设计了一款UWB脉冲生成电路,根据实际测试,该电路产生的脉冲信号宽度为2ns、信号幅度为11V。(2)为了解决传统TIADC失配误差等问题,本文基于TIADC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数据采集系统。通过FPGA控制多相时钟选通,驱动高速ADC芯片实现对同一模拟信号的并行交替采样,将采集到的数据缓存在FIFO进行重组。采集系统以FPGA为核心,控制系统中各部分工作,包括SPI接口增益控制、多路采样时钟选通、数据缓存存储实现、UDP传输以及高速ADC控制,实现了探地雷达数据的采集、缓存和传输,通过UDP协议将采集到的探地雷达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后,可对保存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同时设计了基于QT的探地雷达界面显示,便于观察采集数据回波信号波形。(3)设计并制作了一种300MHz~2GHz的Vivaldi天线。测试结果表明,Vivaldi天线回波损耗优于-10d B,辐射效率最高可达到99%,天线的回波增益最高可达到9.2d B。基于上述技术,本文完成了整个GPR软硬件系统设计,包括UWB脉冲信号发生器、数据采集系统、天线、FPGA控制系统、上位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探地雷达系统具有高速探测目标体的能力,探地雷达系统采集回波数据所需时间仅为800ns,等效采样频率为5GHz,满足快速收集地下介质信息的需求。
其他文献
铁电材料的光伏(Ferroelectric Photovoltaic,FEPV)特性及电阻随机存储(Resistive Switching,RS)特性是当今铁电材料研究领域的两大热点。铁酸铋(Bi Fe O3,BFO)由于其较窄的光学带
α-酰氧基酰胺是一类具有双官能团的多功能化合物,其母核结构广泛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并具有重要的生物和药物活性。另外,该类化合物也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子,
近年来,高维数据越来越广泛的出现在各个科学领域.高维数据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数据维度p大,样本容量n相对较小,即高维度小样本容量.许多统计学者关注高维总体均值向量的假设检
自2007年“命运共同体”的字眼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来,该概念就开始频繁被大陆运用至对台政策宣示当中。特别是“十八大”之后,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受重视程度有增无减
吸附法是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理想方法之一。然而传统吸附剂的吸附效率比较低,限制了其应用。纳米吸附材料作为一种吸附面积大、吸附效率高的吸附材料深受关注。但纳米吸附剂也存在着潜在的环境风险,因为其颗粒粒径小,吸附完成后难于分离导致其泄漏至环境中。本研究将纳米吸附剂与纳滤膜联用,用于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首先,通过界面聚合法在聚醚砜中空纤维超滤基膜表面生成纳滤膜,探究制备纳滤膜时水相单体浓度,水相涂覆时
开花是高等植物生活史中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是影响植物成功繁殖及种子繁衍的一个重要农艺学性状。植物开花受到不同内外源环境信号的影响,通过复杂而多样的分子网络途径进行
能源问题一直是世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新能源设备中,锂离子电池因具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研究以及应用。随着社会、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锂离子电池
税务系统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税收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聚焦机关党建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职责和任务,扎实创建模范机关,有效促进了党建工作与税收业
深度强化学习是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强化学习智能体需要在与环境的交互中不断决策来完成特定任务,也就是说,强化学习智能体的训练往往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作为支撑。因此,在一些样本数量比较稀少或者样本获得比较困难的任务环境中,通常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智能体训练结果,从而限制了深度强化学习在实际问题中的进一步应用。为使强化学习智能体能够快速获得高质量的训练样本,高效的探索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解
生态风险评价可以评估某种地质灾害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帮助环境管理部门了解生态影响因素与生态后果之间的联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泥石流灾害频发,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威胁。本文以泥石流灾害为风险源,从灾害危险性、生态脆弱性、潜在生态损失三个维度构建延边州泥石流灾害生态风险评价,为研究区的生态风险防范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本研究选择9种影响因子构建泥石流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