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贵金属-铈基[M(Pd、Pt、Ru、Rh等)-CeO2]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催化氧化反应研究中,由于CeO2的出色储存和运输氧的能力以及贵金属和CeO2的强相互作用,CeO2的引入可显著提高催化反应活性甚至改变催化氧化路径。目前,高性能材料负载M-CeO2基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反应已成为催化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载体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例如比表面积、孔结构、表面酸碱性、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以及与贵金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金属-铈基[M(Pd、Pt、Ru、Rh等)-CeO2]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催化氧化反应研究中,由于CeO2的出色储存和运输氧的能力以及贵金属和CeO2的强相互作用,CeO2的引入可显著提高催化反应活性甚至改变催化氧化路径。目前,高性能材料负载M-CeO2基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反应已成为催化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载体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例如比表面积、孔结构、表面酸碱性、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以及与贵金属的相互作用极大影响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分散状态、高温稳定性以及反应物和产物分子的扩散,从而显著影响贵金属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以及其它催化反应性能。本文通过设计两种新型的M(Ru、Pt)-CeO2基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典型VOCs的催化氧化反应,探究了其催化燃烧性能以及氧化反应机理,获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功能型载体纳米花片状氧化铝(NF-Al2O3),然后通过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纳米花片状氧化铝负载Ru-CeOx催化剂(Ru-CeOx/NF-A l2O3)用于丙烷氧化反应。对系列催化剂进行了活性与稳定性评价,并通过XRD、Raman、XPS、NMR和电镜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获得的Ru-C e7/NF-Al2O3的90%转化温度(T90)低至207℃,并且在排除传质和传热影响的动力学条件下测得其表观反应活化能低至56.7 k J mol-1。与常规的Ru/Al2O3-Con相比,富含五配位Al3+(Al3+penta)的NF-Al2O3负载Ru后具有更高的丙烷催化氧化活性和更低的表观反应活化能(Ea)。引入Ru-CeOx界面后,其活性进一步提升。此外,Ru-CeOx/NF-Al2O3还表现出了优异的抗水、抗硫和抗二氧化碳失活性能及循环使用性能。Ru-CeOx/NF-Al2O3对丙烷的催化氧化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这不仅归因于具有丰富活泼氧的Ru-CeOx界面的引入,而且NF-Al2O3载体具有丰富的中孔,大大提高了传质效率。尤其是NF-Al2O3富含不饱和五配位Al3+锚定位点,Al3+penta对金属活性单元的锚定作用有效地促进了Ru-CeOx活性物种的分散,并稳定了Ru~0的电子价态,这是其表现出优异的丙烷降解性能的主要原因。最后通过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证实了Ru-CeOx/NF-Al2O3催化丙烷氧化反应机理符合Mars-van-Krevelen(Mv K)机理,其中Ru-CeOx界面上的活性氧物种参与了整个氧化还原循环。(2)以程序升温干胶转晶技术在无介孔模板剂的情况下成功合成了具有多级孔结构的核壳型Pt-CeOx@S-1富集/催化双功能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甲苯催化燃烧反应,对系列催化剂进行了活性与稳定性评价,并通过XRD、Raman、XP S和电镜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t-CeOx@S-1的90%转化温度(T90)低至159℃,表观反应活化能低至96.8 k J mol-1。HRTEM和UC-HAADF-ST EM很好的展示了Pt-CeOx@S-1均匀的晶内介孔,并且Pt-CeOx物种均匀的分布在其晶内介孔中。未转晶之前的Pt-CeOx@Si O2的催化活性显著高于Pt@Si O2的催化活性其原因归因于CeO2的出色的储存和运输氧的能力使活性界面得到改善。转晶之后的Pt-CeOx@S-1的催化活性进一步显著提高,其原因归因于:第一,原位富集/催化功能显著加快了反应进程;第二,大量晶内介孔的存在提高了反应物分子和产物分子的传质效应;第三,大量表面羟基(-OH)的存在提供了更多的活性氧物种[O]从而加快了反应的进行。此外,Pt-CeOx@S-1表现出优异的甲苯催化燃烧循环使用性能、长时间稳定性能、抗水性能和抗高温烧结性能,这极大归因于多级孔结构的存在以及对活性组分的限域效应。最后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了Pt-CeOx@S-1催化甲苯氧化反应机理符合Mars-van-Krevele n(Mv K)机理,其中来自Pt-CeOx界面的O-和表面羟基的活性氧物种[O]参与了整个氧化还原循环过程。
其他文献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在大多数热加工食品基质中存在。许多研究表明,AGEs与多项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且严重危及着人体健康。因此,全面且深入地研究AGEs在真实食品体系中的生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鱼类制品作为高蛋白食品的典型代表,是膳食中AGEs的重要来源。本论文将AGEs的形成与食品加工过程相关联,选用鱼
湿粮干燥是粮食生产环节的重要一步,就仓干燥作为一种干燥及储存一体化的有效干燥方式而被广泛使用。而安全、高效且经济的新型就仓干燥技术是目前值得探索的方向,故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热泵驱动的溶液除湿谷物就仓干燥系统,对此开展相关理论研究。首先,确定系统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并建立各部件数学模型。通过实验验证确定各部件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均较高;采用考虑呼吸的热平衡模型预测谷物干燥过程准确性更高。其次,基于分层模型
免疫学分析(Immunoassay)因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优势,在食品安全、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控等领域备受关注。然而,传统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偏低,无法满足微量目标物的检测需求。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超灵敏检测方法对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意义重大。本研究拟从提高检测信号的角度出发,开展了两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信号放大技术用于提高免疫学检测灵敏度的研究。在基于金纳米花(Gold nanoflo
果蔬因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采收集中,货架期短,容易发生腐败变质。果蔬保鲜中常用的化学保鲜剂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的威害。因此,寻找天然来源的活性物质作为有效成分对果蔬进行保鲜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精油作为天然保鲜剂具有良好的抗菌、抗氧化作用,然而,水溶性差、稳定性差等特点限制了其在食品中广泛应用。基于此,本课题使用乳液递送体系解决精油低水溶性和不稳定性的问题,并将其用于苹果汁和芒果保鲜。结果如下:1
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广泛种植于南方。近年来,砂仁的多酚和多糖成为研究热点,其活性成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本论文研究了砂仁酚类物质提取条件的优化,并对砂仁酚类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及评价其生物活性,阐明了砂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之一是酚类物质;研究了碱提砂仁多糖的理化性质,评价砂仁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性;探讨了砂仁压片糖果的配方研发,得出结论如下:通
Ⅱ型糖尿病不仅给人们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还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目前,主要采用药物疗法来延缓Ⅱ型糖尿病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饮食中膳食纤维(DF)的摄取对Ⅱ型糖尿病具有调节作用,但大多数都仅仅单一研究可溶性膳食纤维(SDF)或者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降糖作用机制。茶渣,是茶饮料制造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副产品,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尤其是DF,但其SDF含
氧氟沙星(Ofloxacin,OFL)是氟喹诺酮(Fluoroquinolones,FQs)的一种。FQs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有抑制作用。OFL被广泛用于水产、畜牧等养殖业中,预防并治疗畜禽和鱼类感染性疾病。OFL在机体中不易降解,导致其在环境中富集并产生细菌耐药性的问题。2015年国家农业部发布公告禁止氧氟沙星等4类FQs抗生素在食用动物中的使用,然而一些企业仍然在水产养殖中违法添
绿豆(Vigna radiata)是一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具有低脂肪、中淀粉、高蛋白的特点。绿豆蛋白的氨基酸种类全面,配比均衡,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生物活性肽在机体内有独特的吸收机制、致敏性低、无毒副作用,且具有抗氧化、降血压、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课题采用碱提酸沉的方法提取绿豆蛋白,利用酶解技术水解绿豆蛋白,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参数,随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CCS)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焙烤加工的山核桃口感酥脆、香气怡人,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变温工艺应用于食品干燥处理中,可提升香味品质、提高干燥效率、节约能耗。但该工艺在焙烤过程中的应用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将变温工艺引入山核桃焙烤过程中,通过调控不同参数,寻求最佳工艺条件,此外,还探究变温焙烤对山核桃氧化和抗氧化品质、体外消化特
菠萝蜜是独具特色的热带水果,在我国南方多个省份广泛种植,我国菠萝蜜种质资源丰富,品种众多,但是菠萝蜜果肉作为主要食用部分,却缺乏植物化学物质鉴定和生物活性评价的相关研究,本论文选取马来西亚1号(M1)、马来西亚2号(M2)、马来西亚3号(M3)、马来西亚7号(M7)、泰国5号(T5)等5个品种菠萝蜜的果肉为实验原料,对果肉提取物的植物化学物质,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另以菠萝蜜果肉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