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panda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车辆的快速增长,交通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作为交通的物质基础内容,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构成了城市的骨架,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交通基础设施中,道路基础设施导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最为突出,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多较为严重的问题,然而,针对这方面尚缺少系统的研究,从建筑工程管理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的工作很少。 本文主要针对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在应用现代性理论对可持续发展内涵和交通可持续性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特征和在我国城市的发展现状,明确了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效率和公平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应用系统动力学、综合评价理论和价值管理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全寿命周期过程中的效率和公平问题,并提出了能够协调效率和公平之间关系的基于价值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对策,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明确的发展思路,推动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的发展。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如下: 1.提出了利用关键性能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作为系统要素,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思路。采用DPSIR方法,建立了能够反映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发展和效率的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空间容量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北京市1995-2007年统计数据,应用该模型对北京市城市道路基础设施进行了实证分析,所获得的结果与统计数据有较好的吻合,模型所模拟的系统动力学行为与北京市现状相符,对影响道路基础设施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从结果来看,依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北京市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持续的。在规划中提高道路建设用地比例、在运营管理中采取限制汽车出行、对机动车辆收取适当的费用、以及提高轨道交通客运量等政策对提高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为保证城市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工作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析了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社会公平性内涵,构建考虑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公平性评价指标。据此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具体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社会公平性调查结果,采用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评分结果基本与调查反馈结果符合,该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公平状况。对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公平性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应建议。 3.通过对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效率和公平的研究,可以看出效率和公平之间存在着对立和统一的辩证关系,而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协调是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结合世界各国典型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基于价值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发展机理和实现途径。应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价值分析,确定了以降低社会成本为目的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功能。给出了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价值评价方法和过程。 4.根据所提出的基于价值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模式,针对价值创造和价值维护,从规划、管理和科技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最后,从新材料、清洁生产、低环境干扰、智能化和维修加固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措施。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开展好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修养,增强语言积累,拓展阅读知识,提高读书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并且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这体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广大
互联网的发展进步为政府变革和行政管理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变迁动力,同时也给行政文化建设带来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时代行政文化的建设既是政府治理变革的需要,又是中国行政管理
[摘 要]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反映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还要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认知活动过程,使知识的“探索”过程和“获取”过程有机统一。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来设计。  [关键词]数学 教学情境 有效教学  教学情境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要使学生的数学能联系生活实际,就必须要与一定的生活情境相联系,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是创新精神的培养。数学做为基础学科,是承载创新教育的首要学科。而应试教育中的数学教育,把学生当成了训练的机器,忽略了数学中的人文内涵,常常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机械。从而削弱了数学中丰富的教育功能。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人文教育是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育中,重塑人文精神,塑造完整、健全的人格已刻不容缓。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各类建设工程项目需求也迅速增加,建设工程项目涉及的不确定与复杂性因素也日益增多,建筑行业安全事故风险进一步加大,突发事故不可避免。通过对建设项目
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对智力发展越有益。0~3岁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从这时起注意培养宝宝喜欢读书的兴趣,将帮助他们学会读书。  宝宝不识字,为何热爱阅读?  两岁半的康妮现在养成了每天睡觉前看书的好习惯。这不,才吃过晚饭她就嚷着要看书,妈妈将她抱到床上,窗前放满了她喜欢看的小画册。小康妮低着头旁若无人地用小手翻着书,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看到宝宝如此热爱读书,妈
每个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都会面临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那就是班级中的后进生要如何转化。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我认为我们首先做到的是不要放弃他们。我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多年,总结在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来源于语言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对话。形式多样的语言教学活动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语言教学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3岁左右的孩子语言发展非常迅速,他们需要与同伴的交流、游戏,因此,组织好小班幼儿的语言活动很重要、也很必要。笔者通过多年的语言教学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教幼儿“听”  在语言教学中,要让幼儿学会听,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常规,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
建立VAR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得到区域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以及实际汇率有且仅有一个协整关系.实际汇率贬值促进出口贸易,对出口贸易有较强的影响,对进口贸易影响较弱;实际汇率、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学生科技意思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本文就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进行了探讨: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二是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关键词]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