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域下冯小刚贺岁片台词互文性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dori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模因”指任何通过模仿而被复制传播的信息,最早由道金斯在其《自私的模因》一书中提出。模因论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文化传播的规律。互文性的实现是以文本化用、改写或者吸收其他文本的某一部分为基础的,而这个部分就是一个或者多个模因。  “互文性”这一术语由法国符号学家 Julia Kristeva在1966年第一次提出,用来说明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些文本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  贺岁片电影台词作为一种具体的文本,对语言的复制传播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具有很典型的互文特征和很广阔的研究空间,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选取的语料是著名导演冯小刚贺岁片“互文”型台词。本文尝试从模因论的角度对互文现象进行比较详细系统的分析。本文通过分析贺岁片“互文”型台词,运用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探讨模因怎样实现电影台词的互文性。研究发现:  1)贺岁片台词的互文性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引用、暗指和仿拟。  2)其他文本中的语言信息经过复制、传播的过程成为模因,这些模因与其他信息结合形成一个新的文本;从而构成了这个新文本与其他文本的互文关系。  3)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分别与互文性引用、暗指和仿拟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共同之处。本研究不仅能够对非文学文本的互文性有更深沉的理解,而且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影台词。
其他文献
以硬脂酸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合成乙二醇单硬脂酸酯.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硬脂酸):n(乙二醇):n(对甲苯磺酸)=1:3:0.
本文从已知通达未知的推理桥梁,对隐喻的认知进行了研究。文章从认知研究的角度,回顾评述了主要的传统隐喻理论和当代隐喻理论,分析讨论了概念隐喻及其类型,并对隐喻的认知基础与
一些评论家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战争小说,然而这本书的意义显而易见超越了战争的范畴.海勒的着眼点并不在战争本身,他只想通过一种荒诞离奇的战争形式来描绘他眼中的
作为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弗吉尼亚·伍尔夫不满足于老一代现实主义作家的成就,决心另辟蹊径,投身于小说和艺术的改革之中,探索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本论文以她
自上世纪80年代末翻译文化转向时起,翻译研究就开始突破传统美学或语言学模式,被置于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翻译研究者们认为译者在翻译时会受到译入语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
习语是一组词,它的意义无法从各个词的意义中推断出来.在这儿,"习语"这一术语用于广义,即指成语、谚语、歇后语.汉语习语具有一些特性,同时具有各种结构、功能、来源和修辞,
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的新课程标准改革,大部分地区的英语教学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同的教学目标也导致了课堂活动的组织结构也与以往不同。课堂教学活动作为教育的主导阵
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世界观,反映着不同的思维模式.学习一种语言,不仅仅是掌握一种工具,更不仅仅是学习一种技巧,也包括了转换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由于语言的使用体现思维的
近几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外语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关于技术在二十一世纪教育中作用的问题也得到颇多研究,我们己进入了一个技术与第二语言教学密不可分的新
自20世纪初,不同领域的学者们对口译活动进行了多角度、跨学科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口译的发展。其中,20世纪著名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一直致力于语言哲学的研究,他后期的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