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习语英译策略的思考——兼析杨宪益和戴乃迭的习语英译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shi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语是一组词,它的意义无法从各个词的意义中推断出来.在这儿,"习语"这一术语用于广义,即指成语、谚语、歇后语.汉语习语具有一些特性,同时具有各种结构、功能、来源和修辞,它们的内容也极为丰富.通过分析汉语习语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习语,也为翻译习语打下良好的基础.习语翻译是翻译中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世界上不同民族之间历史、文化的差异,要对成语进行完美的翻译是非常困难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尽最大努力把原语中的信息从最大程度上传递给译入语读者.在翻译汉语习语时,我们必须遵循基本的翻译原则.在该论文中,作者非常关注可译性及可译性限度理论.理论上,如有信息传递的通道,就可以使不同语言互译;否则,就出现了可译性的限度.另外,作者提到了三位重要的翻译家:严复、奈达和纽马克.严复的"信、达、雅"多年来在中国翻译理论中占重要地位.奈达和纽马克是西方翻译家的代表人物,其理论所产生的影响举足轻重.奈达理论的核心是功能对等.他认为,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纽马克的最主要的贡献是他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他给交际翻译定义为"试图用这样一种方式正确地传达原作的文中意义,使其内容和语言都可以很容易地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当然了,任何理论都有其局限性,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在运用这些理论时,应该考虑具体情况.在翻译汉语习语时,我们应该牢记上述理论.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翻译方法.作者在该文中列举了九种翻译法:1)直译;2)意译;3)直译加注;4)直译和意译结合;5)借用英语中对应的习语;6)直译和借用英语中对应的习语相结合;7)省略法;8)增添法;9)还原法.在最后一章,作者分析了杨宪益和戴乃迭的汉语习语英译.可以把杨氏夫妇二人的翻译经验归纳为:1)重视"直译法";2)强调汉语习语的各个方面;3)慎重选择对应的英语习语;4)慎重处理汉语习语中的文化因素.但是,杨氏夫妇的翻译也有其缺点.他们有时过分忠实于原文,而忽略了译语读者的可接受性.另外,他们对译文的美化也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其他文献
4月19日,福建省质监局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部署视频会议.省质监局党组书记施文在动员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开展“两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对各种人和事发表看法;发表相同或不同意见是人类语言的基本功能之一。人们认为发表不同意见原本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言语行为,它可能会伤害他人的感情,造成
库尔特·冯内古特(1922-)是美国后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身负黑色幽默作家和后现代主义作家等诸多美名。1969年他的代表作《五号屠场》一经问世,就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
对低速常压逆转乳化法制备造纸用阳离子分散松香乳液的条件进行探讨,并对所得的产品性能及施胶效果进行测定。最适宜的乳化条件为:乳化剂用量为松香用量的10%、助乳化剂用量
针对冷冲模高速钢刀具的处理和实际应用,介绍渗硼、物理气相沉积、离子注入、多元共渗工艺方法的特点和延长工模具寿命的效果。
以硬脂酸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合成乙二醇单硬脂酸酯.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硬脂酸):n(乙二醇):n(对甲苯磺酸)=1:3:0.
本文从已知通达未知的推理桥梁,对隐喻的认知进行了研究。文章从认知研究的角度,回顾评述了主要的传统隐喻理论和当代隐喻理论,分析讨论了概念隐喻及其类型,并对隐喻的认知基础与
一些评论家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战争小说,然而这本书的意义显而易见超越了战争的范畴.海勒的着眼点并不在战争本身,他只想通过一种荒诞离奇的战争形式来描绘他眼中的
作为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弗吉尼亚·伍尔夫不满足于老一代现实主义作家的成就,决心另辟蹊径,投身于小说和艺术的改革之中,探索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本论文以她
自上世纪80年代末翻译文化转向时起,翻译研究就开始突破传统美学或语言学模式,被置于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翻译研究者们认为译者在翻译时会受到译入语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