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是内部控制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通过向相关者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降低信息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提升市场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学术界为此构建了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经济后果的逻辑链条,并对内部控制目标达成情况、实施效率与效果展开研究。然而,基于内部控制及会计信息质量的演进历史,对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观测几乎都是基于会计信息可靠性展开的。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及会计信息质量的内涵更为丰富,相关者对于内部控制及会计信息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背景下,仅立足可靠性就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解释也可能存在一定偏颇。基于此,围绕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经济后果的逻辑链条,本文选取会计信息质量的另一维度——会计信息可比性为切入点,构建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可比性-经济后果逻辑链条,以其作为现有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可靠性-经济后果逻辑链条的补充,进一步完善、深化内部控制研究,并为现有内部控制经济后果解释提供一个新视角。以A股上市公司为基础样本,并选取跨公司信息传递作为经济后果,本文检验了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可比性-经济后果逻辑链条的各个环节,并为逻辑链条各个环节提供了实证证据。结果显示:第一,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强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在对内部控制经济后果解释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可比性相较于可靠性具有增量价值;第二,从过程观来看,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有助于增进盈余信息在同类公司间的传递效率,而从整个逻辑链条来看,内部控制通过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进而促进了这一信息传递过程;第三,从结果观来看,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可以降低IPO对在位公司的信息冲击,缓解对其的股价影响。在整个逻辑链条下,内部控制通过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有效缓解了这一冲击效应。由此,本文为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可比性-经济后果的逻辑链条提供了实证证据,并发现可比性相较于可靠性在其中具有增量解释力。本文的创新与贡献在于:首先,构建了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可比性-信息传递逻辑链条,补充完善了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研究的内在逻辑。由于内部控制的演进是与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担忧相应的,而可靠性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早期对经济后果的探索也大都围绕可靠性展开。随着市场不断发展,相关者对其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不断提升,本文的研究则进一步推动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研究与相关者信息需求变化相适应。其次,进一步丰富了可比性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市场的发展使得投资者选择范围不断扩大,他们往往需要在多重标的间进行比较,进而得到较优投资决策。因此,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作用日趋凸显。本文不仅发现内部控制是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的重要因素,还发现可比性可以有效促进信息传递,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可比性相关研究。再次,首次实证证明了 A股市场跨公司信息传递的存在性,并为其提供了一个影响因素证据。信息传递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外部性特征,不同于公司层面研究,跨公司信息传递关注于公司之间的互动,相关研究则可以进一步将研究范围从公司个体拓展到公司间乃至整个市场,这在资本流动不断加速、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宏观背景下尤为重要。另外,本文在研究设计上具有创新价值。不同于其他质量特征,可比性是一个“相对概念”,既关注比较主体,也关注比较客体,因此可比性具有与其他质量特征不同的决策有用性。信息传递同样是一个“相对概念”,从信息传递视角检验可比性影响,这一研究设计的契合为观测可比性作用提供了一个更为贴切的情境,有助于获取更为稳健、直接的证据。最后,本研究对实务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当前经济下行背景下,防范系统性风险成为资本市场工作重点,而系统性风险恰恰是由个体引发并在市场内快速传递的一种风险类型。通过研究资本市场内部公司间信息传递,对于深入了解系统性风险传播具有借鉴价值,而对信息传递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则有助于相关者更好地识别、防控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