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跨公司信息传递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Xchen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是内部控制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通过向相关者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降低信息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提升市场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学术界为此构建了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经济后果的逻辑链条,并对内部控制目标达成情况、实施效率与效果展开研究。然而,基于内部控制及会计信息质量的演进历史,对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观测几乎都是基于会计信息可靠性展开的。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及会计信息质量的内涵更为丰富,相关者对于内部控制及会计信息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背景下,仅立足可靠性就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解释也可能存在一定偏颇。基于此,围绕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经济后果的逻辑链条,本文选取会计信息质量的另一维度——会计信息可比性为切入点,构建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可比性-经济后果逻辑链条,以其作为现有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可靠性-经济后果逻辑链条的补充,进一步完善、深化内部控制研究,并为现有内部控制经济后果解释提供一个新视角。以A股上市公司为基础样本,并选取跨公司信息传递作为经济后果,本文检验了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可比性-经济后果逻辑链条的各个环节,并为逻辑链条各个环节提供了实证证据。结果显示:第一,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强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在对内部控制经济后果解释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可比性相较于可靠性具有增量价值;第二,从过程观来看,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有助于增进盈余信息在同类公司间的传递效率,而从整个逻辑链条来看,内部控制通过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进而促进了这一信息传递过程;第三,从结果观来看,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可以降低IPO对在位公司的信息冲击,缓解对其的股价影响。在整个逻辑链条下,内部控制通过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有效缓解了这一冲击效应。由此,本文为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可比性-经济后果的逻辑链条提供了实证证据,并发现可比性相较于可靠性在其中具有增量解释力。本文的创新与贡献在于:首先,构建了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可比性-信息传递逻辑链条,补充完善了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研究的内在逻辑。由于内部控制的演进是与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担忧相应的,而可靠性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早期对经济后果的探索也大都围绕可靠性展开。随着市场不断发展,相关者对其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不断提升,本文的研究则进一步推动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研究与相关者信息需求变化相适应。其次,进一步丰富了可比性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市场的发展使得投资者选择范围不断扩大,他们往往需要在多重标的间进行比较,进而得到较优投资决策。因此,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作用日趋凸显。本文不仅发现内部控制是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的重要因素,还发现可比性可以有效促进信息传递,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可比性相关研究。再次,首次实证证明了 A股市场跨公司信息传递的存在性,并为其提供了一个影响因素证据。信息传递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外部性特征,不同于公司层面研究,跨公司信息传递关注于公司之间的互动,相关研究则可以进一步将研究范围从公司个体拓展到公司间乃至整个市场,这在资本流动不断加速、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宏观背景下尤为重要。另外,本文在研究设计上具有创新价值。不同于其他质量特征,可比性是一个“相对概念”,既关注比较主体,也关注比较客体,因此可比性具有与其他质量特征不同的决策有用性。信息传递同样是一个“相对概念”,从信息传递视角检验可比性影响,这一研究设计的契合为观测可比性作用提供了一个更为贴切的情境,有助于获取更为稳健、直接的证据。最后,本研究对实务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当前经济下行背景下,防范系统性风险成为资本市场工作重点,而系统性风险恰恰是由个体引发并在市场内快速传递的一种风险类型。通过研究资本市场内部公司间信息传递,对于深入了解系统性风险传播具有借鉴价值,而对信息传递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则有助于相关者更好地识别、防控系统性风险。
其他文献
α-酰氧基酰胺是一类具有双官能团的多功能化合物,其母核结构广泛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并具有重要的生物和药物活性。另外,该类化合物也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子,
近年来,高维数据越来越广泛的出现在各个科学领域.高维数据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数据维度p大,样本容量n相对较小,即高维度小样本容量.许多统计学者关注高维总体均值向量的假设检
自2007年“命运共同体”的字眼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来,该概念就开始频繁被大陆运用至对台政策宣示当中。特别是“十八大”之后,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受重视程度有增无减
吸附法是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理想方法之一。然而传统吸附剂的吸附效率比较低,限制了其应用。纳米吸附材料作为一种吸附面积大、吸附效率高的吸附材料深受关注。但纳米吸附剂也存在着潜在的环境风险,因为其颗粒粒径小,吸附完成后难于分离导致其泄漏至环境中。本研究将纳米吸附剂与纳滤膜联用,用于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首先,通过界面聚合法在聚醚砜中空纤维超滤基膜表面生成纳滤膜,探究制备纳滤膜时水相单体浓度,水相涂覆时
开花是高等植物生活史中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是影响植物成功繁殖及种子繁衍的一个重要农艺学性状。植物开花受到不同内外源环境信号的影响,通过复杂而多样的分子网络途径进行
能源问题一直是世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新能源设备中,锂离子电池因具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研究以及应用。随着社会、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锂离子电池
税务系统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税收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聚焦机关党建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职责和任务,扎实创建模范机关,有效促进了党建工作与税收业
深度强化学习是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强化学习智能体需要在与环境的交互中不断决策来完成特定任务,也就是说,强化学习智能体的训练往往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作为支撑。因此,在一些样本数量比较稀少或者样本获得比较困难的任务环境中,通常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智能体训练结果,从而限制了深度强化学习在实际问题中的进一步应用。为使强化学习智能体能够快速获得高质量的训练样本,高效的探索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解
生态风险评价可以评估某种地质灾害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帮助环境管理部门了解生态影响因素与生态后果之间的联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泥石流灾害频发,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威胁。本文以泥石流灾害为风险源,从灾害危险性、生态脆弱性、潜在生态损失三个维度构建延边州泥石流灾害生态风险评价,为研究区的生态风险防范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本研究选择9种影响因子构建泥石流灾害
近年来,道路损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在不破坏道路结构、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速度的前提下,快速准确地获取路面和路面下的信息,从而掌握道路的质量和寿命周期,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国内外可用于道路检测的探地雷达系统,由于采样方式、采样率、脉宽、天线、笨重的机械结构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高速检测的要求。本文以克服这些缺陷为目标,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TIADC技术高分辨率探地雷达系统,具体工作包括:(1)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