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照对Provolone干酪储藏期微生物和理化影响的研究

来源 :2009年全国辐照食品技术创新与商业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不同剂量1.0、3.0、7.0kGy的60Co-γ射线对Provolone 干酪进行辐照和贮藏,以未辐照的样品做对照,分析辐照对其贮藏期的主要微生物脂肪氧化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 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明显增强,同时也增加对脂肪的氧化作用,微观胶束结构被破坏,产生不良风味物质。(2) 3.0kGy 辐照剂量就能明显地抑制贮藏期的细菌总数、霉菌、大肠菌群的生长,并对干酪的脂肪氧化程度影响不显著,保证Provolone 干酪的品质。
其他文献
Norartocarpetin属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消炎、抗病毒、抑制酪氨酸酶等多种生物活性。利用95%乙醇浸提、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的方法,从三倍体桑树品种嘉陵20号的1年生枝条中分离得到1种黄酮类化合物,经波谱鉴定,确定其为Norartocarpetin(Mr(C15H10O6)=286)。从桑树中分离获得该化合物,有助于对桑树的生物活性物质和黄酮类类化合物的研究。
以激光诱变选出的优良单株台激761、激7681和丰产型鲁桑品种湘7920为亲本,杂交育成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川桑98-1新品种经四川省桑品种区域试验和农村生产性试验鉴定表明其丰产性好:枝条直立、节距密、发条能力强,生长势旺。全年平均产叶量为35311.62kg/hm2,比对照品种湖桑32增产20.25%。新品种桑叶的养蚕成绩为:万蚕收茧量18.38kg、万蚕茧层量4.475kg、4~5龄50kg桑
本文就杂交桑在浙江蚕区以省力化为主要目的条桑收获栽培技术以及和嫁接桑的合理配置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认为合理配置与利用杂交桑将是继小蚕两回育以后在省力化养蚕技术上的又一项重要方法,还有利于抵御市场风险,适应性强。
本文记述了我国有关鳞翅目(Lepidoptera)刺蛾科(Limacodidae)和卷蛾科(Tortricidae)等16个科的柞树害虫88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有效控制刺蛾类、卷蛾类等柞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
本文对15个柞蚕杂交组合的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不受精卵率的变异系数最大,孵化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产茧量与收蚁结茧率、千粒茧重、死笼率和发病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个性状归纳为3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为综合因子,其贡献率为57.924%,第二主成分为育性因子,其贡献率为20.527%,第三主成分为生命力因子,其贡献率为14.719%,三个主成分
以双蒸水为溶剂,微波处理提取虫草粉中的虫草素和虫草腺苷,在259nm具有最大紫外吸收值,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对其分离测定。结果表明,提取物的色谱图分离效果良好,目标峰面积与其浓度呈高度正相关关系,虫草素和虫草腺苷加样回收率平均分别为100.7%和99.01%,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现性试验、回收率试验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以作为测定虫草样品中虫草素和虫草腺苷含量的有效方法。
本文概述了浙江大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国家重点学科、生物资源与高分子材料实验室在蚕丝蛋白(丝胶和丝素)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医用生物材料、环境材料和新纤维材料等领域内的应用研究成果。延伸了蚕丝产业及桑蚕茧丝综合加工利用途径,拓展了蚕丝蛋白在服饰面料等传统领域外的应用,为进一步利用蚕丝蛋白生物资源研发新型功能材料建立了基础和参考依据。
家蚕丝是由丝素纤维(约70%)和其周围的丝胶层(约30%)组成,后者中丝胶蛋白占到25%,非丝胶蛋白成分占5%左右。这些非丝胶组分包括碳水化合物、盐和蜡质等成分,而关于它们的抗氧化性以及抑制酪氨酸酶等活性很少有人做过研究。但是,关于茧层中丝胶蛋白及其水解物的活性已经有了详尽的报道。在本文中,我们通过120℃高温水2h脱胶处理,然后用50%乙醇萃取分离,从五种茧壳丝胶层中制备出了5种乙醇提取物。这些
为探索家蚕食下桑叶后叶黄素在体内吸收和代谢变化,本文以茧色限性品种为材料,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了大蚕期蚕体中血液和丝腺的叶黄素含量。结黄茧的雌蚕,血淋巴和丝腺中的叶黄素含量比结白茧的雄蚕高。白茧蚕血淋巴中的叶黄素含量约4μg/mL;丝腺中约5μg/mL,4-5龄全期无明显变化。黄血蚕血淋巴和丝腺中的叶黄素含量随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多,到五龄第3天时最多,含量为26.4μg/mL;丝腺中达到最大值时为五
为了了解广西一些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交叉感染情况,开展了昆虫微孢子虫种质资源的调查及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感染性研究。调查了桑螟、桑尺蠖、菜粉蝶、斜纹夜蛾和桑毛虫等昆虫的微粒子病自然感染率,观察各种昆虫微孢子虫孢子的形态,并采用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别。测试菜粉蝶和桑尺蠖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及可能的自然感染方式,结果表明:菜粉蝶微孢子虫和桑尺蠖微孢子虫对家蚕有较强的食下感染力,菜粉蝶微孢子虫也有胚种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