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基于谷物和植物奶的非乳益生菌发酵饮料

来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ramisu_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发芽及未发芽的大麦、青稞、大米作为原材料开发非乳益生菌发酵饮料。将上述三种谷物经洗净、浸泡、发芽、干燥后,进行烘烤、研磨,把发芽和未发芽的谷物都按3∶2∶1(大麦∶青稞∶大米)的比例混合。将混合谷粉以不同的量(0,2,4,6,8g)添加到植物奶中,植物奶选用的是大豆奶、花生奶和椰奶,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
其他文献
使用自主研发的896MHz微波杀菌系统和反压式蒸汽灭菌柜对6×10×1.6cm3软包装大马哈鱼鱼片进行巴氏杀菌处理,研究二者的杀菌工艺及处理后鱼片的品质差异.以冷点位置达到F90=10min的热处理程度为标准,确定杀菌条件为微波组:微波净功率7kW,加热3min 10s,保温5min;灭菌柜组:95℃蒸汽加热15min.
在本研究中,将不同浓度(0,25,125和625μmol/g蛋白质)的裙带菜孢子叶多酚提取物(PTE)添加到马鲛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肌原纤维蛋白中,将混合物在冰上用UVA照射1h.经热处理后,评估MP凝胶的生化和质量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TE添加量的增加,凝胶强度和蒸煮产量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但经过UVA照射处理的MP凝胶,在PTE添加量为625μmol/g时
在本研究中,将不同浓度的核黄素(0,0.02,0.1μmol/g蛋白)添加到马鲛鱼肌原纤维蛋白悬浮液中,在不经过UVA照射或者经过UVA照射后,检测体系中自由基的生成情况,评估其凝胶制品的质构和流变特性,测定氨基酸侧链残基、二、三级结构变化.
以高筋小麦粉和黄秋葵粉(添加量为0%,1%,3%,5%)为研究对象,探究黄秋葵粉对高筋小麦粉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水分迁移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为黄秋葵粉在面制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行星球磨仪将干燥的黄秋葵果荚磨制成不同粒径大小的黄秋葵粉(191μm,132μm,78μm),并将其添加到高筋小麦粉中(添加量为5%),探究不同粒径的黄秋葵粉对面团热机械学特性、流变特性、以及水分迁移的影响。
罗非鱼由于生长速度快、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好养活、圈养繁殖能力强、不爱生病不吃药、戏称“鱼坚强”、基本没药残、鱼刺长的规矩好打理和加工、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微量元素、非常适合老人孩子及孕妇食用等优势,而被定位为“21世纪之鱼”、“明日之鱼”、“水产鸡肉”等。
为了提高牛奶蛋白的酶解反应速率,改善酶解产物的特性,本文研究了不同超声波预处理方式对牛奶蛋白酶解效果的影响。牛奶蛋白经过中性蛋白酶酶解,以ACE抑制率和酶解时间为指标,采用单因素优化设计,研究了超声方式、超声频率、超声功率密度、超声时间以及间歇比对牛奶蛋白酶解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超声处理牛奶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
为了研究超声、热变性、超声与热变性共同作用对抑制大豆蛋白酶解产物的ACE活性和酶解效率的影响,以大豆蛋白的酶解产物ACE抑制率和酶解时间为指标,研究了大豆蛋白经热变性、超声预处理以及热变性与超声共同处理后的酶解全过程,并采用红外光谱对不同处理后的大豆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
目的:居高不下的年均螃蟹食用量、日益增长的水产品过敏率及快消费时代便捷生活的追求度,使得易消化低致敏的“寒性”螃蟹的即食加工方式的探寻迫在眉睫。方法:本研究以拟穴青蟹为对象,分别采用煮制、压力及生鲜方式对青蟹进行加工,利用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模型对其进行模拟人体消化;利用凝胶电泳及激光散射技术分析蟹肉消化性;酶联免疫吸附法及人源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对加工及消化前后各样品致敏性进行分析;之后对各处理蟹真
本实验用重金属水暴露ICR小鼠,以植物炭黑-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灌胃剂,探究植物炭黑作为食品添加剂在体内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以及对重金属诱导的肝脏氧化应激变化的影响;并通过不同碳源的长期暴露动物模型,验证植物炭黑食用的安全性以及普通活性炭食用所存在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