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静农相关论文
抗战时期,台静农避居江津写作了长篇历史小说《亡明讲史》,以明清王朝鼎革的时空环境为背景,以戏谑的笔调讲述甲申(1644)、乙酉(1645)两......
雨才落下,我就醒了。坠景迷濛,仿佛又见到了那一双背影。两个中年男人相互扶持,跌跌撞撞,笑语声喧,走在一大片日式平房的街巷之中。那是......
台静农1903年生,早年与鲁迅有过交往,并先后执教于辅仁大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 台静农一生简朴,淡泊名利,书生意气,但......
1965年,在国外居住了三十多年的林语堂先生回到台湾定居,他自行设计了一座既具东方情调又有西式风味的庭园。作为文化人,林语堂对书房......
每逢假日,总有许多青少年溜直排滑轮,还有一些教练免费指导。 教练的开场白是:“溜滑轮最重要的是要先学会跌倒,如果我们懂得跌倒而......
在文学创作方法上 ,台静农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 ,坚持艺术内容的真实性 ,描写的客观性 ,环境描写的典型性。在他的文学创作中 ,还......
名家传:董桥/作家。董桥文笔雄深雅健,兼有英国散文之渊博隽永与明清小品之情趣灵动,为当代中文书写另辟蹊径,深获海峡两岸三地读者倾......
记史学家柯昌泗 说到柯昌泗,现在知道的人大概不多了,但他当年的确是一位饱学之士,历史专家。台静农先生在《辅仁旧事》中说: ......
王:作为尊编《回忆台静农》一书的责任编辑,我感到很荣幸,使我对本来陌生的台静农先生有了较细致与丰富的了解。是否请你谈谈台先......
新文化的遗种,未名社的大将 台静农是一个喝着新文化乳汁长大的安徽农家孩子。1918年9月,16岁的臺静农来到了新文化运动的中......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台静农一生简朴,但喝酒却常喝名贵酒。台静农常言,“痛饮酒,谈离骚,可为名士”。 台静农家生活困窘,学生来拜访......
1945年台湾光复后成立了行政长官公署。在陈仪的主持下,展开了一系列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重编措施,其中重要的参与机构有......
陈独秀晚年在四川江津时,结识了一位小他20多岁的朋友——台静农,两人交往甚密,有大量来往书信,这为研究陈独秀晚年境况留下了极为......
我是台静农先生的资深粉丝,一九八六年在编《中国书法》的时候,因为还不能到海峡对岸去,所以我通过启功先生、李霁野先生这两位台静农......
李霁野,安徽省霍丘县叶集人,1904年4月6日出生,1997年5月4日在天津谢世,享年93岁。 一位著名作家 霁野先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是位......
诺贝尔奖终于花落中国作家莫言,人们不禁从中国作家与诺奖再忆起陈年旧事,不管鲁迅当年拒绝诺奖提名是朋友们的一厢情愿还是确有其事......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坛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
台静农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乡土小说作家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短篇乡土小说集《地之子》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皖西边陲古老乡......
摘要:五四以后,在鲁迅的带领下,一批成长在乡村,寓居于京沪大城市的知识分子,透析了现代都市文明和宗法制乡村的巨大差异,怀着对乡村的眷......
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讲述羊镇上如蚯蚓般的女性的生活遭遇,展示她们的生活和思想状态。本文主要分析在生活和思想的重压下女......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台静农一生简朴,但喝酒却常喝名贵酒。台静农常言,“痛饮酒,谈离骚,可为名士”。 台静农家生活困窘,学生来拜访......
1990年11月9日,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台静农先生在台湾台大医院驾鹤西行。这位出生于皖西农村,曾以小说《地之子》、《建塔......
台静农的《我的邻居》和周作人的《李完用与朴烈》,不约而同向国人展示了域外英雄的形象。“我”和“邻居”成为当时中、韩民族不......
封建社会陋习积弊深重,使广大的普通民众长期屈服于这样的枷锁之下,尤其是长期生活在这样环境之下的妇女阶层处于出于社会底层,毫......
台静农晚年以散文小品享誉海内外,主要依托于其散文本体的审美视界.他的散文是主情的,情是把握他散文意蕴的钥匙,是作家对外界信息......
<正>《莽原》杂志于1926年1月10日在北京创刊,鲁迅主编,由未名社发行。该刊1925年4月在北京初创时,为周刊,附于《京报》发行,共出3......
董桥先生在《给后花园点灯》一文中流露出来的文化忧思让人感伤,其文字让人心动:"经济、科技的大堂固然是中国人必须努力建造的圣殿,......
“听说台先生越写越生气”,我是听董桥先生说的。庾信文章老更成,年纪越大当火气越少才是,怎么会越写越生气呢?想必是台先生耳太聪目太......
江淮文化独具特色,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众多,台静农就是其中优秀代表。台静农的文学地位、创作及其地域文化情结的......
台静农写作散文从1925年开始,以1946年为界,具有一贯的文心气格,即以深厚广博的学识为根底,在探求其特定人文精神的过程中融入了他......
台静农方面大耳,身材奇伟,仪表堂堂,宽厚豁达,热爱人生,淡泊名利,是一个颇有魏晋风度的现代知识分子.他对生活有着多方面的趣味,对......
台静农是谁?他本姓“澹台”,是个复姓,有数方印章即刻“澹台静农”;原名“传严”,20年代初改名“静农”。台湾人一般都知道这是一位大教......
【正】 台静农是“未名社”重要小说作家.他以“从民间取材”的现实主义创作特点,成为二十年代中期勃兴的“乡土文学”作家之一。......
抗战时期,台静农的使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更为突出,其创作也具有显豁的抗战文学特征.展示和歌颂民族抗争意识的觉醒,鞭挞屈膝投降行......
台静农和吴组缃同为安徽籍作家,在现代乡土小说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综观他们的乡土小说,既契合了“五四”和三、四十年代乡土文学......
众所周知,鲁迅为人谨慎,为文尖刻冷峻,因此他一生少有朋友,尤其是称得上至交、挚友的人则更少。但台静农是一个例外,他与鲁迅交往......
台静农的乡土小说,在风格上与鲁迅的乡土小说极为相似,仔细研究后会发现,台静农只是接受鲁迅的影响,而绝非生硬地模仿鲁迅。这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