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切相关论文
摘要:《经典释文·古文尚书音义》载录了陆德明所见的版本异文共计217个,含有这些异文的条目中兼录注音的有149个。这些音切与该条中......
《博雅音》是一部反映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南方书音系统的重要文献。它的唇音是否有轻重的区别对研究汉语唇音及轻唇化年代问题有......
《集韵》是研究文字、音韵、训诂的重要资料,但由于条件所致,过去一直只能利用手工制作卡片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我们在对《集韵》进......
《经典释文》集六朝音注之大成,陆德明辑前人之音,既依时音标准,又兼收又音、古音、俗音,从而书中巨量的音切反映了古今音变和诸家......
本文采用系联法,辅之以比较归纳法,整理考订出<文选>五臣音的声类为40个.其声类系统的特点如下:唇音的轻重唇已基本分化完毕;舌音......
摘 要: 《汗简》(郭忠恕著)是北宋时期一部重要的古文字书。该书除了收录大量古文字体,还存有大量音切材料。对《汗简》称引两种韵书之......
<文选>五臣音切中有数十条音切是与五臣音声韵系统不相吻合的,这类特殊音切不宜用于五臣音系统的系联,但对于<文选>的解读却很有参......
《辞源》(第2版)根据音义结合的"理据"设立音项,但仅此一条还不够。通过考察"多音切音项""字用音项""音项和词条"等问题,我们得出结论:音项的......
郭璞注音切是研究魏晋实际语音面貌、探索从上古音到中古音演变轨迹的宝贵资料,整理郭璞音切,对了解晋代实际语音面貌和汉语语音史......
【正】 人们在谈起《玉篇》一书时,褒扬之辞多是对原本《玉篇》而发,对宋本《玉篇》多有婉惜,批评之辞——它过多地删除了原本《玉......
东晋刘昌宗音切,富有时地色彩,展转流传而大都未失其本真,虽属随文释音之作而不失其系统性,对东晋音研究来说,是一种上好的材料.刘......
史熠《资治通鉴释文》(以下简称“《释文》”)三十卷是一本作于南宋时期的音义著作,其中大量的音切典型、集中地反映了宋代语音特点。......
《汗简》是北宋时代重要的古文字书,除保存了大量古文字体外,还保存了重要的古代注音资料。《汗简》称引古代读音或注明来源或直接称......
通过比对、分析相关辞书中的注音材料可知,《字汇》中的音切有多种来源:《洪武正韵》是主要来源,《字汇》中绝大部分反切源于此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的注音方式有所新变,发轫于汉魏之际的反切法开始普遍应用。此外,由于汉字音义相关,故后儒解经,多依据前辈......
踵繼鄭樵,戴侗肆力倡導六書之學,撰《六書故》,該書依據六書分類法,打破了《說文》分部體例,將所收之字依字義所屬分為九大類,重新釐定《......
《五經文字》成害於公元776年,是中唐峙期國子司業張参奉敕编纂的一部正定羣經文字的專害,封群經文字的字音、字羲以及字形方面都......
《龍寵手鏡》是遼宋時期的一部重要字書。自沈括《夢溪筆談》著錄以來,古代文人對其多有褒貶.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陳飛龍全面研究《龍寵......
宋代语音是汉语语音史中十分重要的一块。向熹先生在《简明汉语史》中将汉语史分为四个时期,其中,中古期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2世纪左......
学位
史炤《资治通鉴释文》(简称《释文》)是一本作于南宋时期的音义著作,其中大量音切集中反映了宋代的语音特点。考察《资治通鉴释文》音......
南宋语音处于上承北宋下启元代语音变化的阶段,反映着中古音系向近代音系统的过渡与转变,这一阶段的音变现象研究属于语音演变转型......
本文详述《字林》的流传及其影响,揭示其音切和释义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价值.《字林》是古代字书最先采用反切注音的,《字林》的释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