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生物相关论文
收集了宁波近岸海域2001—2020年发生的赤潮灾害事件相关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20年间的赤潮灾害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时间分布上,宁波......
该论文发展了记忆缺失性贝毒(ASP)的主成分软骨藻酸(DA)的毛细管电泳(CE)分析方法,并进行了软骨藻酸、腹泻性贝毒(DSP)的主成分软......
东海原甲藻(Procentrum donghaiense Lu)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是中国近海两种重要的有害赤潮生物,常形成大规模的赤......
赤潮的演变规律和物理环境密切相关,物理过程与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在赤潮生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也是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的核心内......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发生......
赤潮,又称有害藻华。是指海洋中某些浮游藻类或原生动物等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色变化或对其他海洋......
利用“插入”技术 ,对蒙脱土进行了表面改性研究 .制备出阳离子粘土 ,考察了制备温度、镁离子浓度等条件对其表面电性以及改性粘土......
根据分子碰撞理论和粘土表面改性对絮凝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粘土-MMH体系絮凝沉降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针胞藻)和新月菱......
研究了2017年冬季覆盖海口湾15个站位的网采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42属96种(包括变种),物种主要以硅藻为主......
报道了舟山群岛邻近海域未发生赤潮与发生赤潮时的微、小型浮游植物组成、数量分布、赤潮生物种类与环境的关系。舟山群岛邻近海域......
赤潮是目前世界沿海国家面临的十分紧迫的海洋环境问题之一,也是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灾害.建立有效的赤潮灾害监测和预报系统已迫在眉......
采用常规水文气象观测与赤潮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厦门西海域一次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赤潮的形成与水文气象的关......
针对化学药剂和粘土絮凝法治理赤潮存在的问题,2002年8月在胶州湾近岸进行了海上围隔杀灭赤潮生物的试验.采用强电离放电的物理方......
海洋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浮游生物(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使局部水体改变颜色产生赤潮。海洋浮游微藻是引发赤潮......
本文根据2002年6-7月对象山港进行生态调查的资料,报道了象山港水域目前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4个门25属43种)和分布特征及赤潮生物......
2003年8月、12月,2004年2月、5月对茂名放鸡岛海域进行了浮游生物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物种组成、优势种及其细胞丰度分布和物种多样......
采用强电场电离H2O、O2方法,在分子层次上加工成高浓度OH溶液,喷洒在有赤潮生物的海面上,当海水的羟基比值浓度达到0.68mg/L时,致死洛氏......
近数十年来,有毒有害浮游生物赤潮成为世界性海洋生态与经济问题.依据日本本城凡夫(1999)报道,1971-1995年在日本,赤潮所造成的全......
1 前言作为新的赤潮生物 ,圆鳞异囊藻 (Heterocapsacircularisquama)于 1 988年在日本首次形成赤潮 ,尔后迅速扩大到西日本海全境......
夜光藻属于甲藻门、夜光藻科、夜光藻属。细胞直径0.2~2mm之间,无自养能力,靠吞噬其他浮游植物和菌类生存和繁殖,因其异养性也被称为夜......
以光学显微镜对在湛江港附近海域采集的浮游生物进行观察,初步鉴定出赤潮生物--硅藻31种、甲藻10种、蓝藻1种,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
浮动弯角藻( Eucampia zodiacus Ehrenberg)是中国和世界范围海域常见的浮游性硅藻,它常能引起赤潮.在世界各地都有其赤潮的报道 [......
近年来,胶州湾赤潮频繁发生,对海水养殖业、海洋环境乃至人类健康与安全都构成威胁,作者于1997--1998年间对胶州湾东北部富营养化海......
采用强电场电离H2O、O2方法,在分子层次上加工成高浓度羟基自由基(OH^·)溶液,喷洒在有赤潮生物的海面上,当海水的羟基质量浓度达到......
海洋纤毛虫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是一种全世界广泛分布的赤潮生物,从热带、温带到极地水域都有分布,以河口沿岸、上升流区比......
介绍了一种海洋赤潮生物图像实时采集系统,该系统为海洋赤潮生物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主要由流式系统和高速CCD图像采集......
赤潮是当今世界海洋的一大灾害,赤潮发生的海域的相对稳定、正常运转的生态系统将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有可能......
本文于2002~2003年对福宁湾海域浮游植物进行分析,共鉴定浮游植物5个门54属共156种,其中硅藻门为主要门类.季度平均生物量为8.92......
就海水中的氮、磷、铁、锰、维生素(vitamin)B1、B2、生物素(botin)、嘌呤(purine)、嘧啶(pyrimidine)及其它有机物等赤潮生物的主......
以光学显微镜对在2003-2006年连云港海州湾附近海域采集的浮游生物进行观察,初步鉴定出赤潮的种类,并对形成赤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期......
赤潮是近海常见的重要灾害之一,为了建立对赤潮生物的有效监测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语言的海洋赤潮生物荧光实时采集系统......
利用近期长江口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对常见的赤潮生物进行描述归纳总结,为赤潮的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提供背景资料.近期检......
赤潮又称红海潮,是海洋中某些浮游植物或原生动物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现象。赤潮的颜色是由形成赤潮的赤......
随着国际航运业的发展,船舶运输成为海洋生物生态入侵的重要途径。外来入侵生物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并造成了巨大的......
介绍了一种海洋赤潮生物监测荧光成像系统,该系统的背景光源为海洋赤潮生物监测荧光成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赤潮生物监测荧光成像......
本文根据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和氧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提出了"表观增氧量(AOI)"概念,并研究了赤潮发生期间,海水中表观增氧量......
为克服人工识别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时的困难,基于图像分析法对赤潮生物图像进行自动分析.针对赤潮生物显微图像的特点,研究图像的......
.从胜利油田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富集分离得到菌株O-2-2,经鉴定属于铜绿假单胞菌.菌株O-2-2在海水培养基中能生长良好且能分泌色素......
为了探讨海洋赤潮生物原甲藻及其藻壁多糖的重金属富集机理,用赤潮生物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micans活藻体和甲醛杀死的藻体分别......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HDTMA)对东海原甲藻的去除效果及其对日本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作用,并利用该表面活性剂对天然粘土进行了有......
以甲藻门的东海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裸甲藻,黄藻门的赤潮异弯藻,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等典型赤潮生物以及绿藻门的青岛大扁藻和亚......
幼苗城自然宣言 2011年7月8日 首稿 长久以来,人类把大自然当成了享乐的伊甸园,毫无节制地开采资源,无视其他物种的存在,提前......
以甲藻门的东海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裸甲藻,黄藻门的赤潮异弯藻,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等典型的赤潮生物以及绿藻门的青岛大扁藻......
近几十年来,我国沿海赤潮灾害日益严重,严重危害着海洋渔业、近岸旅游业以及海洋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赤潮......
为克服人工识别赤潮生物的困难,利用赤潮生物在一定的激发光下可以产生荧光的特性,采用基于赤潮生物的双光谱技术,研制了赤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