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雠学相关论文
古代图书馆学走向西学范式的近代化转型,是中国图书馆学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部分。中国图书馆学形成于上千年来的文献整理与管理活......
[目的/意义]学界对图书馆学史基本问题的认识具有历史性,目前对“古代校雠学”与“中国图书馆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停留在经验性的认......
杜定友先生所著的《校雠新义》是一部融贯中西的图书馆学经典著作,其成书得益于杜先生1905—1921年所接受的中西教育和1921—1930......
中国文献学作为国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课,历来受到相关教师重视。我历年讲授“文献学研究”课,希望学生多读书。以下几本书,可作为中国文......
章学诚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文史学家、目录学家和方志学家,也是重要的思想家。他的目录学专著《校雠通义》是中国古代两部目录学理......
郑樵(1104—1162年),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宋代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郑樵校雠学思想集中反映在其理论著作《校雠略》和实践著......
章学诚称学术研究的基础校雠学的特点为“考镜源流”,高度概括了学术研究的方法与特点。傅璇琮先生基于此点也说:“我们的古典文学研......
郑樵,中国古代史学家,目录学家。他的代表作《通志》可以说是一部工程浩大的巨著,其中52卷的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部分。《校雠略》从理......
介绍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郑樵的代表作《通志》及其在文献学方面的其它贡献。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nnals of An......
对古书疑伪活动的省思与疑古辨伪活动一起,辩证地完成了对古书的第一次反思。在古书疑伪活动的刺激下,古书体例研究作为回应古书疑伪......
1925年梁启超提出“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启动了建立中国本土化的图书馆学的进程,在中国学术本土化中走在了前列。他从“读者”与......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不仅在文章创作上堪与欧、王、三苏比肩,学术成就更是傲视群侪。集古文家、历史学家、校雠学家和金石学......
《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研究》一书,专注校雠学的“考镜源流”、“辨章学术”,解读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思想,并重构汉、唐、宋、......
章学诚的校雠学以“明道”为目的论指向,而“道”存乎“三代盛时”,以“官守”为法度。因此,“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的“源流”并......
刘咸炘,民国著名学者、历史文献家,一生著作宏富,多达二百三十余种,总名为《推十书》。刘咸炘治学广博,在史学、校雠学、目录学等......
民国时期校雠学理论著作的编辑出版,是中国古代校雠学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与这一时期西方学科理论的影响密不可分......
【摘要】本文介绍了东汉经学家郑玄的人生经历及其在校讎学方面的成就。 【关键词】郑玄;校雠学;档案 郑玄(127-200年),字康成,东......
在中国社会大转型与传统学术大转型的近代时期,尽管校雠学学者群体蔚为大观、研究成果持续涌现且思想精髓承前启后,但其发展亦面临重......
20世纪上半叶,新文化运动与整理国故运动两大社会文化思潮相继兴起,其合力最终促使传统校雠学向近现代图书馆学转型。一方面,新文......
会通为张舜徽校雠学的显著特征。虽然张氏关于校雠学的一些观点存在偏激,但其会通的校雠学在古文献学史上有其独特的价值。......
王叔岷先生以广博的学识、深厚的校雠学功底,建立了融贯古今的宏阔的文学史观。他既能以校雠为基点把握文学的义理,又能以校雠学为基......
<正>章学诚的《校雠通义》围绕校雠心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核心思想,创新地提出"互著"、"别裁"的分类方法,并详细论述了"校雠条......
章学诚在我国校雠学发展史上拥有突出的地位。他指出校雠学的出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提出校雠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辩章......
刘向、刘歆父子是我国西汉时期的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校雠学家和编辑家。他们在汉时,“广征天下”图书,振兴我国图书文化事......
著名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在谈到历史文献学工作时说过这样的话:“研究历史文献的任务,是要对那些保存下来了的和已经发现了的图书资料......
<正>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秋八月,成帝诏命"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谒者陈农使,求遗书于天下"。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图书校......
汉初“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都与法律文献的整理有关,并已能够娴熟地运用“合众篇为一书”、通过“条......
两汉是我国历史上文化事业高度繁荣的时期,也是我国编辑史、编辑思想史上的"自由自觉"时代。这一时期,无论是官私的文献收集整理,......
经、史、子、集四部本是中国古代图书文献的分类,但现在常将其视为中国传统学术的分类。赞成和反对这一看法的多为研究学术史的学者......
以希腊文、拉丁文为载体的西方古典文献学,希腊文作"philologia"。在近代西方各国学界在根据各自的语言整理、研究古文献藉以溯源......
印刷传媒对于文学之激荡,是一个值得研究之课题。整合宋代版本学、目录学、印刷史料及诗话、笔记、诗文集、序跋等文献,考察印本图......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经由对《汉志》所载典籍的叙录,追溯了六经的经典化历程和权力—知识话语的形成,探寻了各学术流派兴盛与......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通过叙录解题,对《汉志》所载典籍进行了辨体、辨义、辨人与辨伪,考辨了《汉志》典籍各种独特的知识形态......
“正名”是确立一个学科的基本要求,有关“校雒学”的定义和范畴自清代中期以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20世纪上半期更为突出,从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