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诗》相关论文
历来关于《大学》《中庸》的研究多从经学与理学角度入手,对其引《诗》现象,尤其是多引《雅》诗现象重视不足。在诗、乐、礼密切联系......
摘要:王粲为建安引《诗》之冠,现存25首诗中引《诗》的就有12首,凡23次。王粲诗的情志和形貌与其所引《诗经》深度互文。随着东汉中后......
西汉武帝之后,经学兴盛,学术以关注现实、注重实用的特点参与政治斗争,《诗经》学亦是如此.后妃外戚问题是西汉政治史上的关键问题......
“引《诗》”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文学现象,明传奇中“引《诗》”现象十分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明代文人有意“引《诗》......
《孝经》在议论之余,往往引《诗》以明之。《孝经》所引《诗》,与《毛诗》相比,文字相同者有七处,与三家诗相同者有三处。与战国其......
西周初期的《诗》集诗歌、音乐与舞蹈为一体,应用于各类正式典礼场合。然而随着西周礼乐制度的崩坏,国家政治运作模式发生了巨大的......
东汉诸子在引《诗》时采用了“引用《诗》句”“引用《诗》题”“借用《诗》句”“化用《诗》典”四种方法,并以前两种为主,体现出......
《孔子家语》一书引《诗》五十余条,其中王肃作注者近四十条。《孔子家语》引《诗》及王肃注保存了少许《逸诗》和一些《诗》句异文......
《后汉书》李注引《诗》标注位置时有错误,个别地方把序文当作正文。...
早在西周时期的礼乐文明建设中,《诗》的教化作用已被高度重视和构建,且把《诗》作为贵族子弟学习的重要门类和内容。到孔子开办私学......
荀子是儒学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对儒家经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著作《荀子》不仅大量征引《诗》等儒家经典,在征......
摘要:本文对引《诗》论《诗》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论语》引《诗》论《诗》有其独到之处,而用途则主要为表达社会理想,阐述学问之......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先秦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诸子散文中出现了《庄子》这样登峰造极的作品,史传文学中则有“允推独步”①的《左传》问世。......
乱世之中登上历史舞台的游士阶层,用自己的智慧和三寸不烂之舌游说王侯之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主动推进着历史的发展。而一直以......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这两句诗,《左传》引用过两次。第一次见于隐公元年,“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
《诗》是由官方主导的周王室乐官将各地民歌、贵族雅歌和祭祀颂辞结集形成的诗歌总集,定本于春秋中叶,其通行本在社会各阶层流行。......
<正> 历史上对于兴的研究多集中在它的性质和界说上,“五四”以后,特别是建国以后,在继续这方面研究的同时,开始对兴的其他方面如......
<正>先秦《诗》学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但文献散佚、漫漶不清,其中楚地《诗》学的传播及理论尤为混沌。但近年出土的大量楚地文献......
<正>"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这是王国维先生1925年在清华演讲时提出的。当时正值新材料蜂出,"殷墟甲骨文字、敦煌塞上及......
<正>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不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文字学家,而且是当时被称为“五经无双”的古文经学大师。他作《说文》的根本......
<正> 《左传》引《诗》共154次,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单引一首诗中的诗句,如隐公元年中引《大雅·既醉》的"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二是......
黄道周是明代著名学者,一生讲学不辍,著述等身,诗文、理学、书画成就卓然自成一家,在明清之际影响极大。其诗文作品主要收录于陈寿......
<正>古本《大学》中,"止于至善"的"传"是:"《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
到了孟子的时代,在《诗经》的几种应用形式中,"听《诗》"十分罕见了,"赋《诗》"日渐式微了,惟有"引《诗》"硕果仅存。孟门师生"引......
绪论阐明了“用《诗》”与“西汉用《诗》”的所指,西汉用《诗》包括称《诗》引《诗》、阐释型用《诗》、以《诗》为著作素材、因......
<正> 成语“羊狠狼贪”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宋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这是宋义暗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