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修辞学相关论文
近几年来,语体研究在我国修辞学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985年6月在复旦大学举行了第一次语体学术讨论会;同年8月的中国修辞学......
陈望道先生是一位革命先驱、教育家,卓越的学者。先生的生平、思想及学术业绩,受到了各方面人士的关注和研究。为纪念望道先生这位......
《左传》这是一部有着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历史巨作,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春秋战国时期三百多年间各诸侯过之间......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的一体化和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学术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也在加速。在此形势下,国家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逐渐成......
○、引言胡裕树(1918—2001),笔名胡附,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学家,曾任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科“六......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正式建立。第一篇“引言”是全书的纲领,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十一个小专题对《修辞......
10月22日至27日,中国修辞学会和四川省语言学会、四川省民族语言学会在成都联合召开了“修辞学理论”研讨会,全国各地的语言、修......
为了纪念郑子瑜教授,使读者更全面了解他的生平,特刊发赵家欣、方璞两篇早年所作文章1936年12月30日,郁达夫先生自日本回国来到厦......
温科学教授的《中西比较修辞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思考》,呈现了历时性的中西方修辞学的发展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内容丰富,深刻明了。......
《中西比较修辞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思考》是复旦博士温科学教授的著作,自出版以来,深受国内修辞学界的喜爱,并赢得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着眼于东西方修辞学不同的学科位置和关怀之路 ,对中国修辞学的边缘化生存进行自我反思。呼吁中国学术界 ,呵护修辞学这个古老......
本文讨论三个问题:一、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学科形象重建;二、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创新动能;三、全球视野和中西修辞学研......
总结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修辞学的学科发展情况,对中国当代修辞学进行合理的学科评价,明确其今后的前进方向,是修辞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本研究会性质:中国修辞学会阅读鉴赏研究会(简称“中国阅读鉴赏研究会”)是中国修辞学会下属的二级专业分会,是由全国大学汉语言文......
中国修辞学的科学化,有待于对各构成要项的重新审视.一是问题的提出有待改进,应多提出一些新问题,而少一些换汤不换药的术语包装;......
人文主义语言观是从语言的主体意识、主观精神即人文性出发,强调社会、文化和人的价值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中国的修辞学研究,历来表......
在拙文《主观表达、客观表达和二元表达》一文中(见《内蒙古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我们试图把主观表达分成“肯定式”和“否定式......
第六届海峡两岸中国修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1月6、7两天在玄奘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台湾玄奘大学中文系和修辞学会联合举......
我研究中国修辞学史已有好几十年了,如果从最早撰写的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语学教育研究所出版的《中国修辞学的变迁》(1965年版)算起,迄今......
听到郑子瑜先生驾鹤西去的消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郑先生是新加坡籍华人学者。我知道作为修辞学史家的“郑子瑜”的名字,是在“文......
最近有幸渎到宗廷虎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中国修辞学》(下称《20世纪》),感觉这是一部颇有新意的修辞学史著作。......
从1991年8月在北京举行“海峡两岸汉字学术交流会”始,陆续在各地举行了两岸汉语语汇文字学术研讨会、两岸汉语言文字合作研究学术......
刘兴策副教授是中国修辞学会理事、湖北省语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华中师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汉语方言研究室主任。《汉语......
修辞学是一门研究言语交际的规律和技巧的科学。传统修辞学从开始重视演讲术、论辩术、诗论,锤词炼旬到辞格为研究中心,主要以文学语......
<正> 为了缅怀我国修辞学界的老前辈张弓先生,弘扬张弓修辞学思想,繁荣我国修辞学事业,于1993年8月8日至11日,在闻名遐迩的北戴河,......
避复是写作的基本功。所谓避复,是指在同一语句或上下文中,以及相距较近的语段里,在一般情况下,都应尽量避免连续或多次使用语音或......
尊敬的各位前辈,各位同行,还有年轻的研究生朋友们:参加第12届修辞学会年会,既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荣幸.说责任,是因为自己算是入会......
岛村抱月是日本明治时代的著名修辞学家,在日本近代修辞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早稻田大学四大修辞学家之一,著有《美辞学》、《新......
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文心雕龙》为代表,中国古代修辞学完成了从“自然发生”到“自觉探索”的转型,这是中国修辞学......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修辞学界出现了"修辞学困境"论,对此,袁晖、宗廷虎、曹德和等学者不予认同。本世纪初尤其是最近几年,修......
吴礼权,安徽安庆人。1964年7月25日生。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修辞学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复旦大学老校长、中国现代修辞学之父陈望......
[本刊讯]由中国阅读鉴赏研究会、《阅读与鉴赏》杂志社主办,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阅读鉴赏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阅读鉴赏......
尊敬的王德春会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 女士们,先生们: “首届全国阅读鉴赏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修辞学会阅读鉴赏研究会......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首届全国阅读鉴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阅读鉴赏研究会成立大会于7月21日正式开幕了!研究会正......
什么是修辞?什么是中国修辞学?这两个最基本的老问题,每当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历史转折关头总要被重新提出来讨论,而每一次讨论都推进了该......
新世纪以来,中国修辞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成为关注热点,研讨渐趋深入。主要进展可归结为:一、问题探查,尤其是对学科自身根源的揭示成效......
当代西方的学术组织形式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嬗变。这一变化虽然通常被轻描淡写为"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实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了一般意......
新世纪中国修辞学科概念术语,从来源上看,有他源术语和自源术语两种类型;从层级上看,有元话语型术语和对象话语型术语;从在特定场......
20世纪的中国修辞学是在传统修辞学的基础之上 ,创造性地结合西方修辞学的体系而成的一种现代修辞学 ,而西方现代修辞学则是西方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