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5Zn8和Sn/Ag3Sn/Ag扩散阻挡层在Sn/Cu钎焊互连界面反应中的作用

来源 :机械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ood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器件的微型化对钎焊界面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深入研究钎焊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的形貌演变和生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金属Cu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在微电子封装行业中广泛应用为基体材料.在钎焊回流过程中,Cu基体与Sn钎料发生界面反应生成IMC,由于IMC具有较高脆性,过度生长的IMC会严重降低焊接接头的可靠性.为了抑制IMC的过度生长,在Cu基体表面分别制备Cu5Zn8扩散阻挡层和Sn/Ag3Sn/Ag扩散阻挡层.研究在不同钎焊工艺下,纯Sn钎料在Cu基板、Cu5Zn8扩散阻挡层/Cu基板、Sn/Ag3Sn/Ag扩散阻挡层/Cu基板上IMC的形貌演变及生长动力学机制,最终试验结果发现Cu5Zn8,Sn/Ag3Sn/Ag扩散阻挡层可以抑制Sn/Cu钎焊互连界面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 测定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菌丝、菌索两种形态总多糖、总蛋白、总三萜、麦角甾酮、麦角甾醇、腺苷的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三萜、总多糖及总蛋白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麦角甾酮、麦角甾醇、腺苷成分含量.结果 蜜环菌菌丝与菌索两种形态的大部分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总三萜、总蛋白、麦角甾醇成分显示菌丝含量优于菌索,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菌索总多糖含量、麦角甾酮含量优于菌丝,含量差异明显;两者腺苷含量相似.结论 对于蜜环菌的药用以及开发保健食品方面
目的 优化超高压设备提取绣球菌中多糖的工艺研究.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压力、保压时间、料液比、提取液pH和提取温度对绣球菌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影响显著因素,并对显著因素进行最陡爬坡试验,使显著因素的取值逼近最大响应区域,确定Box-Behnken试验的中心点,最后采用Box-Behnken试验对绣球菌多糖得率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进行预测,指导提取工艺条件优化,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 在保压时间为15 min、料液比为1:40(g/mL)条
目的 探索普洱熟茶在不同溶剂(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中儿茶素和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的差异,构建一种有效提取普洱熟茶中儿茶素及黄酮醇类物质的方法.方法 以普洱熟茶(2008年生产)的水提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溶剂萃取的萃取层为分析供试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供试茶样中5种主要儿茶素和4种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杨梅素、槲皮
目的 分离纯化桦褐孔菌多糖(Inonotus obliquus polysaccharide,IOP),分析其结构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桦褐孔菌为原材料,采用水提醇沉工艺,经大孔树脂吸附法除杂脱色得到IOP;通过DEAE-52纤维素柱对IOP进行分离纯化,得到4个多糖组分:IOP-1、IOP-2、IOP-3和IOP-4,通过Sephadex G-100凝胶柱纯化得率较高的组分IOP-1,得到均一多糖IOP-1a.对IOP-1a进行结构鉴定,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 IOP-1a相对分子质量
目的 优化发酵条件,提高桑叶生物碱、黄酮和多糖3大活性成分含量.方法 首先筛选菌种,然后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为单因素,考察它们对桑叶重要活性物质生物碱、黄酮、多糖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 植物乳杆菌为最适发酵菌种,发酵菌液的浓度为3.0×108 CFU/mL,在植物乳杆菌单菌发酵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黄酮、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生物碱含量提高了69.35%;经优化后以生物碱和黄酮含量为响应值,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12 h和接种量1
食品过敏原已成为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隐患.应对食品过敏反应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食用和接触各种含有致敏成分的食品.因此,快速和灵敏地检测食品中过敏原对预防和控制食品过敏反应是十分重要的.食品过敏原检测主要可以分为基于核酸和蛋白质的两大类检测技术.与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传统检测手段相比,生物传感技术检测平台因具有操作简单、高通量、灵敏度高、现场便携等优点,在食品过敏原快速检测领域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过敏原的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包括电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和其他新型传
装配连接界面是承载和保障机械装备实现既定功能的载体,其连接界面接触应力分布均匀性是影响机械装备磨损、疲劳、裂纹的关键因素,对机械装备高性能服役具有“锚定”作用.为改善连接界面接触应力分布均匀性,开展了材料刚度优化设计研究.首先,以接触应力方差为目标函数,以弹性模量为设计变量,基于渐进优化原理,构建了一种材料刚度优化设计方法.然后,分别针对有无摩擦工况下两个典型接触问题开展了材料刚度优化设计.结果 表明,材料刚度优化可大幅降低接触应力方差,验证了本方法在提升连接界面接触应力分布均匀性上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不
双酚类物质(bisphenols,BPs)类别多且结构相似,有特殊毒性,属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健康有潜在危害,近年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并涉及标准物质.本文依托近11年(2011—2021)国内外对塑料包装食品及饮品中BPs的研究情况发现:BPs存在基质较多,检出种类丰富;近年来BPs标准物质使用比例逐年上升,近3年接近80%,说明BPs相关研究出现热潮;研究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未经广泛监测和应用研究,结合BPs毒理学数据缺乏和相关立法空白现状,说明其研究在起步阶段,标准物质应用和拓展空间较大.本文对BP
目的 探究枸杞沙棘的提取物与青稞粉复合制成的枸杞-沙棘-青稞粉复合物(wolfberry-sea buckthorn-highland barley powder complex,WSHC)对小鼠的免疫调节活性.方法 以斯普拉格-杜勒(Sprague-Dawley,SD)大鼠和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在对WSHC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估的基础上,考察WSHC高、中、低3个不同剂量[7.5、5.0、2.5 g/(kg?BW)]对小鼠胸腺脾脏指数(比重法)、细胞免疫[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elayed type h
细菌在生长繁殖时,细菌蛋白的表达受到环境影响而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细菌蛋白表达具有复杂性.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致病菌污染,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和外毒素均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需要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来定量分析和鉴定食品中的细菌毒素.蛋白组学方法可以揭示细菌蛋白组成及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感染过程中菌体蛋白表达变化和致病机制.其中,细菌蛋白样品的前处理作为细菌蛋白组学研究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鉴定的细菌蛋白质量.本文主要阐述目前细菌蛋白组学研究中菌体蛋白和胞外蛋白样品制备方法及其对蛋白鉴定和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