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因素联合超声跟骨骨密度测定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诊断准确度的初步研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106名老年女性患者的危险因素调查、超声跟骨骨密度及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初步研究危险因素联合超声跟骨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准确度。对象及方法:采用自愿参与,发放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及进行跟骨超声骨密度检测,在北京市和平里医院门诊部,对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进行危险因素联合超声跟骨骨密度测定,并同时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髋部、股骨骨密度。结果:危险因素联合超声跟骨骨密度测定与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诊断准确度相当(P>0.05),且与年龄、脆性骨折史等危险因素明显相关(P<0.05)。结论:危险因素联合超声跟骨骨密度测定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诊断准确度高,且具有简便易行,省时高效等优点,方便临床开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化为特征,骨强度减低,易于骨折的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并发的骨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涉及人群广泛,已成为政府及医疗工作者的关注目标[1]。
  目前我国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但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情况低[2],且双能X线骨密度仪所需开展条件高,患者对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接受度低。故实行简易筛查方法初步筛查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临床工作中有非常大的需要。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自愿参与、直接发放危险因素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北京市和平里医院门诊部,选择对象为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患者进行骨质疏松症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绝经年龄、吸烟史、饮酒嗜好、骨质疏松家族史、脆性骨折史,排除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其它疾病相关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药物性因素如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等)。共回收有效问卷106例,其中被调查者均采用超声骨密度测量系统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行骨密度检查。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 将调查对象以年龄分为两组,分为60-70岁,70岁以上两组。
  1.2.2 骨密度检测方法 采用康荣信UBS-3000全自动定量超声骨密度测量系统及美国Lunar enCORE2004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
  1.2.3 骨密度检查指标 髋部和腰椎的骨密度(g\cm2)及T值,根据WHO的诊断标准,T值是被检测者的骨密度与同性别同种族20-39岁健康人峰值骨量相比较的标准差:T值≥-1者为骨密度正常,-1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不同年龄组跟骨定量超声检测结果及腰椎L1-4BMD采用t检验比较,变量间相关性采用χ2检验、Spearman等方法进行相关分析。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106例老年女性中绝经年龄为48.5岁,过早绝经例数为16例,占15.10%;体重指数为23.87,低体重比例7.55%;有脆性骨折史21例,占19.81%;有骨质疏松家族史31例,占29.34%;长期吸烟3例,占2.83%;饮酒嗜好1例,占0.94%。两个年龄组病例上述危险因素见表1,均无统计学差异。
  2.2 超声跟骨骨密度及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结果
  表3表示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的检出率60-70岁组超声跟骨骨密度检测率为58.73%,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率为42.85%,70岁以上年龄组超声跟骨骨密度检测率为81.4%,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率为69.76%.两组Spearman比较P值分别为0.21及0.09,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与危险因素相关性
  106例老年女性超声跟骨骨密度检测与脆性骨折史呈明显相关性,R值为0.328,P值0.015;双能X线骨密度结果与脆性骨折史亦呈明显相关性,R值为0.644,P值0.021。
  3. 讨论
  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京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及骨量下降患病率升高[2]。所以在临床工作中,选取简便易行,经济花费小的方法来进行骨质疏松症的筛查及诊断很有必要。一项前瞻性研究说明多部位超声骨密度测量结合年龄、体重等因素评估可能作为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新的诊断方式[3],且超声跟骨骨密度测量结果可作为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来评估骨折风险[4],韩亚娟、王禹冰等人的研究中提示超声跟骨骨密度检测对绝经后骨质疏松证可明确诊断[5],解冰、殷生良等人的研究说明年龄增加、低体重指数等是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因素[6],这些都说明超声跟骨骨密度在诊断骨质疏松症及预测骨折风险中具有临床意义。在本文调查研究中显示,超声跟骨骨密度检测与双能X线骨密度对于诊断骨质疏松证及骨量减少呈明显相关性,结合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年龄,脆性骨折史),在临床中可以明确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4. 总结
  危险因素联合超声跟骨骨密度测定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诊断准确度高,且具有简便易行,接受度高,经济高效等优点,方便临床开展,应在各级临床单位中推行。
  参考文献:
  [1] Saag K, Geusens P. Progress in osteoporosis and fracture prevention: focus on postmenopausal women . [J]Arthritis Res Ther. 2009,11: 251-256.
  [2] 吴琨,周惠琼等 综合医院门诊患者骨质疏松认知调查分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1,17(6):503-507.
  [3] Karjainen JP,Riekkinen O,et al. Multi-site bone ultrasound measurements in elderly women with and without previous hip fractures. Osteoporos Int. 2012,23(4):1287-1295.
  [4] Chan MY,Nguyen ND,et al. Absolute fracture-risk prediction by combination of calcaneal quantitative ultrasound and bone mineraldensity. Calcif Tissue Int. 2012;90(2):128-136.
  [5] 韩亚娟,王禹冰等 定量超声检测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应用价值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4,(4):411-414.
  [6] 解冰,殷生良等 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在评价绝经后女性超声骨密度变化中的作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4,(9):1108-1111.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方法 :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 结果:2例异位嗜铬细胞瘤均发生在肝门附近,超声和CT平扫均表现为低回声(密度)肿块,肝尾状叶和肝门结构呈受压改变。CT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病例2在MRI上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坏死区不强化。PET-CT呈低密度,高代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5-Aza-CdR对人胃癌细胞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以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KN-28,分别用0.5、1.0、2.0、5.0μmol/L的5-Aza-CdR与之孵育72h。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处理前后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16 mRNA表达。结果: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甲基化p16含量逐渐降低。而非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终末期糖尿病组),另外选择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非糖尿病肾病组)。两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比较生存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死亡原因。结果 : 终末期糖尿病组患者发生感染、心血管疾病、低血
期刊
摘要: 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ET)是采用多重频谱分析与非线性处理的方法从脑电信号中提取的超慢涨落成分,它可反映脑内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A)、乙酰胆碱(Ach)、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的活动[1],从而在无创伤条件下该技术可检测人在生理和病理生理状态下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本文简要介绍通过用该技术检测某些神经精神疾病患者中神经递质的变化
期刊
摘要: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风热疮”,中医在治疗玫瑰糠疹或从疏风清热或从凉血解读或从润燥解毒等方面遣方用药。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使用中成药、刺络拔罐、壮医药线点灸、以及联合紫外线治疗往往取得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玫瑰糠疹;中药治疗;紫外线治疗。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圆形或者椭圆形淡红色或黄褐色鳞屑斑片,先出现一个母斑,周围继而出现多
期刊
摘要: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长期以来高致死、致残率,抢救时间短,手术时机难以把握,且手术创伤大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后期恢复和生活质量。绝大数患者病情危重时采取取去骨瓣减压术,暂时缓解颅内压,维持生命。但该手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手术指标,通常是临床医生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决定是否手术以及手术方式,缺少一个明确的指南。近年来随着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症状的进一步研究,对辅助检查指标的进一步分析。尤其是歌拉斯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对WagnerⅢ级以下糖尿病足溃疡临床效果及血浆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WagnerⅢ级以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2例)和观察组(n=42例),对照组给予降血糖、局部创面处理、糖尿病饮食及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经皮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米力农对于瓣膜置换手术以后患者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共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利尿、强心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米力农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心功能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的情况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由于动脉粥样斑块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了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研究对象颈部动脉硬化斑块的情况,分析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部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更加高,颈总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与颈内动脉起始部、椎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中医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行肛肠手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镇痛护理,观察组接受中医镇痛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去痛片、舒尔芬等西药治疗,疼痛比较激烈的患者则可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