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旅游诗词的翻译策略探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zi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旅游文本特别是旅游诗词的翻译会受到文化、语言、译者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需要译者更多的关注原文与译文之间文体功能和信息功能的对等,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可以帮助译者更好的传达原文的信息和内涵,从而使目的语读者更好的领会其内容和精神。力图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完整的提供信息的同时宣传旅游诗词所介绍的旅游景点,进而宣传我国璀璨绚丽的山河文化。最后总结出具体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旅游诗词;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史博姣(1984.01- ),女,辽宁辽阳人,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一、引言
  现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希望来中国探索这个神秘而又古老的国度,我国入境游客快速増长,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国。众多的交流都离不开翻译,在旅游文本翻译中,诗词翻译难度尤其大。由于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汉语诗词旅游宣传材料更侧重于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很多历史名城、文化古迹、名山大川都流传着脍炙人口的诗句。而英语旅游材料更侧重于信息的准确性、描述的客观性、语言的实用性,力求行文简洁明了。英文旅游文本使用的句子很多都是简单句、祈使句或省略句,少用复合句。英文旅游文本以写实为主,很少惨杂个人情感。在介绍景点特色、服务项目和娱乐设施时,很少花笔墨去擅染景点里蕴含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如何翻译极具中国文化的旅游诗词,向西方游客介绍景点,传递精神,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前去参观游览,是需要我们探析的。
  二、旅游诗词的翻译现状
  目前有很多旅游诗词翻译工作做得不够好,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函待解决,比如误译、漏译等现象,翻译不注重质量,更不注重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中国式英语现象及其严重,一些文化信息负载词没有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译者缺乏认真严谨的态度,许多译者为了追求翻译数量,往往拿来就开始翻译,不关注细节,出现了最基本的错误。还比如说对诗词文化背景了解欠缺、对诗词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知之甚少等等。旅游文本不仅要向游客传递信息,而且要引起游客观光的興趣,同时促使其进行旅游体验。而旅游文本翻译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游客游览感受。
  三、目的论视角下旅游诗词的翻译
  旅游诗词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项非言语行为。仅仅依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目的论理论在1978年《普通翻译理论基础》中被首次提出,该理论认为目的语文本形式应当首先由功能,即由目的语语境中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目的论包含两条规则,其一是翻译“目的”成为翻译的功能,翻译的目的来决定原文和译文的互动。其二是翻译的目的根据受众者不同,而相应有所差异。译者应该用最适当的翻译策略来达到目的语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简而言之,生成目的语文本时,目的决定方法。旅游诗词翻译应属于专业翻译,在目的论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根据特定的翻译目的和特定的阅读对象,决定采用何种翻译策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因素在跨语际交际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译者,要保证结果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目的语的文化中的融合。
  四、旅游诗词的翻译策略
  1.增译法。在基于对原诗词全面、准确的理解的前提下,增译法常用铺垫和比喻的手法,增加必要的信息,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或原诗词文本中出现文学引用和历史事件时,译者应增加并解释相关文化背景,使目标语文本生动有趣,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文化跨度的隔阂。
  2.省译法。中英两种旅游文本风格差异很大,中文的诗词歌赋中罗列重复的词句,华美丰富的辞藻,或者为了显示文学底蕴做的过多的情景描写,可以采用省译或者不译的办法来解决。因为相较而言,英语旅游文本习惯于开门见山,行文追求言简意赅。我们没有把诗词中的情景描述翻译过来的原因我们古代诗词中的表达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词,只需要提炼其精髓,表达清楚意思即可。故而,在翻译此类文本时,省译法则必不可少。
  3.全译法。当完整翻译诗词文本的时候,及传递了原作的本意也易于让西方理解,这样的情况就适用于全译法。虽不能做到诗词形式的完全对等,但诗词的本意全部表达出来即可。
  4.改写法。改写法指的是为了使目的语文本更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增进读者的理解,而对原文本形式和内容做些许幅度的调整和修改的翻译方法。这是翻译旅游诗词最难的办法,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将形和意完美的融合,将汉语的诗词转换为工整且押韵的英语文本,做到形意结合,融会贯通,让目的语读者感受到文字带来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陈刚.旅游翻译[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陈瑞莲,刘亚平,门洪华,译.区域治理研究:国际比较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32.
  [3]大刚.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实现教学改革。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学生具有强大的职业能力,因此就需要将英语与专业课有机结合,使英语教学有效性大大增强。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  当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迫切需要改革。该课程对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高
【摘要】语法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师普遍感到困扰和需要持续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在情境中感知语法、理解语法、运用语法的语法教学认知,结合七下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Grammar Focus这一教学案例,探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地创设和运用情境,以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语法教学;
【摘要】自从新课改实行以来,得到了大力的推广,教育的目标在随着课改变化着,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渐渐展露出了教育方式上的缺点。如今,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中职的英语课程也在进行着教学探究,英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努力的创造着多种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这些方法当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了英语教师关注和使用的重要新式英语教学模式。但是,因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时间较短,完整性上尚有一些欠缺,所以
【摘要】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某高职院校学生的英文面试为例,从语音负迁移、语法负迁移、词汇负迁移及语用负迁移四个方面对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探讨。  【关键词】二语习得;母语;负迁移  【作者简介】胡妍,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空保学院。  一、引言  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方法对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所产生的影响。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迁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学习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由于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笔者试图从教师、大学生、教材以及理念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吴丽(1985-),女,汉族,湖北襄阳人,湖南都市职业学院,讲师,硕
【摘要】随着全球化世界格局的逐渐形成,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已是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英语是一门世界性语言,也是全世界使用国家最多的语种。步入21世纪,我国逐渐把英语学习列入初等教育的主要科目序列,现国内教育界也越来越重视英语的教学质量。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本文以高中课堂词汇学习方法为论点,探索英语“学讲”教学的新方法,以便为国内中学英语教育提供相应的借鉴资料。  【关键词】高中教育;英语
【摘要】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缺乏英语思维,而习惯使用中文思维解答英语问题和进行阅读与写作,英语学习的创造力和语言使用能力较弱。本文将主要从读后续写题型的内涵和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应用读后续写题型帮助学生建立英语思维,提升高中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读后续写;高中英语;思维能力;策略探究  【作者简介】孟浩,德州市实验中学。  一、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概述  1.读后
【摘要】新时代教学的本根理念是如何正确定位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确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占据的主导作用,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真正是现代教学理念转变的关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这两种角色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转变;教学理念;主导;主体  【作者简介】邓天玲,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城关初级中学。  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定位“学生主体”地位呢?我认为:首先,老师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英语学科的重要性有增无减,对于各阶段的学生都是教学的重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传统的教学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是当今英语教学中的改革重点,本文首先对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理论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阐释,进而分析了多模态教学的优势,从听力、口语、阅读、写作三方面提出了多模态英语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多元能力的培养策略,从而为英语教学拓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
【Abstract】Since Fantastic Bea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