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生物酶催化接枝的方法处理PPTA纤维表面,运用正交实验方法探讨了最佳反应条件。对处理前后PPTA纤维进行了红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力学性能和拉曼表征。结果发
【机 构】
: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863计划(2012AA03212),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514730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生物酶催化接枝的方法处理PPTA纤维表面,运用正交实验方法探讨了最佳反应条件。对处理前后PPTA纤维进行了红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力学性能和拉曼表征。结果发现:改性后纤维表面出现了环氧官能团,表面碳元素物质分数明显降低,氧元素物质分数明显增加;改性后纤维表面粗糙度有了显著提高,纤维与环氧树脂间的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34%,而纤维力学性能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8℃、酶质量浓度0.01 mg/ml、单体质量分数5%、氧化剂质量浓度0.03 g/ml和pH值6.9。
其他文献
小学生年龄小、天性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单一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很难让学生在整节课中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与高昂的学习情绪,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心理,而失去学习的激情与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苦学到乐学的转变,让学生快乐地畅游于英语世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是广大教师共同关心与追求的话题。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学习呢? 一、言传身教,以自身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
政治课理论性强,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很多学生学习往往流于记概念、背答案,应付多,很少能够对内容有深入的理解。究其原因,除了本学科的特点外,教师的授课方法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呆板,学生参与程度低等等。对于如何摆脱这一困境,教师不妨从教学情境的创设着手,让学生置身于教学的情境之中,将理论融于活生生的现实之中。情境创设就是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符合教
新课程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师形成了偏狭的角色意识,因此也就导致作文教学还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表现为重具体知识的传授,轻情意培养。在实际的教学中,具体表现为脱离儿童情感实际,远离现实生活,机械依纲据本,指导评讲脱节等。根据这些情况,笔者试图从拓宽作文取材视野角度,来构建生活空间。 一、在“有字之书”中积累提高 1.抓住课文延伸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具有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让他们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独立克服困难,增加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方柱施工方法。预制模数化的制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垫块(角部弧度块、普通矩形块和锚具侧矩形块),在其表面均匀涂刷环氧胶层形成光
摘要:美术课程是一门艺术课程,美术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学生对美术教学很感兴趣,追求美术的深刻内涵。在新课程理念地指导下,美术教学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目标,打造高效的美术课堂教学。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优化了美术教学的环节,提高了教学效率。
“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新奇感、神秘感、无畏感走进一个个文学“迷宫”,迈进一座座文学“殿堂”,探索一块块文学“新大陆”;鼓励学生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 一、以神秘感引导学生走进文学“迷宫” 四川省成都市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曾说过,所谓“阅读”,就是任心灵自由地飞翔。我很认同他的这种说法。 语文教材某单元课文是: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