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课程是一门艺术课程,美术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学生对美术教学很感兴趣,追求美术的深刻内涵。在新课程理念地指导下,美术教学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目标,打造高效的美术课堂教学。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优化了美术教学的环节,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 美术教学 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随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发挥好这些教育装备资源的作用,为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创造提供更好的平台,从而进一步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是特长生,我们更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为他们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谈一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发挥多媒体直观展示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想象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抓住了学生的这个心理,巧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美术教学情境,用美术的魅力和美术的内在美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的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的学习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小学生对美术的欣赏能力较强,有独特的欣赏点。因此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为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科学选用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打破常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想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训练并非易事,教师应想办法让学生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指导学生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就应该多从生活入手,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用多媒体创设多种生活情境,展现生活中的美术素材,让学生感觉美术的内涵就在生活中,要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有意观察,并在头脑里储存大量的美术信息。我在设计《窗外的景色》这节课时,发现部分学生的思维较为单一,局限在对自然界中窗外景色的描摹上。借此机会我提示学生:窗外美景给人以美好的向往,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尽情地创作吧!于是我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心灵窗户的素材,学生的想象阀门一下子被打开了,他们通过对梅花的形象特征、象征意义的分析,创造了新形象,出现了许多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的作品。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进入课堂不仅使教学更具灵活性、创造性,而且将带来学习方式的转变,它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学方式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多媒体辅助美术课堂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优化教学结构,甚至可以跨越时空,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素材,从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尤其是对小学美术教学来说,不仅仅是了解简单的知识点,更应该理解那些知识点中的深刻含义。通过美术学习,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作用,将音画、动画、影像等素材整合到课堂上,进行生动直观地展示,使那些静态的素材转化为动态的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童话里的小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世界的奇妙之处,我们在网上找到《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愉快的春游》等精美图画作品,利用Flash软件做成动画课件,课上演示给学生。伴随着优雅的中国古典民乐,学生慢慢走进美术画廊,体会中国画的博大精深,进而开始关注画中的细节,并不断要求让画面停下来仔细观看,赞叹之声不绝于耳。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这样的美术欣赏课堂真正做到了寓教于美、美中育人,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三、发挥作品示范作用,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作用,但有人担心教师过多的示范会禁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觉得,教师作品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审美情操,由衷地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这对创造良好思维习惯有很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的作品一定要高水准,要起到引领学生进行创作的作用。
  美术创作不是凭空想象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技能技巧的指导。教师把自己的绘画作品用实物展台进行展示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教师在示范时要进行师生互动,利用指笔或者是利用白板软件中提供的画笔功能,提示给学生要注意观察和思考的细节,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可以活跃学生头脑,提高课堂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为己任,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课堂教学做到与时俱进,巧妙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欣赏的新世纪人才。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将会对学生满足未来社会要求打下坚实基础,这也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进行课题研究的永恒话题。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责编 张宇)
其他文献
日本碳纤维生产企业垄断美国航空飞机市场,韩国企业向其发起了挑战。碳纤维的质量仪仅是钢质量的20%,强度超出10倍以上。
运用质量控制(QC)方法,开展以5428/T700体系复合材料"T"型长桁制件质量提高为目标的对策研究。针对统计结果中较突出的长桁分层缺陷和厚度超差问题,全面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
美国热处理专业公司Despatch公司旗下Split-Zone^TM氧化炉产品日前完成初步测评。在测评过程中,客户采用了优级纤维材料,在单个氧化炉中模拟了多温区的氧化环境。通常情况下,为
我们以十分欣慰的心情,将这一期——《青年学术论文选》专号——奉献给本刊广大读者。
小学生年龄小、天性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单一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很难让学生在整节课中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与高昂的学习情绪,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心理,而失去学习的激情与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苦学到乐学的转变,让学生快乐地畅游于英语世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是广大教师共同关心与追求的话题。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学习呢?  一、言传身教,以自身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
政治课理论性强,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很多学生学习往往流于记概念、背答案,应付多,很少能够对内容有深入的理解。究其原因,除了本学科的特点外,教师的授课方法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呆板,学生参与程度低等等。对于如何摆脱这一困境,教师不妨从教学情境的创设着手,让学生置身于教学的情境之中,将理论融于活生生的现实之中。情境创设就是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符合教
新课程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师形成了偏狭的角色意识,因此也就导致作文教学还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表现为重具体知识的传授,轻情意培养。在实际的教学中,具体表现为脱离儿童情感实际,远离现实生活,机械依纲据本,指导评讲脱节等。根据这些情况,笔者试图从拓宽作文取材视野角度,来构建生活空间。  一、在“有字之书”中积累提高  1.抓住课文延伸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具有
特纳创立的“边疆学说”断言美国文明并非渊源于欧洲,而是产生于殖民时代以来美困的“活动边疆”。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让他们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独立克服困难,增加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方柱施工方法。预制模数化的制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垫块(角部弧度块、普通矩形块和锚具侧矩形块),在其表面均匀涂刷环氧胶层形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