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温暖的情感之旅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和孩子们讲《每一次》这个绘本故事,都会深深地感动,不仅仅是孩子,还有自己。也曾将这个故事带到不同的地方,给不同的孩子讲,不同的孩子,同样的感动。有几次,素不相识的教师突然会问我,你是不是陈老师,观摩过你的活动“每一次”,太感人了……我不禁会想,到底是什么感动了所有人。随着我一次又一次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这个美丽的故事,我的感受越来越深,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活动,更是充满了爱与温暖的情感之旅。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去获取一种心灵的感悟与驰骋呢?从这个故事的教学中,我的体悟颇深。
  绘本故事《每一次》由理查德·爱德华兹(Richard Edwards)文,苏珊·文特尔(Susan Winter)图,漪然翻译。故事描述了一只小熊和妈妈每天都无忧无虑玩最喜爱的捉迷藏游戏,从春天玩到秋天。有一天,小熊独自悄悄跑远了,任凭它怎样的呼喊,都听不到妈妈的回答。就在它最孤单、害怕、恐惧、无助甚至绝望的时候,却听到了妈妈熟悉的声音。整个绘本图文并茂,传递了深深的母子依恋之情,更表达了无论小熊躲到哪里,每一次妈妈都能把小熊找到的坚定心声。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主要情节,能大胆讲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感知故事中“每一次”的内涵。
  2.为小熊和妈妈相亲相爱的亲情感动,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感人片断。
  活动准备
  故事PPT,配乐《爱的礼赞》《午夜之光》《圣母颂》的选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
  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观看PPT同时聆听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教师的问题。
  (二)幼儿完整欣赏配乐绘本故事《每一次》
  1.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师: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三)分段重点欣赏
  1.欣赏小熊与妈妈捉迷藏的画面。
  2.讨论:为什么每次妈妈总是不慌不忙、一下子就把小熊找到了?
  3.幼儿欣赏小熊跑丢后的画面并讲述。
  4.讨论:故事里原来小熊想把“每一次”说几遍的,后来说了几遍?为什么?
  (四)跟随PPT画面的播放,幼儿回忆并尝试讲述故事
  师:这个故事真感人,有的地方让人感到很快乐,有的地方让人感觉有些担心也有些害怕,还有的地方又让人感觉非常感动也很幸福。我们再来好好欣赏这个故事,也可以自己来看着画面讲讲这个故事。
  五、交流分享与总结:
  1.师:说说你和妈妈的那些像小熊和熊妈妈一样相亲相爱、让人感动、幸福的事情。
  2.总结:不管小熊走到哪里,每一次妈妈都能把他找到,因为小熊是妈妈的宝贝。我们每个小朋友也都是妈妈的宝贝,所以,无论走到哪里,妈妈也总能把我们找到!
  一、故事导入的设计有赖于对作品深入解读与感受
  一个好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对教材的深入审议,文学作品尤其如此。教师只有对作品进行仔细地分析,深入地感受,才能将作品中最重要的审美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把握住作品动人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思考如何将作品有效地传递给幼儿。此时,教学设计的思路也就应运而生。故事绘本《每一次》的文字与画面,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无时不透出的温暖:铺着树叶的洞穴,夏日的阳光,蓝色的河水,每幅画面都色彩明朗,小熊和妈妈在这样一个明亮而温暖的世界里,快乐地游戏,就像我们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由此,我马上就链接到教学,我把故事的引入设计为让幼儿欣赏小熊和妈妈捉迷藏的画面,引导幼儿关注画面上的两只熊在干什么,关注这两只熊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导入,可以让幼儿一下子关注到故事的主要角色,猜想两只熊之间的关系(母子、父子、大小),注意到故事中贯穿始终的捉迷藏游戏,让幼儿带着自己的猜想进入故事,带着问题来欣赏故事。所以,我的开始部分提问是这样设计的:
  1.欣赏前提问:看,画面上有谁?感觉它们好像在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它们好像在玩捉迷藏游戏的?
  2.你觉得大熊会是小熊的什么人呢?(教师介绍小熊的名字——珂皮珂)
  3.提出倾听故事的要求: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关于小熊珂皮珂的故事,名字叫《每一次,珂皮珂》,听一听,它们究竟是谁?故事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
  二、角色特征的把握有赖于对作品用心揣摩与表达
  小熊像所有小孩子一样调皮、好奇而且依恋妈妈,它会将自己藏在各个不同的地方,对妈妈说“你找不到我啦”,然后等着妈妈不慌不忙地走过来,充满爱意地说:“哦,我能找到你!”就这样确认了温暖一直在身边,这种感觉实在太熟悉了。这样的情绪情感如何正确、恰当地传递给幼儿?对这个故事的讲述方式,需要进行分析:春天、夏天、秋天,季节在不停变化,每一次小熊躲藏的地点也在变化,但爱却始终没变。因此,在讲述故事时,要用心揣摩,对小熊每一次躲藏的环境、情境的静态性描述语言,适合用一种比较轻松、略慢的、直白叙述的语气去讲述。关于小熊躲藏的动作,对妈妈的呼喊:“你找不到我啦。”妈妈寻找小熊时的神态,对小熊的回应:“哦,我能找到你!”这些动态性描述语言,则适宜用一种轻松、愉悦,怀着宝宝对妈妈撒娇、依赖,妈妈对宝宝慈祥、关爱的情感语气去讲述。另外,教师在讲述妈妈和小熊之间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时要有一定的对比,通过合适的语气、适宜的节奏、恰当的停顿、真挚的感情,让这两个角色的个性特点和情感的变化直达幼儿的内心。
  三、故事内涵的表现有赖于教学设计的到位与巧妙
  故事的高潮从小熊趁妈妈不注意,悄悄地跑了开始。小熊带着妈妈总能找到自己的心态独自去外面的世界,它毫不犹豫地跑过小河,爬过山丘,躲进绝妙的藏身地。可是这一次,它一再的呼喊,却再也听不到妈妈的回应。小熊在深夜的森林孤单地徘徊,浑身发抖,不知所措。这时,有谁正拖着沉重而缓慢的脚步在向小熊靠近,小熊在极度恐惧中想起妈妈的温暖,不住地喃喃低语:“你找不到我啦。”意想不到的是传来了妈妈坚定而有力的声音:“哦,我能找到你!”这就是故事感人至深之处,让人不禁热泪盈眶。为了让幼儿能深入地体会到故事的内涵,我认为最感动自己的地方一定也是孩子最敏感、最动情之处。因此,我在教学环节三组织幼儿故事欣赏时,注意了分段讨论与重点欣赏的巧妙结合。过程如下:   1.教师提问:“在这个故事里,什么地方让你感觉很快乐?妈妈和小熊是怎样捉迷藏的?”由此引导幼儿重点欣赏小熊和妈妈捉迷藏的愉悦画面,随意地模仿、扮演妈妈和小熊游戏的情景,体验母子亲情的自然流露,小熊和妈妈的相亲相爱。
  2.讨论:“每次妈妈为什么总是不慌不忙、一下子就把小熊找到了?”讨论的设计是为了能引发幼儿发自内心的思考,透过现象认识到:无论小熊走到哪里,妈妈的眼光始终伴随着小熊,这就是爱与温暖的力量。
  3.教师提问:“故事讲到什么地方让你感觉很担心?”以此引导幼儿重点欣赏并讲述故事中小熊跑丢后的情景。幼儿通过讲述,与同伴分享自己体验到走丢后的恐惧和再次回到妈妈怀抱的惊喜和温暖。
  4.讨论:“故事里原来小熊想把‘每一次’说几遍的,后来说了几遍?为什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幼儿更深入思考与体验,当小熊回到那个铺满了明亮的黄色树叶的港湾,躺在妈妈温暖而宽厚的怀抱中暖暖的睡去,是那么的安心、舒适与幸福。
  四、情感共鸣的有效生成有赖于情境与音乐的交融
  艺术各门类是相通的,有效的整合可以使作品更具生动、形象、传神的特性,突出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整体性美感。根据《每一次》故事中情绪情感不同的段落,我分别选择了《爱的礼赞》、《午夜之光》和《圣母颂》三首乐曲为作为讲述的背景音乐。《爱的礼赞》为典型的小夜曲风格,小提琴奏出饱含深情的旋律温婉动人,柔美甜蜜温馨,洋溢着甜蜜幸福的味道,与故事中小熊和妈妈幸福地从春天到秋天玩着捉迷藏游戏的情景十分吻合。《午夜之光》乐曲中神秘、安静中略带紧张的情绪,能很好地渲染小熊在深夜蜷缩在大树背后,孤单、无奈、慌张、无助的情绪。《圣母颂》的乐曲中,饱含的父女之情,溶进了经历坎坷体验痛苦后,对幸福和未来的憧憬,感情不断升华。它与历经迷路、寒冷、孤单、恐惧后终于回到妈妈怀抱的小熊的情绪十分相似。在这个故事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让幼儿倾听,感受,用自己深情、投入的讲述,配以和谐的音乐、优美的画面,让孩子不知不觉进入文学表达的情绪情感中,用深入的感受切实打开孩子的心扉,引发孩子表述自己和妈妈间也曾发生过的动人一刻,自然地从小熊的角色回归到自我,真实地为自己的妈妈所感动,为亲情所激励。
  一个感人的故事,激起了教师教学的智慧,引发了孩子心灵深处最温柔的爱,让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美好的情感之旅。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美妙之处吧!
其他文献
为使五角星更好地发挥教育效应,我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纸来制作五角星,不同颜色的五角星表示幼儿在活动中不同的表现,对教学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幼儿奖励红色的五角星,对存在一些小缺点的幼儿奖励黄色的五角星,对表现较差而须努力改进的幼儿奖励绿色的五角星。我向家长介绍了不同颜色五角星的作用,使家长看到孩子得到的某种颜色的五角星,就能了解孩子在园表现,从而有的放矢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彩色五角星的作用下,每个幼儿在不
最近,在参与河北省沧州市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设计方案评审活动中,我们有幸接触到159篇幼儿同一线教师真实的设计资料,并对参评的部分教师做了随机的深度访谈。现就其中发现的问题,谈以下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关于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的编写直接影响教育内容的处理、教育行为的选择以及教育组织形式的产生,它既是教育活动的起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因此,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中,目标的确立应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
为了让幼儿感受不一样的奖励方式。我请每名幼儿做了一个“快乐口袋”——用来装各种各样的自制笑脸卡。幼儿只有做了好事,才可以来领取笑脸卡。当攒到20个笑脸卡时,幼儿就可以换一个大的笑脸卡。当攒到10个大笑脸卡时,幼儿就可以换取自己喜欢的小礼物。自从有了这个“快乐口袋”,幼儿都变得乐于助人了,“快乐口袋”既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能够让幼儿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大苹果哭了 胡芳  琪
一、顺势而为,“互联网 学前教育”初尝试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一样,让创新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变革多个领域,人类生活进入到“互联网 ”智慧生活新时代。2011年1月,腾讯微信面世。2012年8月,微信平台正式推出,它是利用公众账号平台进行一对多的自媒体活动的开放应用平台。这种开放、整合、互动的平台大大减弱了信息不对称,开始创造跨界、融合、创新的新世界。
活动内容分析  我们发现幼儿中常有弱视、斜视或不爱护眼睛的问题出现,而成人后的各种视力问题也多由小时候的不良习惯所形成。因此,“眼睛会做操”这一内容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  活动目标  1.懂得保护眼睛重要性,掌握更多保护眼睛(视力)的知识。  2.创编“眼保健操”,体验大胆表达的成功感。  3.发展手眼协调一致的
作为幼儿教师,要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在施教上避免要求过高或过低,通过适宜的引导,帮助幼儿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目前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主题计划安排严密,教学活动过于按部就班;教学过程的设计无视幼儿的兴趣和生成要求,幼儿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方法以教导为主,评价直接指向教学结果等。由此,对幼儿主动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为此笔者所在幼儿园结合中班《我是小小消防员》主题活
4月27日,江西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决定全省2014-2016年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意见》明确了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要求到2015、2016年底,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72%、75%以上。到2016年底,全省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数达到幼儿园总数的70%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
研究儿童的天性,追随儿童的思维,提升儿童的核心经验,是返本课程的文化精神。那么,又如何来创设以儿童发展为本,追随儿童天性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班级文化呢?我们的原则是:  原则一:儿童积极参与周围环境的照顾,让独立自主和承担责任成为班级的文化  爱心小天使  我们幼儿园是一个微型小社区,孩子是环境的主人。这里生活着一群乐意为他人服务的爱心小天使,他们每天都乐此不疲地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  清晨,身上佩戴
在双休日组织家长集体到户外进行多种多样的亲子游戏已经成为我们幼儿园的特色活动,我们将之称为“5+2”活动,即利用一周正常教学活动之外的教育时机,用游戏的形式对家长和孩子共同开展教育,以促使幼儿园教育效果的持续和深入。下面介绍我们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开展亲子游戏的一些方案。    公园广场版    游戏一 连体人  游戏目的:  训练幼儿方向感,锻炼幼儿后退走的能力,同时让父母和幼儿在亲子互动中感受到
2010年前,最让扬州市幼儿园紧张的事莫过于参加优秀教育活动评选,放眼全市,能将教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的老师寥寥无几。更有甚者,在一次全市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中,两个老师的课居然上得一模一样,据说全是照搬外面听来的课。赛事评委们感到既震惊又痛心……  一转眼,到了2012年初,优秀教育活动评选在扬州变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情。园长们纷纷表示,无论要哪个领域的特色老师,都能拿出一排,而且她们开始从其他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