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之爱,温暖心田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7268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先秦时期的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明代大儒王阳明发展了先秦儒家的仁爱精神,强调人不仅应该对同类有“怵惕恻隐之心”,对鸟兽有“不忍之心”,对草木有“悯恤之心”,甚至对非生命的瓦石也应该有“顾惜之心”。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唐君毅先生在《人生三书》中反复感叹“冷酷与荒凉之宇宙”和“孤独与苦累之人生”,并认为苦难是道德产生的根基,因为苦难激发了人类的悲悯,而正是这种悲悯之情激发人以道德超越苦难。18世纪英国的大卫·休谟也说:“同情是道德发生的基础。”
  然而,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不断感叹着恻隐之心变得越来越无处安放,同情这一在各个历史时期备受称道的美德似乎渐渐迷失于现代社会的浮华之中。近年发生的 “小悦悦事情”“老人摔倒事件”“虐猫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社会恶性事件一次次使“同情”成为热点话题,其中的是是非非及其引发的各种争论也折射出当今社会人们对道德问题的种种困惑和复杂心态。内江师范学院的左群英博士带着作为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故事出发,用充满感情又不失理性的语言,以严谨的态度、务实的作风调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并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入的现象学考察,在《同情教育论》一书中对当今社会的道德现状和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今天的儿童正日益面临失落同情这一美德的趋势和危机,这是未来社会面临的一大现实危机。作者因此呼吁:让儿童学会同情,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
  诚如作者所指出的,普遍旁观是现实存在的一种令人忧虑的社会现象,这是消费主义时代下的道德冷漠和电子媒介推动下的同情疲劳和道德恐慌相互影响的结果,而这又成为儿童同情失落的一个不为人注意,但却影响至深的“陷阱”;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本该担当起“力挽狂澜”的教育使命,然而在应试教育一统学校天下的今天,竞争主义像一个“幽灵”一样在学校的上空“盘旋”,考试机制像一层又一层的筛子,让在考试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儿童一路凯歌,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的儿童则沦为物质或精神上的“弱势群体”。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中,在这样的两极分化和“对峙”的情况下,儿童怎么可能发展出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乐于助人的胸怀,又怎么可能抱着信任、友善、感恩的积极心态对待他人和社会?我们又怎么可能建设出一个温暖的和谐社会?因此作者忧心忡忡地指出:今天儿童同情的日益失落就是明天社会的灾难。
  不过,作者并没有简单、肤浅地主张不分青红皂白、泛滥式的同情,而是冷静地倡导具有“仁爱、节制、勇敢、公正”这些基本德性,因此也是真正具有道德意义的同情。教育儿童学会同情,也是要引导儿童学会恰当地表达同情,以一种道德和公正的方式实施同情,用NLP的核心理念来说,就是尊重别人同时“三赢”,即“我好、你好、世界好”。
  “同情”为何?失落何故?教育何为?在教育战线上长期从事小学德育工作的我,为我中华民族“同情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深深自豪;为书中和现实生活中因“同情失落”而深受伤害和给予他人伤害的心灵扼腕叹息;更为教育应担负的责任及实现之旅而扪心自问。作为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该书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我启迪至深:
  第一,拓展家校合作的宽度和深度。
  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情感性”和“日常生活性”三大基本特性,对培养儿童的同情品德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然而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家庭教育中的去“道德化”和家庭教育研究的边缘化倾向不容忽视。这一问题不但值得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也提醒我们一线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注意和家长这一重要教育主体进行切实有效的合作。而实际情况是,目前家校合作的重点仍然放在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常规行为上,而对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发展,家校双方的合作很不深入。
  第二,教育即关心,教育即生活。
  作者说:“儿童固有同情的天性,但这种天性犹如蒲公英的种子会随风飘散,教育除了要精心呵护儿童的同情天性,还需要不断在儿童的心灵中播种道德的种子。”的确如此。关心是教育的一种内涵规定,具有道德意义并富有成效的同情也意味着以“关心”为基础的一种人际关系。因此,教师要以反思和批判的态度改革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既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要立足生活和实践、积极作为,“让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三,社会教育,匹夫有责。
  “社会教育”这一词语包容性大,不易界定,好像无处不在却又若显若隐,因此也常常被我们所忽视。“培养具有同情道德的新民”“建设有人情味的社会”“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生态体系”,这是培养儿童同情品德的重要条件。然而,今天很多教师虽然承认社会教育很重要,却又常常有意无意地认为个人面对社会是“无能为力”的,发出诸如“环境如此,我有什么办法”,或者“社会如此,学校有什么办法”等论调。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对完善社会教育尽到一份责任,作出一份努力。社会教育,匹夫有责,何况作为一名专门的教育工作者。
  《同情教育论》作为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指导价值;同时该书可读性很强,读来令人感动,发人深思。作者用细腻而又练达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个震撼心灵的故事,用饱含激情而又不失冷静和客观的态度提出了一条条充满智慧的建议。《同情教育论》播撒同情之爱,温暖读者心田。
  让爱、同情、了解之星光,借《同情教育论》,遍撒人间。
  (作者单位:内江市第三小学四川内江 6411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
其他文献
“问题学生”历来是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更是一个教育的难题。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是选择顺其自然,“自生自灭”?还是高压政策,绝对权力?或是一味讨好,息事宁人?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最有效?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可以重塑一个问题学生的未来?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可以使问题学生有一个美丽的转身呢?  新课程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明确要求教师应该善
笔者担任班主任十余年,常有年轻班主任前来请教工作经验,但笔者却从未认真思考、定位过自身的班主任角色,只是追求着做一个对班级事务和学生问题能迅速反应和灵活处理、有办法的班主任。而郑立平老师的《如何定位班主任的角色》引起了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共鸣,品读文章,笔者有许多感受要与读者共享。  【引领者】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起着引领者的作用,引领精神,引领思想,引领行为。一个理想班级的最直
刚走向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如何才能尽快地成长起来?面对教学科研的多种压力,如何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做了一段时间的教师工作,如何避免职业倦怠?……读了刘波老师的《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一书,或许就会从中找到答案。  刘波是一位青年教师,2001年大学毕业后到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任教。在从事教师工作的十一年间,他从不满足于完成既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总是不断地思考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和
作者简介:特级教师,执教高中思想政治课十年,其后,从事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和编写德育教材,参与有关专家编写论著和德育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四百余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陈光全单元》《小学德育课程论》《教师发展之路》等专著。  掌握对话策略 提升教学品质  新课改推进十年后的新课堂,呈现的是“以对话为中心的教学”(钟启泉教授语)。中学德育课程的对
【摘要】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方面,高效的初中英语教学在促进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初中英语知识的归纳与理解,增强初中学生的英语思维逻辑,帮助初中学生扩展英语视野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而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方面,提高初中生英语单词储备量有助于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高效展开,本文将对初中生单词记忆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初中学生;单词记忆  【作者简介】谢幼芬,福建省宁化
【活动对象】  六年级学生  【活动目标】  1.体验人是有潜能的;  2.重新认识自己,并悦纳自我;  3.初步意识到只要有执着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潜能将被开发;  4.互相赞美,体验输出能量、收获能量的快乐。  【活动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每个人都有潜能;  2.引导学生通过检视自身的优点,认识自我并悦纳自我。  【活动准备】  活动室一间;多媒体设备;彩纸一叠;秒表一只;球一个;每位学生
【摘要】从根本上来讲,思维的载体就是语言。在英汉翻译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使其语言输出能力得到更有效的培养和加强,这对于英语翻译教学效果的呈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的英语思维得到有效引导和培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英语输出环境中,通过相对应的英语思维训练,使其语言输出能力得到更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翻译教学中的英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致力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设立之初就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难题。  一、研制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业标准的背景与意义  1.国际趋势: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走向深入,对学业标准的研究日趋规范  当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如何稳步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与探索,其中,教育评价尤其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领域在近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革,基于标准的学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是党的十八大的一大亮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这一精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以《生活与哲学》教学为例,谈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的观点”,阐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科学性  生态
当教研组长已多年的我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我们的听评课成效究竟有多大?毋庸置疑,任何一堂课上所呈现的信息都是十分丰富的,所关联的教育教学思想也是非常多样的。相比之下,我们教师的听课本上留下的常常只是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比如数学课的 “复习”“新授”,语文课的 “讲读”“指名朗读”等等,这些充其量只能算作教学流程;又或是埋头记下教师提了什么问题,学生作出了怎样的回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