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很多教学工作中的一些行为举措都做了一定的调整,并且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教育机构都有了一定的整改。那么如此情况下,正常的教学工作该如何开展呢?同时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又该如何开展德育工作呢?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不断的进行知识内容的基础扎实,所以这个阶段,德育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双减背景下,究竟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去开展这项工作呢?接下来我将就“双减”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的路径进行一个研究,希望对教师研究教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双减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注重家校联合;学校和社会之间产生联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有了德育的加成,能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会收获更多。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能够自己独立去进行德育的养成,而是说,应该在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应该起到一个主导的地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开展活动。德育活动的开展并不是轻松的,教师需要结合当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来进行一个研究。我将从三个方面系统地开展有关于德育有效实施的方法,具体表现如下:
一、开展德育主题班会
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班级建设,是目前教育教学体系中,比较有效的管理方法。主题班会意在突出其主题,对广大学生而言,主题具有仪式感,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开展班会,学生可以在班主任列举的理论与事例之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增强自己的相关能力,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那么教师想要有效的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就不能忽视德育主题班会的重要性。如果想要有效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可以在主题班会上多下功夫。
例如,教师在班会期间,指导开展主题班会,可以先在黑板上板书或张贴今天要讲的内容的主题“德育在我心中”这几个大字,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就是学生去了解德育,让它在心中扎根。而后,教师将准备好的工作总结进行一个讲述,首先,为学生普及知识,让学生知道德育是一个什么样的内容。然后,提问几个学生有关于德育思想的想法,看学生针对于德育有着什么样的认识。教师而后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够保证学生在整个德育引导中,接收到德育方面的知识,教师再注重引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家校联合
党的十九大重申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发展素质教育”,相关文件也明确而具体提出,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凝心聚力,构建共同育人的格局。
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学校想要促动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单纯依靠学校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问题就像是提高学生的成绩一样,如果只是教师努力,但是家长疏忽了对学生的管理,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太好。并且对于学生而言,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影响学生的最大因素,家长对学生德育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在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需要在教学开展中,多与家长联系,这种联系是需要建立在,二者之间是平等的地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能够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良性作用。为了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动,学校可以通过校讯通的形式,来形成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动。如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假设这一次的重心,是要考驗学生的诚实守信问题,因而班主任在召开主题班会时,可以结合德育主题,给学生展开相应的考验小活动。在活动结束后,班主任结合此次活动中学生的表现,从而对学生的诚实守信问题做出相应的评价。然后再让班主任将学生的表现以及班主任的评价,通过校讯通,发送到学生家长的手机中,让学生家长能够知道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从而在家庭再进行配合性的教育。
三、学校和社会之间加强联系
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只是学校和家庭的事,其中社会也需要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负起一定的责任。仅仅只是将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和家庭中,这种做法是不够的。对学生本身来说,他们是社会中的人,自然就需要与社会有所联系。因此,社会中的很多事物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毕竟学生还是未成年人,自己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社会就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能够促進学生德育的更好形成。如学校在对学生开展尊老爱幼的德育活动时,学校便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或是孤儿院,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当学校开展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时,社会也要让相关的志愿者团体和学生一同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这些志愿者主要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通过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力,可以让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促进学生德育的良好的形成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非常多的,在小学阶段,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但是也看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唯有保证学生德行一致,在以后的发展中,有着自我的思想和三观,才能够生活的更自在,更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在整个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有关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施路径。那么就这些内容而言,笔者希望教师能够从中收获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从而能够对自身的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吴芸,严景. 基于项目化理念的小学德育活动设计探索[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11):14-16.
[2]洪云.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取向与实现路径[J]. 教育科学,2019,35(1):43-47.
关键词:双减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注重家校联合;学校和社会之间产生联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有了德育的加成,能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会收获更多。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能够自己独立去进行德育的养成,而是说,应该在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应该起到一个主导的地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开展活动。德育活动的开展并不是轻松的,教师需要结合当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来进行一个研究。我将从三个方面系统地开展有关于德育有效实施的方法,具体表现如下:
一、开展德育主题班会
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班级建设,是目前教育教学体系中,比较有效的管理方法。主题班会意在突出其主题,对广大学生而言,主题具有仪式感,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开展班会,学生可以在班主任列举的理论与事例之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增强自己的相关能力,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那么教师想要有效的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就不能忽视德育主题班会的重要性。如果想要有效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可以在主题班会上多下功夫。
例如,教师在班会期间,指导开展主题班会,可以先在黑板上板书或张贴今天要讲的内容的主题“德育在我心中”这几个大字,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就是学生去了解德育,让它在心中扎根。而后,教师将准备好的工作总结进行一个讲述,首先,为学生普及知识,让学生知道德育是一个什么样的内容。然后,提问几个学生有关于德育思想的想法,看学生针对于德育有着什么样的认识。教师而后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够保证学生在整个德育引导中,接收到德育方面的知识,教师再注重引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家校联合
党的十九大重申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发展素质教育”,相关文件也明确而具体提出,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凝心聚力,构建共同育人的格局。
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学校想要促动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单纯依靠学校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问题就像是提高学生的成绩一样,如果只是教师努力,但是家长疏忽了对学生的管理,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太好。并且对于学生而言,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影响学生的最大因素,家长对学生德育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在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需要在教学开展中,多与家长联系,这种联系是需要建立在,二者之间是平等的地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能够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良性作用。为了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动,学校可以通过校讯通的形式,来形成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动。如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假设这一次的重心,是要考驗学生的诚实守信问题,因而班主任在召开主题班会时,可以结合德育主题,给学生展开相应的考验小活动。在活动结束后,班主任结合此次活动中学生的表现,从而对学生的诚实守信问题做出相应的评价。然后再让班主任将学生的表现以及班主任的评价,通过校讯通,发送到学生家长的手机中,让学生家长能够知道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从而在家庭再进行配合性的教育。
三、学校和社会之间加强联系
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只是学校和家庭的事,其中社会也需要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负起一定的责任。仅仅只是将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和家庭中,这种做法是不够的。对学生本身来说,他们是社会中的人,自然就需要与社会有所联系。因此,社会中的很多事物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毕竟学生还是未成年人,自己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社会就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能够促進学生德育的更好形成。如学校在对学生开展尊老爱幼的德育活动时,学校便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或是孤儿院,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当学校开展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时,社会也要让相关的志愿者团体和学生一同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这些志愿者主要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通过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力,可以让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促进学生德育的良好的形成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非常多的,在小学阶段,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但是也看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唯有保证学生德行一致,在以后的发展中,有着自我的思想和三观,才能够生活的更自在,更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在整个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有关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施路径。那么就这些内容而言,笔者希望教师能够从中收获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从而能够对自身的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吴芸,严景. 基于项目化理念的小学德育活动设计探索[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11):14-16.
[2]洪云.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取向与实现路径[J]. 教育科学,2019,35(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