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校长管理的理念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la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校园的创建要求校长有新的管理理念,校长要加强理论学习,完成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实践的升华;要倡导并建立一支爱岗敬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谐的、有良好人际关系的教学环境;要改变管理观念,做老师的朋友而不是“长官”;做学习研究的先锋,身体力行的实施民主化管理策略,通过学习,达到“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
  【关键词】新理念;领头羊;管理民主化
  和谐校园的创建,要推进“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教师领头羊的校长,又该如何做呢?
  一、校长角色的重塑
  和谐校园的实施,理想课程向现实课程的转化,落脚点最终是在学校。校长作为一校之长,是学校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因此,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校长肩负重任,同时,校长也应重塑多元角色形象,履行多元角色的行为。
  1.学习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因此,校长要引导全体师生走进新课程,其自身必须要有先进的、与课程想适应的教育思想。为达到这一目标,校长必须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校长要加强理论学习,完成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实践的升华。校长有普通教师没有的责任,学校的兴衰和发展方向是校长应该考虑的。所以校长必须深入第一线,主动和教师交朋友,取得教师的信任,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的时代背景下,校长不能动不动就发号施令,动不动就板起面孔批评教师。同时,对教师的管理校长不能全线出击,要重点突破。校长要用新理念去指出教师观念上的落伍与滞后,让教师由信服到佩服,以点带面,从局部到全体,引导教师水到渠成地扎到书海中去自觉的看书学习,从而在专业上提高自己、在理论上提升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促进者。自修---反思中,校长是教师成长的促进者,他不是权威和唯一信息源,校长主要是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外部条件。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用已往的知识和方法已经无法回答,必须培养教师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促进教师自我进修,自我学习,以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加以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教师自身,校长退居幕后启发诱导,主要职能体现在指导上,指导教师自修---学习理论,产生观念和转变观念,指导教师反思--完善行为,让教师在先进的理论“牵引”下去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使其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智慧和技巧,每一个安排都能调动起学生旺盛的学习热情和深层次兴趣,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激发教师成就感,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3.行动研究者。作为校长,首先应该是创新型教师,是学者,是继续教育的研究者,具备研究者的基本素质。对于培训中的具体方式方法,组织形式上要不拘一格,敢于冒风险,勇于求异。在理论上要敢于大胆突破,不拘成见。要善于与教师交流,收集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循一时之规,把成果上升为理论形式,集继续教育成果之大成。
  4、校园企业家
  学校办学经费短缺一直是困扰着校长们的一个重要问题。没有钱,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开展教育科研项目只能成为空话。扩宽办学经费的来源、兴办和发展各项校园经济项目,已经成为我国广大校长们虽不愿意却不能不为的一项重要工作。校长工作出现的新情况要求校长由校内事务的管理角色向学校经营者的角色转变。
  二、建立一支爱岗敬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谐的、有良好人际关系的教学环境。
  1、以才为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别人身上都可能有自己不具备的长处,校长要善于学习他人的才识品性及工作方法,加强自身修养。从别人身上学得的东西,特别是同事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法及宝贵经验,往往是从书籍和自我思考中得不到的东西,这是学习的一个捷径。能者为师,学高为师。时时留心,事事留心,诚心向他人学习,博采众长,集于己身,是领导者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尊重人才的良好品质。
  2、同老师打成一片,做老师的朋友而不是“长官”。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育教学质量是由一位位教师一堂堂课点点滴滴地积累起来的,任何想一蹴而就实现教育质量的“腾飞”的念头都是不可能的。校长的责任关键在于如何为广大教职工创设一个和谐的、有良好人际关系的教学环境。名师出高徒,名校长手下肯定可以出名教师。教师的群体形象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乃至决定一所学校的走向,校长更是一所学校的形象代言人乃至灵魂。军中有一句话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校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校长要与教师打成一片,要带领广大教师苦练内功,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教师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同时与时俱进,全身心地教书育人,培养出新时期的合格人才。
  任何时候,教学质量都是一所学校立足的根本。绵阳学者张先华在谈到师生关系的建立时说:“要搞好教学,先搞好关系”。并开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七个策略,笔者简称为“七宁七不”:宁要“民主”,不要“专制”;宁可放弃“老师”,不可放弃“朋友”;宁要“助手”,不要“对手”;宁做“凡人”,不做“超人”;宁要“赞美”,不要“批评”;宁要帮助一个人,不要改变一个人;宁要相信学生,不要怀疑学生。
  得人心者得天下,教育也如此。校长一定要充分相信每一位教师,要相信他们能干好自己的工作。教师如果始终都在信任的光环下,他们就会全身心地工作。
  作为校长,要集思广益,要不断吸取其他学校先进的管理经验,要使自己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培训精要》
  2.《新课程下教师教什么》
  3.张先华《先进的教育思想》
其他文献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需要。在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所以,教师要从多方面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谈一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几点体会。   一、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
期刊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课堂上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既然课外阅读如此重要,那么应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浅薄的认识供同仁商榷。   一、课外阅读应讲究策略   课外阅读,特别在初期阶段如果调控不好,不但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至会让学生产
期刊
学生是一切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教育主体的含义之一就是,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要有求知的强烈愿望和激情,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否则,不论教育者的愿望如何,这种教育从根本上说都是失败的。而历史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因此,在历史教育中,学生的态度、愿望、激情和学习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学习方法,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帮
期刊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单一方向的知识传授型为主,往往呈现出灌输式特点,课堂教学的中心不在学生而在教师,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较大。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立足课堂,突出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但是,在实践中却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使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价值认识走向了新的误区。  一、几种课堂教学现象   1、用教师的“满堂问”取代“问题课堂”。新课程引领下的课堂,需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行探究
期刊
内容摘要:“研究性学习” 课程已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旨在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在研究中学习,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关 键 词: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思考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
期刊
历史最大的属性是什么?历史是前人为后人所记录的人的活动,历史是属人的。历史产生于人,服务于人,而人之所以为人,从哲学角度上看,必须是“活”的人,死了的人失去了人的特征也就不成其为人了。历史也是“活”的。   一、我理解的历史观   1、人说历史   有人说历史是一具“木乃伊”,因为历史总给人一种感觉,它属于过去,宁静,将过去娓娓道来,似乎“木乃伊”是最真实的写照。然而,这仅仅是一种错觉罢了,历史以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的评价作了全面论述,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探索教学是实施新的数学课程的一种模式或方式,其评价应纳入新课程评价的范畴,但又须突出其自身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三“多”“突出”。   一、评价内容多维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
期刊
关键词:自学前置、合作探究、展示训练、拓展提高、坚定信念、课外辅导。  摘要:“四模教学”模式包括:自学前置、合作探究、展示训练、拓展提高。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初三的语文教学中实施得不够顺利。原因不是模式本身的问题,而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运用,没有坚定不移地实施。首先,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力度不够。其次,初三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和升学的压力,已经不像初一、初二的学生那样单纯,情绪的影响也是让学生不愿展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然而,由于高中教育普遍存在着包括过分偏重于“应试”的功利性在内的各种不利因素,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仍未得到足够重视。学生口语表达中的问题多多:语无伦次,不知所云;表达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过程其实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平等对话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该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学生更应该是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听众。   中学阶段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思考问题的逆反性也在发展。学生已不像以前那样容易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