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愉悦的化学课堂教学情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en8431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教授叶澜曾经指出:“让课堂焕发出活力。只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才是真正理想的课堂,也才是真正受到学生欢迎的课堂。”积极的情感态度是教与学成功的关键。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保证,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而且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积极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才能为高效课堂打好基础,才能真正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智力、情感达到和谐统一,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是化学课堂教学理应追求的目标。
  一、利用化学课的优势,灵活多样地引入新课,打造精彩的开始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入新课的新颖、独特、趣味是将学生带入良好学习状态中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化学课恰恰有其独特优势,有形状各异的不同固体,有色彩斑斓的不同液体,有变幻莫测的实验现象,等等,所以,利用这些实物、模型、实验,还有有趣的故事、化学史实、风趣幽默的语言等引入新课,使课堂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对活跃课堂气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授“碳酸钙”一节教学时,上课开始时出示两试管澄清的液体,提问同学们:这两个试管中的液体一样吗?学生立刻积极猜想,甚至有学生开始争论起来……于是我宣布:“一个试管中是水,另一试管中是石灰水。那么,到底哪个试管中是石灰水呢?”不用我多说,学生已经开始了主动思考,很快得出了集中验证的方法:有向试管中吹气的,有加热蒸发的。然后让一名学生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验证:拿一个细导管向试管中的液体吹气,其中有一支试管里变浑浊了,学生齐声说:“变浑浊的是石灰水!”为什么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生成的碳酸钙悬浮于液体中所致。继续吹气液体变得澄清,教师问:“碳酸钙颗粒什么不见了呢?碳酸钙有什么性质和用途呢?”学生既兴奋又迷茫,于是教师板书“碳酸钙”(CaCO3)三个醒目的大字……这样,一节新课就在欢快而富有探究情景的环境中开始了。
  二、强化提问的艺术性,唤醒学习的内在潜力
  课堂教学是问题教学,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探索要达到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提问除了具有启发性、针对性、适度性外,还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强化提问的艺术性,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唤醒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如:怎么样除去银粉中混入的少量的铁粉呢?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层次提出自己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的问题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集中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提问的艺术性主要着力于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探求知识的方法,并能让学生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学习的乐趣,唤起内在的潜力。
  三、启发讨论,搭建交流的平台
  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学生通过讨论主动获取知识,不仅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进行群体合作式教育的重要方法,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发展积极情感,促进合作交流。例如:要除去杂质有几种方法?评选出最好的方法,从操作方便、原料易得、环保等方面考虑。比如,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最好的除去方法是什么?教学时,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各组经过一番探究、分析,甚至出现了相互争议,进行辩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人人参与,汇报方案时都争先恐后地发言。教师将各组发言进行简单板书,启发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最后得出答案。得出正确答案的小组学生个个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没有得到正确答案的小组不是垂头丧气而是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寻找探究时出现的问题,使启发式教学得到进一步延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归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流平台,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积极性,主动地获取知识。
  四、不断转移兴奋点,保持良好的学习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有时会发生倦怠,这是真实存在的现象,也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而是在教学时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进行疏导。为此,在实际教学时,应适当、适时地补充一些活动,如利用实验、讨论、练习等,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交替地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大脑的兴奋区域不断地产生变化更迭,从而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学生学得轻松,心情愉快,思维敏捷。如:在教授“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时,当学生刚讨论完燃着的木条在盛有二氧化碳的瓶中熄灭的原因形成的兴奋点即将消失的时候,立即让学生把两根燃着的火柴一根火柴头朝上,一根火柴头朝下,观察燃烧有什么不同。于是同学们一边仔细地观察,一边思考,一边讨论,进而又形成一个新的兴奋点。由此,他们感知到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并感受到自己在知识方面的不足和认识上存在的一些直觉错误,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求知欲。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认真扎实备课,教学内容设计要注意连续性、逻辑性,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变化,创造富有变化、环环相扣、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和谐、愉快地接受和获取知识。
  五、巧用无意识记忆,减轻学生负担
  化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化合价、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等众多抽象的概念、知识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记忆负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恰当科学地安排一些活动引导强化记忆。例如:元素化合价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编口诀,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热情高涨,各抒己见,在编口诀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记住了化合价,这要比教师把口诀直接教给学生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还能够减少遗忘,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容易,从而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可以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相互取长补短,激发竞争意识,唤起学生潜在的学习愿望。
其他文献
物理是人们通过千百年的生活实践,总结归纳出的一些自然规律和定理,它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初中学生还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阶段,因此如何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物理教育者一直尝试突破的难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使物理学习形象化的重要工具。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语言、声音、图像、影
“数学是科学的父亲。”  物理可以通过数学的抽象而受益,数学也可通过物理的见识而受益。  数学和物理的关系尤其牢固,其原因在于,数学的课题毕竟是一些问题,而许多数学问题是从物理中产生的,并且不止于此,许多数学理论正是从处理深刻的物理问题中发展出来的。数学对物理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物理学也对数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任何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数学和物理学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正如莫尔斯所说:“数
摘要:新世纪以来,高校新闻教育在办学数量与办学规模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高校新闻教学囿于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训练不够;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重视。高校新闻教育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开展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加强新闻实践能力的训练,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关键词:高校新闻教育 思维能力 误区 对策    近年来,高校新闻教育蓬勃发展,为新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演示的直观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有许多生活中的小实验需要在课堂上演示讲解,信息技术在这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把许多无法在课堂上短时间内完成的课程生动形象地完成,并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全方位地强化学习效果。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能利用多媒体很轻松地将各个知识点罗列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大
摘 要: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育中运用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化学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来源于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和研究者们改编过的实验,所以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发挥智力、就地取材地做实验无疑是化学教学中最好的选择。  关键词: 新课改 中学化学 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在提倡新课改的今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