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的学校德育研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y9538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学校的角度看,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学校理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网络教育的重任,积极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与社会、家庭,学生共建一个有时代特色的、新型的网络教育氛围;减少、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形成一个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各方面结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实现网络的精神文明。
  一、要着力解决好教育者思想观念问题
   网络并非罪恶之源,并不是每一个上网的人都会出现以上的问题。网络就像纸墨一样,是一种中性的东西,没有善恶之分。其正邪取决于使用它传播信息的人。许多国内的教育、心理专家指出,网络如今已成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一道坎。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是全社会的重大责任。学校、教师、德育工作者不能等、不能靠,必须加强管理,加强引导,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培育健康的网络环境,学校、家庭、社会也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三位一体”的网络文明系统,实现网络的精神文明。并且要从小抓起,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网络观教给我们的下一代,不让他们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走冤枉路。
  二、网络下,必须加强教育队伍的建设,有效发挥教育者的引导作用
  网络德育的前提条件是德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并熟悉网络。当学生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选择的时候,这就需要得到有经验、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的有效指导。网络时代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多上网,多学习,迅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培养较强的网络制作与管理能力,增强网络德育意识。这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和培训,造就新型的、跟上时代发展德育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三、构建校园德育网络体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时代下的学校德育管理,应建立好德育网站或制作德育网页,使德育以主动的姿态在网上拥有属于自己的天地是很有必要的。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合理机会,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建立网络兴趣班开设网络活动课或利用网络学校学习各学科知识,如网上党校、团校,时事点评,教学辅导,生活小常识,网络演讲、辩论,网上英语沙龙,开设“网上论坛”自由讨论热点问题、新人新事、建立电子刊物,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学校也可组织学生尝试一些专题性的电子作品创作,以增加网络德育主体的参与力度。如定期举行网页设计大赛,并将有创意的作品展示出来。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使学校德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现实。
  四、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要求的宣传教育、培训
  目前,网络上充斥着很多不文明行为,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如:学生不经他人同意就复制、删除他人文件;利用BBS公告板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发表各种反动言论;捏造虚假信息散布含有不健康内容的邮件;制造、传播病毒;使用黑客工具导致网络阻塞等。这就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网络环保教育,使他们懂得维护网络环境的重要性,一起来保护网络环境。使学生意识到网络将许多个人资源公共化,电脑和资源有公共财产也有私人财物,每个学生既要使用它、也要建设它、维护它。
  五、加强学校与社会合作,利用好网络这个良好的教育载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事教育软件开发的企业有数百家,已开发出近千种(套)各类教育软件。但遗憾的是,德育软件的开发相对滞后。前不久,由中央教科所主办的首届网校暨校园网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上,代表们纷纷指出,由于利益驱动,有些网校仅局限于解题辅导方面的发展,有的课件只是课堂搬家和高考习题的资源库,围绕着高考和中考转来转去。在内容设计上仍是灌输式死记硬背,基本上还是为应试服务的。有的软件甚至直白说明是应付中考、高考的灵丹妙药,不顾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以德育为主要内容的课件却很少见到。所以认清现代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诸多优势,组织专家开发思想信息资源,共同致力于网络德育软件的研究。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国学的学科科目划分,现有的著述大多区分为经、史、子、集,或义理、辞章、考据、经济。其实,国学不是经、史、子、集的大杂烩,它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即包含在传统文化各学
1999年,在一个满山红开满山坡的季节,我们几个即将毕业的师范生分配到上犹县油石中学实习。我教初一两个班,共110名学生。我们的到来,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学习生活。我带孩子们采摘满山红,念我的文章《又见满山红》,读徐志摩、顾城的诗,写有趣的作文,唱《野菊花》,做游戏……孩子们在繁重的学习之余,最大程度地释放着活泼的天性。我们把全部的热情投注到孩子们身上。我甚至和他们吃住在一起,朝夕相处。山
利用扩展的Hirota双线性方法求解(2+1)-维流体力学型系统,得到一些精确周期孤立波解、双周期孤立波解、双周期双孤立波解.显然,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一些非线性发展方程.
今天下午我没有课,上课铃声响过后,我习惯性地拿起备课本开始备课。大概过了一会儿,办公室外传来交谈的声音,听起来像是隔壁班的班主任在和一位家长谈学生的问题。我扭头一看,一个个子矮小的女孩站在父亲的旁边,背着一个和她身材不太协调的大书包,两只手缩进略显得有些长的袖子里,耸着肩,呆呆地望着她的父亲和班主任,脸上的恐惧显而易见。这时候,班主任说了句“您好好和她谈谈吧”,便关上门进去上课了。  忽然,让我意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创设恰当的、良好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的教学情境创设良好,会使学生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他们对知识有一种渴求的欲望。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应重视课堂教学,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和各方面发展的主阵地。所谓教学
给出了一种新的辅助函数法,并给出了该辅助函数的一些精确解.作为例子,求解了Fisher方程和KdV—Burgers方程.显然该辅助函数法也可以解其他类型的非线性发展方程.
高效的教学情境材料有利于学生获得感悟,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能促使学生依据情境材料信息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一、情景材料选择、使用的核心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的高效性的问题,必须以“启蒙、人文”为核心,以国家、民族、个人的长远发展为归宿。“启蒙”是我们提倡的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如换位思考、逆向思维、人性关怀、危机意识、公民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文明意识和科学精神等等;“人文”实质
“艺术”从感觉上分,有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味觉艺术等等。视觉艺术中,常见的就有美术、电影、舞蹈、文学等,生活中人们所看到的一切,几乎都与艺术有关,大到自然景观,小到衣食住行,如在电视上播放的世界自然风景中,如大海、江河、名山、雪地等,都令人心旷神怡,更加热爱生活,感觉每天阳光都是新的。美术中的形象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它用黑白、造型、比例、色彩、三维、构图等元素表现出无数的文化艺术作品,如文艺复兴时期
一个人获得成功,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乐趣,才会有展示自我数学能力的欲望。  一、在感受数学美中培养兴趣  数学美不像艺术美那样外显,如果能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美,那么我们在“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课题研究上就已迈出了非常成功的一步。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