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语文教学,培养初中生的想象力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os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所提高,学生只有具有足够的创造力才能在日后走入社会时发挥自身的聪明才干。在创造力的培养上,想象力是基础。没有想象力,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想象力;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1.073
  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与创造和发明分不开的,想象则是创造和发明的最初根源。就如杜威所说的:“科学的每一次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想象为出发点。”想象的一个重大作用就是它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需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多样化的手段解决一些不可能的问题。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成为想象力丰富的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想象力的价值是无穷大的,是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无价之宝。那么,具体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来说,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呢?结合自身的经验,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活化语言文字,丰富人物形象
  语文是以语言文字为主的,它是语言的一种艺术。而要想利用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就必须让语言鲜活起来,使学生对教材的直观感受由一行行的文字转变为具体的形象、生动的故事、美丽的景色……如果少了想象的参与,那么学生对文学作品就不会产生再创造,他们头脑中所出现的只能是一些词语,抑或是这些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感念,无法对文章形成表现,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生动的画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很难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也无法产生欣赏的兴趣和乐趣,难以对文章的意蕴产生深入细致的了解。科林伍德曾经说过:“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想象进行引导,帮助他们透过眼前的语言文字看到远方的画面与生活,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作品中来,对人生产生更多的感悟,获得更好的阅读享受。
  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时,怎样才能激活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受呢?为此,我为学生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是“不必说”呢?作者为什么不说“不仅是,不仅有”呢?第一句说的是一些静物,第二句说的则是一些动物,作者用了“也不必说”。第三句是“单说”,它的作用是什么?作者是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低唱”“弹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这种情景大家熟悉吗?于是,学生的联想随之展开,纷纷回答说:“是音乐会。”尽管很多学生都没有去过音乐会,但是有了想象,他们似乎能够看到这样的画面:穿过菜畦旁的小径,绕过皂荚树,抬头就能看到紫红色的桑葚,就像一颗颗细小的珍珠挂在树梢。侧耳细听,鸣蝉如蒙古长调一般的长吟,油蛉低低地唱着和声,蟋蟀在角落里专心地弹奏着自己的琴弦。通过这种想象,学生慢慢地走近了作者的心里,体会到了作者笔下充满童趣的意境之中,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与平静。
  二、对文章的内涵进行领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不受固有思维的禁锢。但是,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想象时,不能没有任何根据的胡思乱想,学生的想象必须是以文章内涵为基础的。只有对于文章产生正确的理解,想象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我们初中教材中的课文很多都是名家精品,学生与作者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无论是人生阅历还是文化底蕴,抑或是思想深度,学生都很难与作者有着相似的感受与体会,这些距离是很难逾越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想象来为学生架起一座通往文学与心灵之间的桥梁,使学生能够走近作者的心里,实现与作者之间的心灵沟通,感悟文学作品的内涵。
  如《项脊轩志》一文在后记部分有这样一段话:“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诉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段文字看来非常平淡,与正文那种诗情画意的风格有着很大的区别,学生读起来也感觉如白开水一般的平淡无味。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是作者在用较少的笔墨向我们传达最为丰富的情感内涵,要想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用意,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我们就必须将学生的想象激活,为学生架起桥梁。于是,我向学生提问:“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将小妹们所说的话写在文中?在她们所说的话中包含着怎样的故事?”有的学生说作者是为了扣题,有的学生说作者是利用他人的话来表现夫妻情深。于是,我与学生一起对本段话进行分析:从作者的口中,妻子听到了很大精彩的历史故事,透过南阁子的书,大千世界呈现在了妻子的眼前,拓宽了她的视野,充实了她的精神生活。因此,当她回到娘家时,她就会情不自禁、满是自豪感地向自己的小妹讲述一番。这就使得小妹们的欣羡之情油然而生,这才有了小妹们所问的话。此外,妻子也深深受作者功名情结的影响,因此,她才亲手为作者栽种了一棵枇杷树。这不仅是一棵树,还代表了妻子对丈夫的祝福和期盼。所以,当妻子死后,作者才会有一种悲痛至极的感受。当我们对归有光的笔法进行体会和分析时就会发现,他的写作方式与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对于这种写法,如果教师不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有效激发,没有适时、恰当的点拨,学生就很难发现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他们的想象力进行培养。正如袁枚在《遣兴》中所说:“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解用”是什么意思?它就是要让我们能够放飞自己的思绪,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努力让学生的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接近成功了。
  参考文献:
  [1] 陆建国.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中学语文,2014(18):27-28.
  [2] 王明德.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4(6):20-21.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学科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具有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障,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与阅读,养成遇到问题多思考、善于与其他人合作的好习惯,并从生活入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更有效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习惯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
2017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将古诗文集中为两单元,其中首次以“唐诗”为分类,选取了初唐至中唐五首唐人律诗,集合为一课,五律七律兼而有之。“旨在更有针对性地使学生获得三个方面的素养提升:其一,了解诗歌的章法结构。其二,借助诗歌的品析,增强学生的语感。其三,从美好的情境,美好的情感获得审美鉴赏力的提升和情感的熏陶。”  八年级的学生对唐诗有一定的积累,背诵能力增强,其语言、思维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感悟型
文本解读能力的大小决定语文学习成果的好坏。初中学生人生阅历不足,认知能力有限,思维广度不够,不能正确深刻地解读文本的精神内涵,无法汲取文本精华的思想精髓,甚至可能误解文本用意。因此,教师给学生以正确引导,采用多元化文本解读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文本多元化解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在历史背景下解读文本  历史人物故事在语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果学生对相关的历史背景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就不可能
近日,笔者就学生作文现状对所任教的高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学生常写的是命题作文,几乎没有接触过材料作文。二是部分学生非常喜欢写状物抒情类记叙文,且都是同一个范式。三是学生所写的作文更多只关注“小我”,格局较小,更多地是写容易撞车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智趣阅读。所谓智趣阅读,就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就国家政治层面而言,文章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治;就作家个体而言,肉身易逝,承载生命内涵的文章却可以超越时空永恒于世。论利于国家、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在众多文学类型中,时评正有此功效。好的时评针砭时弊,激浊扬清,通过表达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舆论的取向,从而即时推动时事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俄国诗人普希金曾说“法律的剑达不到的地方,讽刺诗的辫子能
采取新的师生课堂互动方式,是高中语文教师积极响应课程教学革新的教学实践创新,也是高中生渴望自己更多掌控自我学习的个体性诉求,更是创建浓郁语文课堂氛围的现实性要求。只有教师在师生课堂互动方式上,重视高中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多元化学习需求,才能够促使高中生热爱语文学习活动,也才能促使高中生潜在的语文学习创造力得以发挥。  一、强化师生互动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1.传统师生互动方式扼杀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近30年来,维果茨基心理学遗产在西方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引起了西方各国心理学家的浓厚兴趣,形成了所谓“维果茨基现象”。这说明维果茨基的心理学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情境教学的核心就是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创设适宜的教学场景,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引发学习共鸣,达到深入理解事物本质,快速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心智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语文学科内容涵盖广泛,知识庞杂,这就决定了其情境创设需要因地制宜,实现情境创设的多样化、丰富化,才能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呢?  一、围绕课文内容,创设体验情境  
本文给出了一种获得单纵模脉冲激光的装置。该激光器由TEA CO_2和CWCO_2激光器组成,采用内注入,结构简单易注入成功。本实验得到了预期的结果,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法。
本研究以 2 2 8名 6~ 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 ,采用脑电波超慢涨落分析技术 (简称ET) ,重点探讨了与认知功能有关的α波 ( 8~ 13Hz)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①α波在全脑 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