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巧用“三十六计”例谈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l521fn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教学技能。“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法精华,语文教师如能科学地将其中某些计策在语文课堂提问中加以灵活运用,必定会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极大地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围魏救赵,曲径通幽
  “围魏救赵”,计出“三十六计”第二计,原文为:“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所谓“围魏救赵”就是指避实击虚,批亢捣虚,争取主动。智者善于去把握住整个局势的要脉,看准其他的突破口进行攻击,并达到最终的目的。“围魏救赵”比喻并不直接去做某事,而是另辟蹊径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也是为学生的思考寻找出路。教师的提问可以打破常规,从反方向去进行调控、疏导,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教授人教版第三册《驿路梨花》一文,要学生领会该文明写与暗写相结合,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单从正面去讲,学生理解不深。这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如果把课文中暗写部分改写成明写,好不好?请同学们改写并说明理由。”改写后,让学生讨论并回答,使学生明白:明写不易充分表现梨花姑娘做了好事不留名,不能充分反映“驿路梨花处处开”的主题思想,只有明写与暗写相结合才是表现这一主题的最好方法。
  “围魏救赵”符合有效定向控制中的反向控制原则。定向控制根据控制方向的不同分为正向控制和反向控制。正向控制是中学语文教育中常用的手段,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能力的迁移大多运用正向控制,而反向控制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另辟蹊径以寻求一种反方向或新方法、新途径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手段。
  二、无中生有,无事生“非”
  “无中生有”,计出“三十六计”第七计,原文为:“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所谓“无中生有”,是指本来没有却说有,也比喻“有”隐藏于“无”中,不易被察觉,在一定条件下被发现。在语文课堂提问中,取的是“有”隐藏于“无”中这层意思,是对思维的更高层次的发问。“提问”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力去打造“提问”设计路径,更要深入去分析内容,从而达到对常见知识内容的发问,深入挖掘问题,帮助学生完成“路径设计”,使学生的思维参与到设问中,使学生体会探寻的过程,此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如,人教版高一第一册课文《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段只有七十多个字,学生读后概括出本段交代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教师提问:能否从这几十个字中发现一点值得探讨的问题?回答是否定的。这样师生的交流似乎结束了。但如果教师这样问:“从马克思伟大功绩、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友谊、致词者此时的心情、文字本身的特点等不同角度,看看能否发现问题呢?”学生思维的滞点被重新激活,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文段中“下午两点三刻”“还不到两分钟”两个时间词有什么作用?两个时间词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思想家停止思想”除了表明马克思逝世外,在对其评价上有什么作用?两个“睡着了”含义有什么不同,各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破折号在这段文字中有什么作用?这样多姿多彩的提问,连学生都会感到惊讶,怎么会发现这么多的问题。
  老子《道德经》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这里所谓的“无”仅仅是事物相对于显象“有”的另一种存在状态。同一个问题,教师要比学生想得更深一层,从“无”中生“有”,再把“有”疑转化为“无”疑。这样使学生有所长进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大疑,到这里方是长进。”[2]
  三、抛砖引玉,循序渐进
  “抛砖引玉”,计出“三十六计”第十七计,原文为:“类以诱之,击蒙也。”所谓“砖”,是指价值较低的东西。“玉”代表价高质优的东西。“抛砖引玉”意为抛出去“砖”,引回来“玉”。现在,对“抛砖引玉”更多的解释是:我出劣招或故意表现得低下,目的在于引诱对方推出高招或表现出更高的姿态;或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目的在于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扔一块“砖”,此“砖”即是教师提出一个浅表性的问题或初步的见解看法,教师提出问题后再进行适当的提示与启发,使学生有一个思维的方向,并去指导学生由这个浅表性的问题延伸到问题的深度挖掘,并把观点提炼、形成最终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成果,即引出的“玉”。例如钱梦龙老师执教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愚公移山》,他不问“孀妻”如何解释?而是问:小孩子七八岁就跟老愚公去移山,他父亲会同意吗?后一种问法接近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能给学生在克服障碍中带来喜悦,并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抛砖引玉”符合教学的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是指: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各个元素按一定的结构层次组成的。各元素之间、元素与整体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也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逐步深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到教学的序列和学生认知发展的系列,循序渐进地诱导提问。教师的角色应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学生探索新知。教师在课堂上“抛砖引玉”,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更是为了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独立思考,实现启迪思维、开启智慧的目的。
  四、连环计,环环相扣
  “连环计”,计出“三十六计”第三十五计,原文为:“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连环计”是“一计成功就再施一计”,以实现节节胜利。其思考模式为:系统地、发展地和变化地去设计战局。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连环计的思想设计出连环式的提问。这种类型的提问又可称之为追问。教师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以疑引疑,环环相扣的系列问题进行提问。这种提问有时可以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首尾相连,一通到底。这种提问相互接连,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其加深对思维对象的认识。例如教师讲授语文版九年级下册《故乡》时有这样一段教学实录:
  师:这篇小说主要写人物的变化,小说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二十年前后闰土的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生:外貌、动作、语态、对“我”态度、对生活态度等方面。(读有关句子说出是怎样的变化)
  师:你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能不能说一说原因?
  生:我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对“我”的态度,以前是迅哥儿,现在恭敬地叫“我”“老爷”,在感情上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与“我”有了隔膜。
  生:我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对生活的态度。“我”母亲让中年闰土挑东西时,他却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表明了他将希望寄托在神灵保佑身上,而不把希望寄托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来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上了,也就是说他对现实已经麻木了,对未来只有迷信了。
  师:同学们能说说,是什么原因使“我”和闰土产生了感情的隔膜,又是什么原因使闰土的精神变得麻木了?
  生:联系社会背景,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统治造成的。闰土由当年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孩子,变成麻木迷信的木偶人,是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的毒害。
  巧用“连环计”设计出的连环式提问,符合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按照科学知识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发展。课堂提问往往要遵循这一原则,问题要与学生的认知相适应,也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国古训“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就是此意。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在强调教学创新的今天,教师要大胆地改变教法,大胆地推陈出新,巧妙灵活地运用一些技巧进行提问,以有效的高水平的课堂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求策略与技巧,将兵家典籍“三十六计”的精华融入到课堂提问中来,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成为真正具备创新素质与开发潜力的全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日昌.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64.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5.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王永红)
其他文献
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规范性是指编辑工作中应遵守的各种规范要求,它是保障学术质量的基础,但在物理量、单位、参考文献格式等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性是指编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必须途径。基于此,总结武警福建总队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和方法,并探讨了住院医师规范培训
针对中的期刊基本参数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以促进科技期刊编排的标准化、规范化.
任何教学,都离不开情境。一般来说,情境可分为三类——真实的情境,想象的情境,暗含的情境。学生的学习既受情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情境,二者是交互作用的。至于哪一种情境在教学中能够发挥怎么样的作用,这确实值得思考。  一、真实的情境  在一次说课比赛中,有一位教师谈到教读《商山早行》的感想,说在一个有霜的秋日的清早,他领着学生到乡村的一座小桥边,听见了渺远的鸡啼,看见了天空的残月和农家的茅舍……对诗中
企业的基建档案既是企业基建工程建设项目的历史纪录,也是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维修与管理、改扩建和技改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它不仅从静态上反映了工程的全貌,而且从动态上反映
弹性预设和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后,积极倡导的一种新教学理念。由于它所具有的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批判性以及自身逻辑上的创新性,迅速地进入到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视野,成为教育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改革中的研究热点,对教学改革探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内涵阐释   “弹性预设”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预设,一般意义上的预设是教师在备课时把教学过程和目标知识一一列在教案中,尽量做
人名是很多科技名词术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一些涉及到外国人名的科技名词术语中,普遍存在着对一些常用的外国人名的汉字译写不规范现象,这种“一人多名”的现状已经严重
档案信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想获得更大的进步,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获取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如企业经营的理念、技术以及管理模式、市场的动态、国家的政策变动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3课时.rn教学目标:rn1.发展从图中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rn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的能力.探索三位数加减法混
在德国,图书馆员是具有适应图书馆工作多方面技能和知识的人。德国的图书馆员职业教育,是三年制双轨式教育。其图书馆员高等教育分布于9所高等专科学校和1所综合性大学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