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拥抱世界的环境舞台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台梭利曾说:“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应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的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现代的幼儿教育教师,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给孩子提供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环境的重要,教育要围绕幼儿的主体地位来开展,要充分地尊重孩子的兴趣以及创造性。但是形成思想上的认识容易,要真正付诸于实践却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本文拟对主题“小小发现家”过程中的一次科学活动的生成与发展的案例记录与分析从一个侧面谈谈我们究竟应该给幼儿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观察实录(一):一次中班科学活动,我带孩子们去动物角观察小猴子。起初大家的兴趣还比较浓,但很快事情就发生了变化。“老师,我不想看了,一点意思都没有。”沈炀首先开始抱怨,并且马上得到了全体小朋友的附和。“我们去那儿吧!”曹朝远远地指着种植地,“可是……”我有点犹豫,“老师——”曹朝的眼睛里充满了恳求。“好吧!”话音刚落,孩子们就欢呼着冲向了目的地。
  教师分析:“可爱的小猴子”是我预定的教学内容,但是孩子们对住在动物角的猴子早已很熟悉,因此很快就对活动内容丧失了兴趣,并且马上就提出了自己的兴趣点。长期以来做教师的权威使我本能地想强制幼儿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活动,因此在面对孩子们的提议时,我有犹豫。但是孩子们恳切的目光让我马上感到自己观念的落后、思想的陈旧,这是一个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之间矛盾的过程,也是一位年轻教师对新的教育观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事实也呈现了尊重孩子的主体性的前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最终,教师以幼儿活动支持者的身份保证了新活动的开展。
  观察实录(二):“快看,快看,木瓜长大了”!“一定很甜,很好吃。”“才不是呢,你看它还这么绿的,肯定是酸的。”……一棵小小的木瓜树竟激起了孩子们如此大的好奇。“老师,快来,我发现了一个胡萝卜”诗莹在种植地的另一边叫我,“啊,真可爱!”我由衷地说,一些小朋友马上朝着那边跑了过去,“老师,这儿有只蚂蚁!”“我看到一个蘑菇”、“我发现了一只杨桃”……霎时间,孩子们仿佛都成了小发现家,迫不急待地公布着自己的“重大”发现。“这么多的发现,我都很想听一听,你们能轮流来跟我说说吗?”我提出了自己的请求,孩子们迅速地围在了我身边。当诗莹拿出那个沾满泥土的小胡萝卜时,十几个小脑袋都凑了过去,非要抢着看个究竟。
  教师分析:孩子们对种植园有着浓厚的兴趣,这里的每一样小小东西都能让他们兴奋不已,所以“发现”成了此时游戏的热点,而我对他们的“发现”所表现出的惊喜使他们沉浸在非常快乐的寻找中。但这时他们缺乏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他们的“发现”没有在交流中得到宣传。于是我引导他们聚集在一起谈论,这样不仅能使大家互相了解各自的成果,也培养了大胆表达、讲述的能力,并初尝了成功的喜悦。
  观察实录(三):“不知道小杨桃的味道怎么样呢?”“小蚂蚁长了几只脚,它到底有多重?”“木瓜的表面有气味吗?”……我故意装做什么都不懂地一口气问了许多问题,“啊——?”孩子们有点失望地摇摇头,“可以想想什么办法吗?”“咬一口!”琢均说,“或者是闻一闻,”岸林紧跟着回答,“那用你们想到的各种方法再去仔细地观察,等一下告诉大家更多的发现吧!”约十分钟后,孩子们再一次围到了我的身边,“我咬了一口,发现这个杨桃好酸呀!我还发现这个杨桃身上有一条黄色的东西。”沈炀 “老师,我发现这片叶子上有好多好多的黑点点,肯定是虫子咬的。”“我这棵小草身上粘乎乎的,真好玩!”曹朝得意地挥动着手中的一棵小草,其他小朋友都好奇地伸手去摸一摸,“真的是粘粘的呢!”他们惊异地叫道。
  教师分析: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注意力只停留在事物的最表面,他们将发现的重点放在数量而不是对事物的仔细观察上,这与他们已有的相关经验以及观察的能力有关,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到深化与提高。所以我以“不懂”来让孩子们明白每一个事物都有很多值得去发现的方面,但这不仅仅是通过“看”就能做到的。有了明确的目的,孩子们就尝试用各种途径去感知事物,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捏一捏等等,这个过程,也是他们培养良好的观察力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是幼儿活动的积极引导者。
  观察实录(四):“老师,”我听到一声轻轻的叫唤,原来是举华,他红着脸,很拘谨地指了指他面前的一片树叶。“你发现了一片三角形的树叶,对吗?”我问,他摇摇头。我蹲下来仔细地瞧,以为至少会看到上面有只虫子,或者一个特别形状的虫子洞什么的,但我什么也没看到——除了眼前这片再平常不过的树叶。举华显然发现了我的疑惑,他轻轻地用手指点了点树叶,然后说:“有毛。”“有毛?”我惊异地侧着脑袋再一次仔细地观察,真的,它不像其它树叶表面很光滑,它还有一层细细的绒状物,感觉就像一层“毛”。
  教师分析:随着游戏的深入发展,孩子们观察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在我和举华的互动中,我差一点忽视了举华的发现,果真是成人眼里的平常物,孩子心中的大世界。感谢你,孩子,是你让我觉得世界上还有这么细微的东西可以去观察,这一次,老师你身上学到了很多,这是非常可贵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此次活动在幼儿将发现的“宝贝”装入收集袋中而结束,但他们对“发现”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于是,“小发现家”这一主题自然产生。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他们开始要求借助一些工具进行发现与观察,于是我们提供了放大镜、望远镜、尺子等工具进一步开展了多次的观察发现活动,孩子们对好奇心的执着给我们呈现了另一个精彩的世界。
  教学反思:帮助幼儿获取周围世界广泛的科学知识,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习探索周围世界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认知技能,培养初步地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是幼儿科学教育总目标的一部分,可是这些目标真的顺利实践了吗?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可曾时时反思,问过自己: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到底该做什么?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做?
  反思一:给孩子拥抱世界的权利与自由:不要以为课堂和家庭就能给孩子们完整的教育,不要用成人的权威去剥夺孩子与生俱来的渴望拥抱世界的权利与自由。
  反思二:给孩子发现世界的条件与机会: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会观察、提问、预测、试验以及检验发生在幼儿身上的科学事件,鼓励儿童想要知道:“我的环境中有什么?我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我可以引起什么变化?”。我们应该培养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满足他们想知道为什么的愿望,鼓励他们提出“如果……,将会发生什么?”。但是好奇心的满足不是靠成人的包办代替和有问必答,成人步骤严谨的示范、条理清晰的讲解往往会让幼儿觉得索然无味,事实上幼儿都是通过感知来了解周围世界的,他们把他们的科学知识建立在自己看到、听到、摸到、闻到、尝到的事物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应该给他们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应该放心地、大声地说:“去探索!”、“去触摸!”创设一些开放性的机会让他们从事调查、自我发现和问题解决,并且给予的时间应该是充足的,那样他们才有可能提出问题、检验假设、拓展思想。大胆地给孩子去操作、去感受,给他们自主实践的机会,这个过程会反过来鼓励儿童进一步地进行科学探索,激发儿童的科学热情,我们会切实地感受到实践的神奇力量。
其他文献
科技改变着生活,也改变着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到来和发展,语文教学也融入了时代的潮流,从传统的简单的人本对话变为人机对话、人本对话并存,语文课堂真正变成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舞台,真正走向生活与社会。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信息面宽、信息获取方便等特点,逐步融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成为广大教师的有力教学手段之一。将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
期刊
一、调研的背景  幼儿教师是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服务的对象是天真稚嫩的幼儿,工作原本应该单纯、快乐而稳定的,然而事实却并不如此。近几年来,很多研究数据表明幼儿教师抱怨“累、烦、忙”的心声日益强烈;心理、身体健康指数快速下降;离岗、转岗的人数逐年增多;还有网络上出现的层出不穷有关幼儿教师丈夫写的文章,如《不想做幼儿教师的丈夫》、《不娶幼儿教师的N个理由》、《写给做幼儿教师妻子的一封信》等点击率不断攀
期刊
放开手,并不是说老师就放手不管,任其发展。而是不要太约束孩子的心灵,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自由发展。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放开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远比我们苦口婆心地讲解好得多。我所说的放手要从课堂放手、课外活动放手,班级管理放手等方面阐述。  一、课堂放手  限制过多,指导过细,学生就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自由,给学生以心灵的解放,学生才有可能自由表达。所以我们
期刊
东汽八一中学,是我工作的第四个学校。四个学校比较而言,东汽八一中学是:学校最小,硬件最好,软件滞后的一个省重点中学。学校最小:是学校规模最小,占地仅100亩,本学年才有44个教学班,2300余名学生;硬件最好:虽说维修维护量大,但该有的基本条件都有了;软件滞后:5·12地震以来,学校连续五年初中招生完不成任务,高中招生以C等生为主体;高考本科上线前三年年平均10人上线,这两年年平均52人上线。  
期刊
记得一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纵使人生是一幕悲剧,也要有声有色地去演这幕剧,绝不失去悲剧的壮丽与快慰。纵使理想是一场梦,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场梦,绝不失去梦的情致与乐趣。”做一名出色的班主任,是我的理想;让工作有情致有乐趣,是我的目标。在数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接触了许多学困生。我发现他们大部分都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对学习不感兴趣,抵触情绪较强,自尊感不强,没有自信,他们的情感常被家长、老师、同学所忽
期刊
【关键词】游戏 儿童教育 放飞梦想 快乐童年 健康成长 创造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游戏为
期刊
【摘 要】英语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那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活动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活动教学,并从活动中强化和巩固语言知识。新颖的、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学得开心,记得牢固,使教学过程充分交际化。  【关键词】英语教学 交际教学 活动教学  交际教学是
期刊
【关键词】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 数学思维 教学实践  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恰好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要使此环节顺利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关键。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尤为重要,本人根据二十年的数学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首先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思维和兴趣是由问题引起的,而七年级新入学后对新知识、新内容充满好奇,因此利
期刊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学校以往的校本教研活动,由学校教科研室和教导处在学期初制订计划,下发到各教研组,由教研组长带领各教研组教师执行。学期结束由教研组长写出教研总结报告,教科研室和教导处检查评估。这样,校本教研活动往往成了教研组长的独角戏,其他教师成了听众,观众,促进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发展成了形式。促进教师学科知识专业发展,校本教研要从组织上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有机适应
期刊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PEP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Part A Let’s learn  二、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愿意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结合四季分明的风景图片和被大气污染后出现的“暖冬”(mild winter)、“温室效应”(atmosph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