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文不再色变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ji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孩子在作文时经常拿起笔不知从何下手,常常“谈作文色变”。老师们对作文教学也感到头疼。作文就像一头“拦路虎”挡在语文教学的途中。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我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在不同年段采取不同的策略,探索出了一条培养
  学生作文兴趣、提升作文质量
  之路。
  一、写“告状书”,培养写话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文也得从培养兴趣入手。
  一、二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特征,告状成了他们这一阶段最喜欢做的事情。孩子们经常跑到办公室告这告那,全是些芝麻小的事情。我一走进教室,一大堆孩子就围过来告状。逐个听呢,可能一节课的时间就在这告状声中溜走了;不听呢,孩子们个个噘着小嘴,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心里不高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孩子们把告状的内容写下来,放在老师讲桌的抽屉里,并及时报告给老师。由于一、二年级的孩子识字有限,不会写的字我就让他们用拼音代替。每天我及时收集“告状书”并仔细阅读,对孩子们“告状书”中说得不清楚的地方和用词不恰当的地方,进行个别引导,指导他们如何将句子写通顺,让别人一读就明白,还鼓励他们学着用上恰当的标点。每天我都对写了“告状书”的孩子大加表扬,对语句通顺、叙述事情清楚、语言通顺的孩子还给了“小红花”。这样一来,既了解了孩子们的情况,解决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减轻了低年级班主任的工作量,同时,孩子们也复习运用了汉语拼音,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了写话的兴趣,训练了写话的能力。两年下来,即使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也都愿意写“告状书”了,不但能把要告诉老师的话写清楚,写明白,而且还比较条理,语言也规范了许多。孩子们也感觉到有话可说、写话其实就这么容易,个个都乐意写了。
  所以当孩子们不愿意动笔写时,我们先不要忙着去责怪他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所要做的是引导他们产生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写话的积极性。
  二、诉心里话,搭建写作平台
  “亲其师,信其道。”心灵的沟通,为孩子们搭建了写话平台。孩子的家庭作业,除了抄写字词,就是朗读课文,时间久了,孩子们觉得枯燥、乏味,完成的质量也不高。三年级时,我每天除了布置少量必要的字词和朗读作业外,就是让孩子们在作业本上诉说自己的心里话。一次,我把作业本收上来一看,哎呀,可把我乐坏了,孩子们的作业“百花齐放”。有的写在学校和同学之间的事情,有的写看到的事物,有的写听到的内容,有的孩子写出了高兴的事情,有的道出了委屈,还有的诉说着家庭遭遇。总之,都是孩子们喜怒哀乐的再现。对这些不仅仅是作业的心灵话语,我不是用眼睛去检查,而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体会,去和他们交流,每篇文章我都会非常认真地写出孩子们能读懂的批语。如有个孩子的文章是这样写的:“今天我满九岁,爸爸送给我一个会变形的奥特曼玩具,我可高兴了。”我就在后面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祝你生日快乐,奥特曼玩具长什么样子呢,一定很好玩吧,你能告诉老师吗?”第二天,我看到这个孩子写了满满两页玩具的样子和玩法。就在这样心与心的交流中,在老师的不断激励下,学生快乐地行走在作文的道路上。
  三、用“大家谈”,提升作文质量
  1.准备“大家谈”,创设写作良机
  到了高年级,我用每周一第一堂语文课的前10分钟开辟了一个新栏目叫“大家谈”,孩子们轮流上台想谈什么就谈什么,既可以达到锻炼说话能力、“我口说我心”的目的,同时,又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说话、听话、写作习惯。孩子们为了在全班同学面前“不丢脸”,都在前一个周末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记忆力、表达能力好点的孩子选好题材,梳理顺序,精心措辞,有时还要对着镜子练上几遍,才会赢得同学们的掌声;而对自己在台上没有足够信心的孩子,就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了,拟一拟提纲,把重要的内容写下来,甚至不忘把优美词语也记录一下,上台的时候慌乱了也不怕,偶尔拿出来瞟一眼,最后,同样会征服同学们。孩子们在这个看似不怎么动笔的过程中,一学期下来,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悄然提高了。
  2.利用“大家谈”场景,适时作文,提升作文质量
  在“大家谈”的时候,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而这些状况被适时抓住并合理地利用,就是作文的大好资源。
  又到了“大家谈”的时间,今天该十一组的孩子上台了,前面几个孩子讲得精彩,教室里掌声不断。最后一个叫雷洪胜的男生磨磨唧唧地走上讲台,一会儿拉衣角,一会儿咬嘴唇,一会儿用脚尖钻地板,一会儿又抓耳挠腮的,半天不说一句话。开始其他孩子还在耐心等待,可是过了好一会,小雷还是不开口。孩子们等不及了,有好几个孩子小声说:“雷洪胜,你说啊!”可是,小雷还是金口难开。我一看教室后面的时钟,已经超过了5分钟。如果为了教学进度让小雷下次再讲,这必然会开一个不好的头,不知道后面的“大家谈”又会冒出多少个这样的“小雷”。为了正学风,我决定牺牲教学进度。这时,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和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们又刚刚学过“人物描写一组”的文章,学习了关于人物描写的方法,这不就是一次很好的练习机会吗?我决定尝试一下,于是我端来凳子静静地坐在教室后面。开始,孩子们以为老师要批评小雷,哪知道老师坐下来了,于是教室炸开了锅,有给小雷出点子的,有拿出语文书来读的,有急得要上厕所的……还有5分钟下课,我看火候差不多了,于是趁热打铁,问孩子们:“今天的‘大家谈’,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想?”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好,马上要下课了,我没时间一个一个听了,写下来吧,老师好好拜读。”同时我也不忘提醒孩子们用上刚刚学过的人物描写的方法。
  第二天,作文交来了。首先,有话可说了,从篇幅上来看,一改以前只写一页作文纸的窘况,就连以前写不出几句的孩子,这次也写了满满两页。其次,作文的题目五花八门,有关注时间流逝、珍惜时间的——《漫长的“大家谈”》《时间最珍贵》《时间不停地慢慢流动》《最久的“大家谈”》;有关注收获意义的——《难过的一节课》《一次失败的“大家谈”》《一堂“安静”的语文课》《最没意思的“大家谈”》;有关注同学表现情绪的——《同学如木头》,等等。第三,作文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把雷洪胜在台上的表情写得淋漓尽致:“他微微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又什么也没有说。”“他时而紧张地捏着裤缝,时而将从上衣角掉出的一根细线拧成‘麻花’。”“他站在那里,任凭同学们怎么着急,他仍旧一声不吭,似乎脚底下钉了铁钉。”而觉得时间珍贵的孩子这样写道:“我不停地回头看挂在教室后墙上的时钟,真想冲上去对雷洪胜吼,‘你快点说呀,不要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了,你难道不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吗?’”“平时最珍惜时间的老师,今天不知怎么了,竟然让雷洪胜这样浪费我们的时间,真不知道老师是怎么想的。”……其语言之丰富,内容之精彩,让我不得不边读边笑出声来。
  六年,三个阶段,我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摸索着。作文不再是孩子们的“拦路虎”,他们再也不“谈作文色变”了。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迎龙小学校)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哲学家说:学习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转变客体的结构性动作,其目的在于取得主体对外部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适应,从而达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同时将这种动作协调结构内化为主体的认知结构。在不断的调节之下,主体的认知图式不断得到新的建构与发展。  脑科学研究表明:学习就是建立神经网络的过程,用联系产生意义,让所获取的信息转化成有意义的知识,进而在问题情境的运用中转化为智慧。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将新概念与已知概
从儿童个性的产生与发展来说,个性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社会生活环境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各种生理、心理特征的总和。在学龄期,个性化教育能满足每个儿童发展的需要,使其个性潜能获得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这个目标之下,个性作文自然而然诞生。个性作文依循儿童个性,充分挖掘儿童潜能,在作文中展现儿童独具特色的一面,使每个儿童在自身基础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对低年级儿童实施个
走下讲台,我心情舒畅。走出教室,发现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扑进来,斜照在走廊上,窗外阳光灿烂,微风拂动,走廊上,绿萝株株亭亭,早晨洒过水的痕迹还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亮亮,似星星落在了上面眨巴着眼睛。我喜欢这样阳光斜照的感觉,让人嗅到美好事物微笑着缓缓打开的意味。  坐在办公桌前,仍在回味着刚才上课时的美好瞬间。  《麻雀》是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属于经典老课,因看过太多本课的教学课例,我几乎知
盘点中华大地上的名城、名建筑,真是如数家珍。然而随着朝代的变更、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冲刷,那些历史名城古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人以冥想的空间、回味的乐趣。  折扇上的一幅西湖游览图,让我看到了景致的优雅,想到了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感到了传说中的人妖情感的魅力。独特的西湖美景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站在西湖旁,平静的西湖水让人的思绪在一刹那间停留下来,静静地享受着那份独有的静谧。就是在这小小的西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要学会倾听,听人说话要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听力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听力训练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听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当前,不少小学都在进行听力训练的研究,但据调查数据显示,听力训练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的引领、时间的保证;很多教师认为一周固定的
儿童诗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诗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儿童诗,这些儿童诗的题材或来自大自然,或来自儿童熟悉的学习生活,再加上简短明朗、朗朗上口的语言表达和蕴含丰富的情感,深受学生喜欢。针对这一独特的文体,我们该怎样关注儿童诗的特点,让我们的教学也具有诗的韵味呢?上个学期,笔者着重研究了二年级上册的《“红领巾”真好》的教学,现以这首清新的儿童诗教学为例,谈谈怎样把握低段儿童诗的特点,在儿童诗中开启学生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事实证明,学生作文语言干瘪无味、空洞无物、杂乱无序等常见问题,均与学生的思维未被激活密切相关。习作教学要求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发展思维能力首先就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荣维东教授指出:“要使任务语境具有强刺激,设置语境的时候,可以制造强烈的认知或情感冲突,产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或情感上的巨大反差,能使学生思维被深度激活,这是写作的初始动机和言语生长的内核。”
“词之为体,自有其特质所形成之一种境界。”词是我国传统文学形式之一。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其中,宋词最具内涵,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词常给人“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之感,词是语言的艺术、智慧的结晶,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  然而,小学语文教材中只编入了少量的词,学生对词的接触甚少。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经典,浸润在民族文化精华中,我们研发了“美丽宋词微课程”,引领学生且吟且唱,
深度学习是从“学”到“用”的过程,它是通过阶梯式的教学,到达一种深度境界。浅表学习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参与,学习过程缺少反思,学习结果只限于模块化的解读、初始的体验。深度学习倡导自主、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深度参与的,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鼓励批判性思维和学习策略的反思。所以,学习结果是多角度、有创意的,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对语文知识有更深度的认识。笔者三次执教《珍珠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搂”“腼”“腆”等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情境下不同人物的语气。  2.通过文本细读,理解父性之爱和母性之爱对于成长的不同意义,学会正确理解、判断和对待来自父母以及他人的表扬和批评。【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交流预习 疏通文本  因为是我所带的班级,所以一上课没废话,我直接板书课题,带领学生齐读,然后敲敲引号,学生们立刻喊出来:“引用文中父亲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