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行为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初探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1987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客(Mak-er)“创”指创造,“客”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创客”本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创客行为已经在很多发达国家悄然渗透到教育教学行为之中,这样的行为启发了笔者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再思考和再实践.
  现代化教育要求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传递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行为的开展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努力通过学校和教师所开展的教育教学行为去培养学生如何去学习,如自发的学习,并在长期不断的学习行为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渗透一种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以此促使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且这种能力的提升,不仅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更能很好地改变和服务社会,满足社会发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这种创客行为激发学生的参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以此促使学生思维行为的深入,智力的提升.
  1巧用课堂教学内容,铺垫学生兴趣的外延
  创客的意识和行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创客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慢慢地积累起来,为了提升学生在创客行为中的兴趣和意识深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内容外延和拓展,并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创客行为的兴趣和动力,这是创客行为的第一步,也是创客行为的关键一步.
  比如,在苏科版“物态变化”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冰的熔化实验,而在课堂快结束的时候,笔者给学生展示课前自己在冰箱里自制的冰激凌,分享给学生们,正当学生兴奋不已的时候,我们再追问学生,你们想知道冰激凌在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吗?学生们都回答想知道,而且兴奋度特别高.而此时,借着学生的这份热情,我们这个隐性的作业就成为学生创客行为的潜在动力,开启了学生进行创客行为的兴趣源.老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回去制作一下冰激凌,并让学生试着去了解冰激凌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特点,在加深对物态变化认知深度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力.
  2巧设课后创新氛围,启迪学生创新的意识
  课后是创客行为的主阵地,而这个主阵地在当下很多时候都被中考制度严重制约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积极大胆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又不影响学生参与平时的学习、考试、升学,最好能用学生的创客行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应试、升学,甚至是学生的再提升、再发展.在苏科版的物理教材中,编者为大家的创客行为开辟了一条阳光大道,在四册教材中设计了九项综合实践活动,每项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基于相应章节的知识与技能而设计的,是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总结和延伸,是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与创新活动的出发点.教师要在课堂中充分用好类似的内容,借助综合课堂活动帮助学生设计课后学生创客行为的开展,比如在学习了密度以及物体的浮与沉知识以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密度计,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密度计的制作评比,看看谁制作的密度计测量准确,比比哪个密度计测量范围广,再比比哪个密度计制作美观、取材方便.
  这些创客行为和氛围都是基于学生课堂中的真正参与而启发出来的,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会自发地去巩固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也会自发地研究我们需要解决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并结合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类似的创客行为,并用这些行为来慢慢替代乏味、单一的笔纸化作业,并对学生的创客行为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和鼓励,以此促使学生对创客行为具有更浓的兴趣,并持续不断地参与其中.
  3引领课后综合实践,丰富学生创客的内容
  初中物理的创客行为一旦得到实践与开展,我们物理学科应该具有其物理所特有的性质和价值,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凸显物理学科的价值并展现其中的价值.
  比如,在苏科版第一章声现象学习中,教材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而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下,我们再引导学生去设计土电话,在制成土电话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新的综合实践活动,即“比较材料的传声性能”实践活动,学生结合自己的综合实践成果来制作自己的土电话,进一步提升土电话的传声效果.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深度,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究,除了传声的导线影响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土电话的传声效果?
  4展示课后实践成果、激励创客行为的深化
  学生的智慧虽然是无限的,但是学生的思维深度还是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点拨和启发的,而且学生无限的智慧也是建立在智慧碰撞和融合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创客行为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4.1撰写成果说明,在展示评价中暴露创客的困惑
  让学生为自己的创客成果进行展示,即使有些成果是半成品,也引导学生进行说明.因为成果说明,一方面展示了学生在创客行为中的深度和设计思想;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学生在创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如,学生在制作杆秤的过程中,就存在以下三个困惑:(1)杆秤的零刻度线的确定,是在两个提钮的哪个位置?(2)杆秤的“杠”做的均匀与否对刻度的均匀与否是否有影响?生活中的杆秤好像都是粗细不均匀的,为什么刻度是均匀的?(3)杆秤的测量范围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我们该如果扩大杆秤的测量范围?基于这些疑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理论的推导,再次验证他们的猜想与疑惑,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深度和应用深度.
  4.2交流创客成果,在交流互动中提升创客的深度
  创客成果需要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展示才能实现其创客行为的价值,才能提升创客行为的价值深度.笔者在引导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创客成果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在展示自己成果的同时再去审视其他伙伴的成果.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充分提升了学生对成果优缺点的认知深度,也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学生在审视他人成果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他人的成果进行学习和理解,并带着质疑的态度审视他人成果的优缺点. 比如,一位学生制作一个走马灯(图1),并在活动中进行展示与交流,在展示过后,其他同学除了肯定这一成果以外,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能否在旋转的过程中展示更多的颜色,让效果更鲜明;(2)能否调控旋转的速度和方向,以此满足更多场合的需要?这样的建议直接提升了学生在创客行为开展过程中的深度,提升了学生的思维面和思维度.而且,在长期不断的成果交流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学生越来越多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收集学生的闪光点,并引导学生们这种闪光点的积累,注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力的渐进提升,以此真正将创客行为影响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智力提升.
  创客行为的开展需要教师和学生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种付出可以大大提升我们课堂学习的价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在服务于应试升学的同时,更服务于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活动单”导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导学案,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进行有效改进呢?本文就该话题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望能有助于课堂教学实践.  1 “活动单”导学教学容易存在的问题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立足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力图将学生以往的被动式学习转化为在主动探究中建构认知,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
《平面镜》知识点是无论哪种教材中都要学习的一节内容,笔者所选用的是苏科版的物理教材,《平面镜》是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的第三章第四节内容,教学时间应该为1课时.这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苏科版教材中,这个探究活动是学生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从提出猜想,到设计实验,活动后归纳结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探究活动.教材中对这个探究活动如何开展也进行了几次修订,从2003年的全开放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避免不了要制作各种各样的课件,用来代替部分演示实验.制作课件的软件很多,如Office自带的Word或PowerPoint,也有专门的课件设计软件如“课件大师”、“课件王”、“数理平台”等等.另外对Flash较熟悉的教师也可用Flash制作课件,使课件质量得到大大提高.但这些软件共同的不足是制作的课件真实感不够强,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与更新,在新课程背景下,也要求各校对于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各方面也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因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物理教学阶段加强对学生实验教学方面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理论知识,培养物理思维.然而,由于高考模式的制约或是传统教学思路的限制,实验教学的现状始终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笔者
DIS作为一项全新的实验系统,应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的实时测量技术在多个领域得以广泛的应用,将其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改变落后的实验教学方法,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DIS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内涵  DIS数字化的实验教学属于一种现代化的实验教学平台,其通过传感器的应用,可以获取据大量的信息,而后
在教学阶段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其主要的由来是经过时代发展需求形成.当前,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导中,培养出具备创造性以及创造能力的人才显得格外重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在将物理教学模式优化,而且还需要在教学课堂中实现良好的互动学习,才能满足物理素质教学的种种需求.现阶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已经将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主要任务.伴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我们高中生都说物理难学!为什么?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目前的物理题往往有具体的情境,我们首先要突破的困难是“建模”,“物理模型”是在物理研究中对相关状态或过程进行概念化的表征方式.一旦学会了构建物理模型,那么很多物理问题其实就不难了,建模是一项重要的科研能力,也是一种典型的物理思想.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建模思想和提升建模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自主提升建模思想的理论
错误思维是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思维方式,它可以让学生们从此一蹶不振,也会让学生们不断进步,因此,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高中物理,我们需要对学生们的错误思维采取合适的教学对策.下面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错误思维采取的一些对策.  1 捕捉生成,引导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伟大,确实如此,发现问题确实是非常难得的.为了引导学生们正确对待错误,我们
高中物理教育一项关键的要求和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直感思维和逻辑思维同属基础思维状态,一般的高中物理教育比较侧重对学生逻辑抽象思维的培养,而不重视提高学生的直观思维水平.这种不重视直观思维的物理教学方式,通常会让学生在脑海中难以构建和物理知识相匹配的形象,不能建立和物理知识匹配的物理图像,影响了学生理解和学习物理学知识.所以,老师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需特别关注提升学生的直观思维水平.  1
摘要 河北省石家庄市金马小学教育集团探索“三维四级”新型校本研修模式,打造适应集团化办学要求的优质师资队伍。第一级为“专家引领,导航笃行”,旨在引领教师明晰专业发展的方向,系统积淀学科专业素养。第二级为“骨干辐射,全面提升”,主要通过成立“三室一团”、实施“青蓝有约”等方式,建立层级导师“带教”网络,为教师成长提供支持系统。第三级为“同伴互助,共同成长”,形成制度化、常规化的同伴互助运行机制。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