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的危害性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lhonge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晕、眼黑背后的真相
  63岁的王女士最近半年老是头晕,由于王女士平时又有糖尿病又有高血压,所以全家也没当回事。上个月,王女士吃饭的时候,右手突然不听使唤了,筷子拿不稳,说话也开始不利落,家人赶紧把她送到医院,结果被诊断为急性脑卒中(即常说的脑梗塞、中风)。幸好看的及时,药物治疗后没落下什么后遗症。但之后,王女士的头晕越来越严重了,家人重视起来,在听医生的建议做了颈动脉超声检查后,还真发现了问题:王女士的左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几乎完全堵死了。这下真相大白,原来王女士之前的头晕乃至脑梗,都是颈动脉狭窄这个“凶手”造成的。
  今年刚满57岁的刘师傅,已经有多年的“三高”史了。2年前,刘师傅突然感觉右眼一阵发黑,由于只是短短几秒钟,刘师傅也没当回事。后来这种眼前发黑的情况又发生过几次,每次都是几秒钟,并不影响生活。然而,从半年前开始,刘师傅右眼发黑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每次发作还伴着一阵头晕,最近几个月甚至每天都会发作个两三次。刘师傅有些担心,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但到眼科检查后,发现眼睛一切正常。医生建议他做一个颈动脉B超检查,结果显示,刘师傅的右侧颈动脉异常狭窄,应该马上去神经外科作进一步诊断。神经外科的医生判断刘师傅的症状是典型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病因就是右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进一步的颈部CT血管造影显示,他的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非常严重,斑块在颈动脉内越积越厚,几乎堵住了90%以上的颈动脉。正是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脑供血不足,让刘师傅时不时出现头晕眼黑。
  像王女士、刘师傅这样因颈动脉狭窄导致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临床上还有很多,尤其是有多年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病史的患者,常会因颈动脉狭窄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者发生急性脑卒中,致残致死。那么,颈动脉狭窄是怎么回事?为何会引发脑血管病呢?
  罪魁祸首是粥样斑块
  颈动脉狭窄多是由颈动脉的粥样斑块导致的,多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起始段,有些甚至可发展至完全闭塞。由于颅外段颈动脉是大脑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因此颈动脉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如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中老年患者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的病因,约90%的颈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吸烟等其他易导致心脑血管损害的危险因素。在这些危险因素的长期作用下,血管内膜受损,而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如钙质、脂质等)沉积、附着在血管被磨损了的地方,从而形成斑块。这些斑块就像水管里的铁锈和淤泥,逐渐增大后不仅会使管腔变得狭窄,而且如果斑块不稳定,发生破溃脱落,还会随着血液流到血管其他地方,导致颅内血管堵塞,从而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
  颈动脉狭窄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斑块或血栓脱落形成栓子,导致颅内动脉栓塞;二是严重狭窄造成脑部灌注减少,即大脑血液供应不足。一般认为,颈动脉狭窄引起缺血及低灌注导致脑卒中的发生率极低,绝大多数脑缺血病变为斑块成分脱落引起脑栓塞。
其他文献
瑞雪照丰年,十五闹花灯。正月十五这天,南方吃汤圆,北方吃元宵。加上年还没过完,餐桌上自然要比平时丰富多彩。下面介绍一款适合正月十五的食谱,让病友也能吃得满意,开心过节。  病友体会:①以前总觉得糯米含糖量较高,从不敢想能吃汤圆、年糕这一类。按照这个菜谱试着自己做了几个,代替了早餐的其他主食,吃完后监测血糖达标,真是解馋又高兴,还推荐给了邻居。②原来总觉得吃饺子不饱,餐后血糖升高很多,尝试这款晚餐饺
期刊
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四川、山东、河南、山西、辽宁等多个地方近50名糖尿病患者,得知他们过年收到的大多数礼物都是“中看不中用”。而当问到“想收到什么礼物”时,以下4大礼物被提及得最多,记者选出4名最有代表性的“糖友”现身说法。  礼物一:送健康  健康档案:  李景坤  辽宁人,79岁,患糖尿病39年。双眼视力分别为1.0和0.8,糖化血红蛋白在6.0%以下,血压110/75毫米汞柱。没有任何并发症
期刊
送礼品的最大原则就是投其所好。只要你的礼物与对方的需求合拍,就会得到认可,给对方留下美好印象。否则,往往是花钱费力,不讨好。  给生活水平一般人群送礼要送实惠  给生活水平一般的家庭送包装华丽的礼物,包装的价钱可能就会占近一半,他们觉得不实惠。送些日常使用的礼物更合适,比如质量比较好的杂粮、日常烹调油,质量较高的调味品、海产品、高质量的茶叶、耐放的水果和坚果等。如果家里有爱喝酒的糖尿病患者,可以考
期刊
糖尿病患者应多吃粗粮主食,如全麦馒头、窝头等,它们的血糖生成指数相对较低,限量食用对血糖影响不大。自己制作最为理想,可做一次又不能很快吃完,这就涉及保存的问题。放在室温下,这些主食会变硬,影响口感;如果放在冰箱冷藏室,过几天就发霉了。如何解决变硬和发霉的问题呢?  为什么会变硬、发霉  全麦馒头放久了会出现干硬、掉渣、体积变小、失去弹性、口感粗糙的现象,这就是淀粉老化的缘故。老化后的淀粉还不易被人
期刊
临床中有许多“糖友”在静脉输液或取血时,因多种原因导致静脉穿刺失败,进而使穿刺部位皮肤青紫、肿胀、疼痛,当再次输液时,患者更痛苦,护士更费力。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消滞止痛的小偏方,有的患者用过后反映良好,有需要的朋友不妨一试。  物品:红色的月季花10余朵,白酒(62度以上)500毫升。  制作方法:用红色的月季花10余朵,只要花瓣,洗净后于干净处晒干。之后将花瓣放于白酒中,完全密封,放在阴凉处
期刊
1型糖尿病患者在家监测血糖的次数居多,却没有被纳入医保。在去年的人大会议上,贾伟平教授提出为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报销血糖试纸的提案,将来可能会逐步落实。  社会应给1型糖尿病患者分担治疗费用,减轻其经济负担,新农合有望担负部分费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  糖尿病的巨大经济负担源于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卒中、充血性心衰、心脏病发作)。  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医疗负担是无并发症糖尿病
期刊
中国、印度、美国占糖尿病人数的前三名。  ——IDF主席Jeanclaude mbanya  1型糖尿病患者在国外能活四五十年,在中国很少活过三十年,因此,我们有必要发起“关注1型糖尿病”的活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现状:40%以上患者直到发生严重并发症时才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而正在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达标率还不到30%。  ——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二医院周智
期刊
“体检发现血糖轻度升高,虽然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但家族史、血脂紊乱等危险因素在身,不得不予重视。好在科室正在推行限食疗法,很多糖尿病患者因此获益良多。于是,昨天开始,与另外两位同事一起住进了医院,准备亲自体验这个新疗法,相信经过一周的治疗,各项指标会得以控制。”2012年12月8日,刘超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了第一篇限食日记。  12月8日  第一天  昨天住院第一天,检查结果提示血糖和血脂异常,
期刊
糖尿病是一种可控制,但需长期或终身管理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为使自己通过治疗更好地达标,使血糖得以满意控制,防止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自我监测是十分必要的。自我监测的意义在于获取血糖的有关信息,并作为调整药物、饮食及活动量的依据,以全面提高对病情的有效控制和对生活质量的调节能力。  监测血糖  这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血糖监测了解血糖浓度,可以帮助患者随时调整饮食、运动及判断疗效。监测血糖可
期刊
病友们在听讲座或看报纸时,经常听到或看到的是糖尿病的“黎明现象”或“苏木杰效应”,而很少知道糖尿病“黄昏现象”是怎么回事。  刘先生,63岁,患糖尿病10余年,用诺和灵30R早20单位、晚18单位已两年多,自己认为血糖控制良好。一天,他偶尔测了一次晚餐前血糖,结果为10.4mmol/L,刘先生有些怀疑结果的准确性。第二天他又测了一天的七次血糖,结果是:空腹5.6mmol/L、早餐后2小时7.0m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