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糖尿病“黄昏现象”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peng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友们在听讲座或看报纸时,经常听到或看到的是糖尿病的“黎明现象”或“苏木杰效应”,而很少知道糖尿病“黄昏现象”是怎么回事。
  刘先生,63岁,患糖尿病10余年,用诺和灵30R早20单位、晚18单位已两年多,自己认为血糖控制良好。一天,他偶尔测了一次晚餐前血糖,结果为10.4mmol/L,刘先生有些怀疑结果的准确性。第二天他又测了一天的七次血糖,结果是:空腹5.6mmol/L、早餐后2小时7.0mmol/L、午餐前4.8mmol/L、午餐后2小时7.2mmol/L、晚餐前11.4mmol/L、晚餐后2小时7.1mmol/L、睡前6.4mmol/L。刘先生觉得很奇怪,午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下午未进任何食物,怎么晚餐前血糖反而升高呢?于是,他又连续测了三天的“七个点”的血糖,结果与第一天结果相近,都是晚餐前血糖高。就诊时,医生为刘先生排除了晚餐前血糖增高的其他原因后,考虑是由于“黄昏现象”所致。在医生的建议下,刘先生把胰岛素改为早餐前用诺和灵R 16单位,中午用诺和灵30R 18单位,此后几天再测晚餐前血糖,均在控制范围内,刘先生终于放心了。
  什么是糖尿病“黄昏现象”
  其实“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是原因相同而时间不同的两种高血糖现象。高血糖发生在黎明时叫做糖尿病的“黎明现象”,发生在傍晚时叫做糖尿病的“黄昏现象”。两种高血糖现象的发生机理是一样的,都是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和升糖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在24小时内的节律性分泌不协调有关。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升糖激素均从半夜开始分泌并逐渐增加,至凌晨时分泌达最高峰,而在下午又有第2个分泌高峰。
  其实任何人都存在这两种现象,只不过正常人的基础胰岛素分泌会随着其体内升糖激素的增加而增加,对抗了升高的血糖,因而不会出现如此两个高峰,保证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上。但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其体内的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加上降糖药物使用不到位,不能有效地抵消升糖激素升高的糖,因而就出现了糖尿病的“黎明现象”或“黄昏现象”。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这两种现象,表示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用量不够,必须调整治疗方案。
  哪些人容易发生“黄昏现象”
  “黄昏现象”并不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的,常见的有:1型糖尿病患者;肥胖,胰岛素抵抗严重者;抑郁症、肝硬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反复发生低血糖反应者;激性心梗、脑出血、大手术后应激反应明显者;糖尿病白内障手术后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的患者等。
  如何诊断及治疗“黄昏现象”
  “黄昏现象”并不少见,又是患者血糖控制不稳的罪魁之一,只是目前尚没有规范的诊断标准,因而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通常认为,经常出现晚餐前血糖高于午餐后2小时血糖1.0~2.0mmol/L者,应考虑有“黄昏现象”。但也有的患者“黄昏现象”发生较晚,表现在睡前血糖高于晚餐后2小时血糖。
  诊断“黄昏现象”时需排除饮食、运动、情绪和低血糖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患者经常发生“黄昏现象”,应找医生咨询如何根据自身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另外,中午睡眠休息不好也可引起“黄昏现象”,所以要注意改善睡眠质量。
  (编辑/吉梅)
其他文献
原料: 冬瓜300克,梅干菜100克,酱油、蘑菇精适量,食用油5克。  做法:1.冬瓜切厚片,放少许油,煎至表面金黄备用;  2.梅干菜用水泡开,挤干水分后用油炒香,加少许酱油、蘑菇精调味;  3.然后把煎好的冬瓜摆在一个较深的盘子里,将梅干菜倒在冬瓜上面,蒸20分钟;  4.蒸好后,将盘子倒扣过来,多余的汁倒在冬瓜表面即可。  营养评价:梅菜扣肉我们不敢吃,这款梅菜酿冬瓜可以放心吃,冬瓜的热量要
期刊
瑞雪照丰年,十五闹花灯。正月十五这天,南方吃汤圆,北方吃元宵。加上年还没过完,餐桌上自然要比平时丰富多彩。下面介绍一款适合正月十五的食谱,让病友也能吃得满意,开心过节。  病友体会:①以前总觉得糯米含糖量较高,从不敢想能吃汤圆、年糕这一类。按照这个菜谱试着自己做了几个,代替了早餐的其他主食,吃完后监测血糖达标,真是解馋又高兴,还推荐给了邻居。②原来总觉得吃饺子不饱,餐后血糖升高很多,尝试这款晚餐饺
期刊
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四川、山东、河南、山西、辽宁等多个地方近50名糖尿病患者,得知他们过年收到的大多数礼物都是“中看不中用”。而当问到“想收到什么礼物”时,以下4大礼物被提及得最多,记者选出4名最有代表性的“糖友”现身说法。  礼物一:送健康  健康档案:  李景坤  辽宁人,79岁,患糖尿病39年。双眼视力分别为1.0和0.8,糖化血红蛋白在6.0%以下,血压110/75毫米汞柱。没有任何并发症
期刊
送礼品的最大原则就是投其所好。只要你的礼物与对方的需求合拍,就会得到认可,给对方留下美好印象。否则,往往是花钱费力,不讨好。  给生活水平一般人群送礼要送实惠  给生活水平一般的家庭送包装华丽的礼物,包装的价钱可能就会占近一半,他们觉得不实惠。送些日常使用的礼物更合适,比如质量比较好的杂粮、日常烹调油,质量较高的调味品、海产品、高质量的茶叶、耐放的水果和坚果等。如果家里有爱喝酒的糖尿病患者,可以考
期刊
糖尿病患者应多吃粗粮主食,如全麦馒头、窝头等,它们的血糖生成指数相对较低,限量食用对血糖影响不大。自己制作最为理想,可做一次又不能很快吃完,这就涉及保存的问题。放在室温下,这些主食会变硬,影响口感;如果放在冰箱冷藏室,过几天就发霉了。如何解决变硬和发霉的问题呢?  为什么会变硬、发霉  全麦馒头放久了会出现干硬、掉渣、体积变小、失去弹性、口感粗糙的现象,这就是淀粉老化的缘故。老化后的淀粉还不易被人
期刊
临床中有许多“糖友”在静脉输液或取血时,因多种原因导致静脉穿刺失败,进而使穿刺部位皮肤青紫、肿胀、疼痛,当再次输液时,患者更痛苦,护士更费力。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消滞止痛的小偏方,有的患者用过后反映良好,有需要的朋友不妨一试。  物品:红色的月季花10余朵,白酒(62度以上)500毫升。  制作方法:用红色的月季花10余朵,只要花瓣,洗净后于干净处晒干。之后将花瓣放于白酒中,完全密封,放在阴凉处
期刊
1型糖尿病患者在家监测血糖的次数居多,却没有被纳入医保。在去年的人大会议上,贾伟平教授提出为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报销血糖试纸的提案,将来可能会逐步落实。  社会应给1型糖尿病患者分担治疗费用,减轻其经济负担,新农合有望担负部分费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  糖尿病的巨大经济负担源于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卒中、充血性心衰、心脏病发作)。  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医疗负担是无并发症糖尿病
期刊
中国、印度、美国占糖尿病人数的前三名。  ——IDF主席Jeanclaude mbanya  1型糖尿病患者在国外能活四五十年,在中国很少活过三十年,因此,我们有必要发起“关注1型糖尿病”的活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现状:40%以上患者直到发生严重并发症时才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而正在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达标率还不到30%。  ——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二医院周智
期刊
“体检发现血糖轻度升高,虽然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但家族史、血脂紊乱等危险因素在身,不得不予重视。好在科室正在推行限食疗法,很多糖尿病患者因此获益良多。于是,昨天开始,与另外两位同事一起住进了医院,准备亲自体验这个新疗法,相信经过一周的治疗,各项指标会得以控制。”2012年12月8日,刘超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了第一篇限食日记。  12月8日  第一天  昨天住院第一天,检查结果提示血糖和血脂异常,
期刊
糖尿病是一种可控制,但需长期或终身管理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为使自己通过治疗更好地达标,使血糖得以满意控制,防止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自我监测是十分必要的。自我监测的意义在于获取血糖的有关信息,并作为调整药物、饮食及活动量的依据,以全面提高对病情的有效控制和对生活质量的调节能力。  监测血糖  这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血糖监测了解血糖浓度,可以帮助患者随时调整饮食、运动及判断疗效。监测血糖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