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keaiche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本文就创造思维及在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造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
  创造思维就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二、培养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当前数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开放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学生参与下的解决,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
  2、活动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3、探索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应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这种教学尽管可能会耗时较多,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它对于学生形成数学的整体能力,发展创造思维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注意培养观察人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注意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著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像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著名的哥得巴赫猜想就是通过归纳提出来的,而仿生学的诞生则是类比联想的典型实例。
  3、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个把,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特别是近来来,随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习惯发散训练的不足,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
  4、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实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想,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总之,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客观分析,提倡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进行愉快教学,并结合多个实例进行深入论证。  【关键词】数学教学 愉快教学 新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  最新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通过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核心;而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往往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
【摘要】中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很多学校纷纷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进行了大刀霍斧的改革,以满足汽车维修企业、4S店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学习兴趣 模块实训 职业心理  作为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汽车技术日新月异,而作为服务于汽车工业的中职汽修专业,怎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汽车工业发展需要、掌握先进汽车理论的技术人员和现代汽车修理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新教材实施后,许多英语教师在如何使用新教材、如何教学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困惑。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把课文内容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作为不同的话题,使学生活用到模拟地交际情景或现实生活中去,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作用,培养其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以话题为中心,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的具体措施为:  1、关注学生对英语教学的需求。就英语学科教学来说,学生的需求就是综合语言运用
【摘要】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实施新《课程标准》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努力将“自主学习”方式运用到教学中去,要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在教学中还学生的主动权,努力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重视体验活动,促进学生观念原则的内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高中英语;自主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
传统的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语言康复教学,主要利用图片、实物、录音机、磁带、电视机、碟片以及听觉言语语言康复师的口耳相授进行。虽然这些方式对听障儿童的听觉言语语言康复
2010年3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下肢胀痛麻木患者120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经辨证排除虚寒之证、炎症及有出血倾向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①观
思维科学认为,思维是人类大脑智慧的核心。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一是人善于高级思维,而动物由于则没有这种思维。二是来自教育与实践的作用。而高中数学则是培养学生思维与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学科。所以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更应该重视思维训练,让思维训练落到实处。那么如何结合高中数学教材,开展对数学思维训练呢?试述如下。  思维训练是以学习知识为出发点,以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为目标,着眼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把人类常用
目的:观察物理因子配合面肌锻炼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6例,2组均接受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另
通过几年的的教学与反思,我清醒认识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又十分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实施新课程标准,要高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转变教师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且要深刻的感悟到地理教师身上的责任和重担,在实践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切实改变现状,优化课前准备 ,综合应用多种教学
你为什么读书?我在朋友圈里发问,回答五花八门:为了前程,为了优雅,为好心情,为精神高潮,可治疗失眠,可排遣孤独,是内心需要,是一种习惯,在书里另外活一次,在书里遇见有趣的人和事……  我这样发问,是因为我遇见了一位88岁的长者,祖上几代都是读书人。有人问他为什么读书,他的回答令我叹服:“读书让人成为勇士。”  “文革”时,有人要他交代已故父亲“反动文人”的罪行,他带上鲁迅的书,去问造反派头头:“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