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机械教学如何一体化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21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形的产业结构的不断涌现,劳动力市场所需的技术型、复合型人才的大量增加,这样对我们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技术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需要更多工作实践方面的训练,强调理解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独立分析与解决工作实践的能力。所以实践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应掌握相应层次的文化基础知识与相应的专业技术理论,又必须具备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现场操作技能,就业后应能尽快上岗。所以,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职业技术教育循序渐进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先进,从单一到综合,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具备本专业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与机械工程素质。
  二、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实践性教学的关键,我校机械加工专业坚持基础知识、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强调素质实践教育的原则,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加强基础知识
  主要通过实验系列来完成。为提高学习理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机械加工专业的各理论课程都含有课内实验。通过参观认识实践、演示、动手和实验等方式,达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
  2、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主要通过实训系列来完成。实践教学各环节除应包括适应学生未来岗位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包括与专业技术能力相关的一般能力。
  3、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
  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坚持不断线。机械加工专业的核心能力是机械 CAD/CAM技术应用能力。课程设计、综合能力训练、生产实习等模块中,适当增加自设性内容,针对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设计出总体方案,实施其全过程。
  三、实践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在实践教学的途径方面,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机械类专业逐步完善形成教学、生产与培训“三一位体”的教学机制,有效促进了产、学相结合,主要有以下方面:
  1、广泛开展生产、教研活动
  机械加工专业通过学校实习教研组,启动了对外的生产加工业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学校的闲置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又锻炼了教师队伍。
  2、加大推进“双证书”教育的力度
  机械加工专业“双证书”教育的主要思想是:立足学校,面向社会,实现培训、实训与考试三位一体。具体做法是:理论教学课程应综合相应工种的应知部门,实践教学环节要融合相应工种的技能部分,自然达到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经过考试与鉴定,获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职业资格零培训。
  四、中等职业实践教学改革要抓好的以下几项基础建设
  1、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主要有:(1)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要注重综合性和先进性的改造;(2)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地区的优势,建立稳定的机械加工专业校外实习基地。
  2、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机械加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配合相应的实践教学,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实验仪器设备有限情况下,通过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传统的“定时定点”的同步教学方式,构建一种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3、实践师资队伍建设
  要做好实践师资队伍建设这项工作必须做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自身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另一方面,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理论知识深厚、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关键,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招聘引进,优化结构;(2)进修和内部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4、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要注重从企业、产业部门引进一些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建立一支质量高的兼职教师队伍。让他们经过教师的基本培训,取得任教资格。他们更适于做技术实践课的教师,也可以做技术专业理论课的教师。本校专职教师在和兼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中,可以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同时通过和产业部门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锻炼开辟渠道,为学生就业拓宽信息来源。
其他文献
初中地理教学由于其较为枯燥与繁琐的知识量而容易让课堂隐入僵局,而通过情境创设,将教材与情境有效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以境入情,于境中求思,境中求知。基于此,结合地理教学
期刊
进入21世纪,一批教育学者吁求“作为教育,不仅仅要授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启迪智慧,教给人生的经验”,随之一些数学教育实践者开始把智性数学、智趣数学等作为自己的教学主张。无论是发展智性,还是追求智趣,其核心成分一定是思维。因此,我们从事数学教育,应抓住思维这条主线,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慧。当学生形成了一种创新的姿态,拥有了一个活性的大脑,那么学生的智慧潜能将获得更好的开发。  一、激活课堂,还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由表达是指学生能自由地发表见解(包含不同的观点),乐于提出问题,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甚至辩论、争论;同时能自主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主动发展,不仅是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而且是促进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的管理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园方在人才理念、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条件。将以
在知识教育现状中,初中思想教育是学生学习做人、做事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是端正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最关键的阶段。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毫无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农村中学教育来说相当重要。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就农村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谈几点看法。 Developing good student behavior is very important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个性化发展的年纪,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也成为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的要求。那么如何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其创新能力呢
2014年浙江省提出了中考题型的改革,突出了科学探究题。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课程应当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给学生充
期刊
摘 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有利于引发起学生对所发现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情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关键词:贴近生活;创设情境;生动有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
在教师任教的任何一个班级、任何一个教学阶段,都少不了后进生这个角色,如何抓好后进生教育管理,这是班级管理、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只要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