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问题 读出智慧 读出精彩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4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小学数学教材和原教材相比,在目标要求、内容素材、呈现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少一线教师对原有教材的把握已经驾轻就熟,而在解读新教材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偏差,如目标定位不准、教学重点不明、数学思考不深、学科本质不显等,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雾里看花,在问题解决中迷失
  
  教师解读教材,最重要的是要直达文本的要义,对于“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点在哪儿”必须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所有的教学资源都调动起来,服务于目标的达成、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才能经营出扎实有效的课堂。众所周知,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往往以主题图和对话的形式呈现,一堂课的内容只有几幅图、几句对话、几道习题而已,这使得许多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如雾里看花,把不准教学的主脉,在问题解决中迷失了数学的本质。
  [案例] 一次下乡调研,听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中的这样一个片段: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主题情境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后,让学生讨论56 30怎么算?学生反馈:
  生1:50 30=80,80 6=86。
  生2:5 3=8,6 0=6,56 30=86。(教师纠正是十位上的5加十位上的3)
  师:还有吗?(没人响应)能用摆小棒、拨珠子或画一画的方法来解决吗?
  于是,学生摆、拨、画。反馈,也得出了56加30等于86。
  生3:老师,我还有,可以用数的方法,56往后数30也是86。
  师:这也是一种方法。好的,时间关系(35分钟过去了),这个问题我们就研究到这儿。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56-30=?”……
  [分析思考]新课程强调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是一个总体性的目标,它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具体到一堂课就应该有所侧重,比如,本堂课的诸多算法中,哪一种是“保底”的方法,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教学时就要突出这种方法的探究和提升。不难看出,案例中教师想极力体现的算法多样化,其实只是停留在一个思维层面上,并没有层层推进,也没有提升出新方法,实在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数学的本质是对客观世界的抽象概括,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应是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因此,在这里,教师要做的应该是,在强调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注意方法的优化和重点方法的归纳总结,关注学生的内涵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就必须在发散中“聚焦”,读出重点,读出思维点,读出数学的本质,否则就容易出现案例中的情况。
  
  二、取舍无度,在新旧理念间流连
  
  数学的教学目标是多元的,要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逐步达成。在某一堂特定的课上,我们在兼顾多维目标的同时,必须全力找到本课的核心目标。因此在解读教材时教师要清理查点:哪些目标是本堂课必须要达成的,哪些目标是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循序渐进逐步达成的,哪些目标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然后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进行适度取舍。在新旧教材交替的特殊时期,部分教师难免会在新旧理念之间流连,出现取舍无度、无所适从的现象。
  [案例]笔者曾进入一位老教师演绎的新课程数学课堂听课。教学内容是“面积单位”。
  师: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认识面积单位1cm2、1dm2、1m2。先利用自己的学具,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操作,反馈)
  生1:44.5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么量的?
  生1:我先量出长是26cm,宽是18.5cm,加起来就是44.5cm2
  师:加起来吗?
  生2:对。
  师:能用边长为1cm的正方形来量一量吗?(学生操作,过了8分钟还没有结果)
  师:看来,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量太小了,我们改用20平方厘米的小长方形来量量看。(学生操作,15分钟后反馈)
  生3:我横着放了3次半,竖着放了6次半。
  生4:不对,竖的应该是5次多一点,没有6次半。
  生5:好像横着量的也不对,我是4次半……
  师(急切地):看来这节课是完不成任务了,连这个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都量不了了。
  [分析思考]这位老教师拼命想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上出新意,然而事与愿违,他营造的开放、自主的课堂并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理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教材安排量封面是为了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真正的重点是让学生充分感知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建立面积单位的大小概念,能合理地选择面积单位表示实际面积的大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至于封面的面积,只要学生大致地估计出来就行了。怎么量、怎么算,在后面的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还要进行重点研究,此时学生才刚接触面积,教师人为地拔高了教学要求,取舍不当导致了课堂的无效。
  
  三、断章取义,在惯性思维中曲解
  
  每种版本的教材都有自身的编排体系和知识呈现特点,教师解读时要着眼于整个知识系统,理顺知识的脉络和纵横联系,连点成线,射点成面,拓面成体。每个知识点就像一个神经细胞,相辅相成,互相融合成就了一种数学思想。教师要把握知识之间本质的联系,高瞻远瞩地去审视和处理教材,向学生传递完整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融会贯通的数学认知结构。切不可将知识体系割裂开来,用惯性思维孤立地看一节课的知识点,导致对教材编排意图的曲解甚至误解。
  [案例]一次新课程培训,当谈及新课标要求学生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会场一片哗然。老师们已经习惯了用四则运算的各部分关系来解方程,对此很难接受,纷纷指出此法的不合理性。
  师1: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可行,学生很难接受;
  师2:对,它肯定影响解方程的正确率;
  师3:这是编者一种理想化的设计,我认为欠考虑,解方程肯定是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方便、快捷,正确率又高;
  师4: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试问方程8-2x=3该怎么解?
  师5:想不通,新课程为什么要弃简从繁呢?
  ……
  [分析思考]这是笔者在组织新课程培训中最为热闹的一次讨论。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由得引发了我们对教材解读问题的思考。首先,新课程基于何种考虑,要求学生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呢?答案很明确,一是为了渗透代数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二是为了学以致用,巩固本单元的新知(等式的性质),而我们的大部分教师并没有领会编者的良苦用心,只是用思维定势来看待教学要求的改变。其次,教材并没有规定学生“只能”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却明确规定了“会用等式的性质解ax±b=c和ax±x=b这样的方程”。老师们混淆了“会”与“只会”的概念,“会”是“保底”的目标,它并不影响学生一题多解。第三,对这种改变“很难接受”的是教师而并非学生。解方程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知识,没有前摄抑制的干扰和影响,而对教师来说,要改变惯性思维就产生了种种的不适应。老师们的忧虑主要来自对教材断章取义的理解,没有对教材的编排意图进行深度挖掘,说明我们在这方面下的工夫还远远不够深。
  
  四、走马观花,在不拘小节中错失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引领学生“找规律、建思想、学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常常蕴含在不经意的细节中。教师解读时务必关注细节,慎拘小节,如果走马观花,粗略而过,必将在痛失知识完整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也错失许多精彩。
  [案例]笔者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一课时,就曾遭遇过类似的尴尬。
  在“总结规律”的教学环节,我见学生已经概括得很完整了,在请几个学生复述以后,满以为可以顺利地进入下一环节,没想到这时峰回路转,出现了意外。
   生1:我认为不完整,还应该写上0除外。
   师:为什么0要除外?
   生1:因为除数不能为0。
   生2:我有意见,书上明明没写0除外的……
  到底要不要写上“0除外”呢?孩子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我。教材在“积的变化规律”中确实没有注上“0除外”,可是为什么会不写呢?连我也没考虑到,一下子又想不明白,于是只能不置可否地说:“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再研究。”
  [分析思考]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曾说过:数学是极富个性的,一旦在数学系统中对某个概念有了明确定义后,它就只认数学系统中的定义,而对于外来系统就“六亲不认”了。积的变化规律中“0除外”为什么可以不写,正是缘于数学的这种个性。除数不能为0,这众所周知,因此不必特意注出。那么,商不变性质中“0除外”为何又要写上呢?因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数时,0必须除外,否则除法算式中除数可能为0,失去了意义。因此将商不变性质整合成一条规律时,有必要写上“0除外”,以使概念的叙述更完整、科学。由于笔者解读教材时没有关注到这一细节,当课堂上生成这一资源时,无言以对,错失了帮学生建构完整知识的良机,错失了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契机,更错失了那份由学生思维碰撞带来的精彩。
  解读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常规工作,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发展的、艰巨的任务,相信只要我们多学习、勤实践、善反思,一定能慧眼识重点,读出教材的丰富内涵,读出数学的本质特征,读出教材的深刻思想,成就灵动、丰实、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浙江省浦江县教研师训中心 322200)
其他文献
潮起——乱花渐欲迷人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自课改以来,各类赛课、表演课、观摩课层出不穷,做课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更加到位,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更加熟稔,对教材的处理更加新颖独特……面对这纷繁芜杂的语文课堂以及教师极佳的演讲口才,笔者曾一度佩服得五体投地,继而效之仿之,却总感觉貌合而神离,这让笔者开始探索怎样规范语文课堂的教学用语……  [点评:开篇引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乱花渐欲迷人
校本研修是我们一线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主要渠道,教学研讨更是有效提高教师课堂引领能力最直接的一种研修方式。上课教师从活动的准备到结束,在研教材、备预案、说思路、展示课堂成效、教学反思中不断得以锤炼和成长。那么,作为台下的参与者、听课者又该如何通过研修活动有效提升自己?如何让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突显“研修”价值,实现研修活动真正提质于日常教学?这需要参与者有心而来,有备参与。下面,笔者撷取自己前不久参加“
有这样一个故事挑水工有两个水桶,一个完好无损,另一个有一道裂缝。每天早上,挑水工都拎着两个水桶去打水。有裂缝的水桶每次漏得只剩半桶水,但挑水工似乎对此并不介意。相反,他还在每天路过的地边撤些花籽。时间长了,这些花籽发芽、生长,开出的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漏水桶给他带来的“附加值”就是不仅可以一边挑水一边赏花,还能用鲜花装饰自己的家园,愉悦心情。这位挑水工无疑是聪明的,他很好地利用了水桶的“漏”,从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学好数学的基础。由于受重过程、轻结果这一理念的影响,新课程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还存在着这么一种观点:“淡化概念,注重实质”,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意会,不必强求概念阐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应该“轻其所轻,重其所重”,不能一概而论。一些学生一时难以深刻理解但又必须引入的概念,在教学中必须对其作淡化(或者说浅化)的处理,但一些重要概念还是应以
近日拜读了张西海先生的  (如果让语文教师去放牛》这篇杂  文,感觉写得很辛辣、很深刻,耐  人寻味,现颉取几段品味一番:  如果让一位语文教师去放  牛,他会拔起一根青草,向着牛群  不停地发话:  “这是什么草?注  意,不要乱说——举  手回答。”  “你们以前  “快速地嗅一嗅,告诉我它的  气味。”  “仔细观察它的样子,看看能  分几段,每段的作用是什么。”  “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  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145万宇的课外阅读总  目标。但知识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  有的书都读完,更何况书还有好坏之分,这就决定了  我们读书要有选择。从教材出发,使课内和课外有机  地结合起来,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联系点,  辐射开去,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一、基于教
某市举行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其间笔者听了三堂课,分别是二年级《万以内数的认识》,四年级《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五年级《找次品》。在对三堂课教师的精心预设和学生的精彩生成赞不绝口之余,我也观察到了三堂课的一个共同点,孩子们几乎都没有用上教科书。只有四年级的一堂课翻了一次书,是用来完成书上的练习,把书作为了一种练习本,而其他两堂课学生的数学书就静静地摆在桌上,一动未动,成了被教师和学生遗忘的角落。
摘 要: 团队学习评价指标的构建是2017年出台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团队学习评价不仅要反映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规律,还要具体地规定评什么、不评什么。本文以团队学习理论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基本依据,构建团队学习学期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为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团队学习;评价指标;教
钟玲(以下简称“钟”):张老师,您好!我一直想问您一个问题,我们的工作站冠以“浙派”这个称谓,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接受“浙派”这样的提法。那您认为我们“浙派”有哪些共性的东西?我们又该如何保持特色又能兼容并蓄?  张化万(以下简称“张”):好,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分析“浙派”教学流派的特色,必然要联系浙江文化的特色来谈。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浙派”特色:    1 继承的传统  我们的汉
专家简介:  倪文锦教授是我国首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杭州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所长,语文课标研制修订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记:倪老师,您好!最近拜读了您的《新课标的公布及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下称《影响》)一文,其中您提到当前的语文新课程实践应高度重视泛人文化,虚主体性和去知识化、技能化三种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