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多元培育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huwoshi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老一辈领导人说,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整个社会也对“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这一观点广为接受与传播。确实,青少年的可塑性等特点给社会带来了无尽生机与希望。但与时同时,少数青少年给我们带来了不和谐、带来了担忧。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品德;多元培养
  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相比,人们现在对同是城填独生子女的青少年又有了哪些新的评价呢?我们可以先回忆一下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对独生子女的集中评价:娇气,以自我为中心。而现在的一些青少年包括不少在校高小及初、高中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则表现得语言更加不文明、甚至是粗鲁,一名十岁左右男孩回应其母的话语是:“老X都已经做好了。”与同龄人产生矛盾,多采用粗暴或拳脚方式解决。在各中小学内及周边地带,高年级甚至是同年级间的“借”钱、物或勒索钱物的事时有发生;报纸、电视上也时不时报道青少年由于看别人“不顺眼”、偶有小摩擦而引发刑事案件,类似让人担心的青少年道德缺失情况频繁发生,难道是社会倒退的表现吗?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段曲折吗?答案是否定的。究竟根源在哪里呢?
  前文提到的小男孩,用如此粗俗的话语回应其母,可是他的父母对此却习以为常,我们还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公众场合,成年人的言行(粗话、打麻将)不会顾及在场的未成年人反应,照样满嘴粗脏话,这样的情景重复多次后,要想孩子不受至污染,那是不可能的;而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的不宜画面也给未成年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而作为未成年人成长形成负面因素的网络游戏正悄然而汹涌地侵蚀和损毁着培养青少年的阵地。曾有电视报道一位因孩子上网而失踪的母亲痛斥网吧:海洛因是毒品,网吧对孩子的危害绝不压于海洛因!足见网络游戏有糟粕的一面。探究青少年沉迷此的原因,主要是上网玩游戏,没有压力,没有旁人的监视,有的只是快乐。
  网络游戏应该说是成年人开发出的产品,也多半是针对成年人的。其所主导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与现实社会是相通的。而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的宣泄在网络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状况下得到了满足。
  青少年正处在情感体验的高峰阶段,他们需要自我情感与社会发生冲突的机会与场所的存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情感并不能自由地表露,總是会受社会和他人的匡正。而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就可以毫无约束地放纵自己的情感。避害趋利的心理使青少年逐渐丧失现实社会交往的能力,从而导致其性格怪异、脾气暴躁,不能理智地与人相处。
  从网络中青少年可以获取大量信息,而其中的不良信息必然会腐蚀喜欢猎奇、缺乏免疫力的青少年,使他们渐渐抛弃原有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受到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盲目模仿、追求,导致种种畸形行为的发生。
  网络隔绝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在此情况下,青少年渴望自己的言行能在这虚拟的世界上引起反响,这种自我膨胀的自我中心定位扰乱了其在现实中的角色定位,从而引起道德的错位。
  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成因,可以看出,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到迷惑不解,从而踏入了这一虚拟世界,而这一世界带给他们往往很多都是与现实冲突的东西。也不怪他们有时的言行会让人大大的担忧。
  而作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最正面、长期的教育的学校、包括教师面对着升学的最大压力,只能是忍痛作出取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流于形式,且方式单调,不外乎是升国旗仪式、学雷锋活动月等,笔者并不是否认这些活动的积极作用,但面对学校之外对青少年学生正进行着的心理伤害和行为扭曲事件,学校的德育却是如此的苍白无力。所以社会所关注的热点现象5+2=0有存在和流传的原因也就不足为怪了。
  看至祖国的花朵正受着不同的摧残,我们就不能切实做点什么呢?这次,答案不是肯定的了。
  父母作为青少年、儿童的第一老师,让自身健康的行为和思想成为孩子的榜样,成年人应该从自身的行为着手,改变不良习惯,比如文明用语,提倡家庭拒绝麻将及一切赌博行为;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遵守公德,如不乱穿马路、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等等。就媒体(特别是以娱乐、猎奇猎艳为主的报刊)来说,主管部门要对其加大监督力度,使之进行负责任的报道,以正确的舆论来导引人们的生活,以高尚、丰富的形式来满足人们的业余精神需求。而学校要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领导下,尽量创造条件,切实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课余活动,真正较大幅度地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留在校园、吸引在校园;学校还可以联合社区和社会公共事业部门(图书馆、博物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服务于社区,在社会课堂学习本领,展示才华;让学生与好书交朋友、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及学习积极性;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双休日参观、学习。相关执法部门如公安、文化加大对网吧的管理和查处力度,坚决禁止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纳未成年人;或是采取逐步减少、控制网吧数量等方法,协同全社会力量促进青少年正常、健康的成长。
  青少年学生的培育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是关乎小至个人、家庭,大至国势兴衰的大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协同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创设健康积极的氛围,把养成教育和规范教育延伸至社会和家庭。使学生在社会和家庭的生活从无序走向有序,从粗俗走向健康,真正成长为高尚的人,为构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育部又在2003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各地颁布执行重新修订后的新的教学大纲和与之相配套的采用话题、功能结构相结合的“任务型”的新教材,要求课堂以结构和结构功能为主线,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的活动。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反思  教材要求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提倡创
摘 要:语文课堂问题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若干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其语文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课堂提问要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要追求全体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这应该是高效课堂一个最根本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课堂;策略  一、提问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提问的严谨
摘 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实现学生“做数学”这一目标应根据数学课堂需要,让学生参与调查活动、实验活动、操作活动、表演活动、游戏活动、绘画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发展,有利于其思维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活动;数学;教学  活动教学理论认为“活动”与“发展”是教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在玩中学,
摘 要:高中生是我国21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主力军与接班人,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农村高中生与城市高中生有着不同,本文将研究的是农村高中生校外活动思想品德教育。当代农村高中生受家庭环境、农民自身素质以及社会转型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品德存在一些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让农村学校的中学教师思想政治教学面临巨大的难题。这需要我们找出完善的策略进行完善。  关键词:校外
新课程给地理课堂教学引入新理念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平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尝试将实验教学引入地理课堂,类似于理化生课程中的实验,它能将深奥的知识转化为简易的内
提出融合多传感器测量对目标位置进行估计的广义概率数据关联(MSPE-GPDA)算法.首先对所有可能的多元量测组合进行预关联检验,通过检验的有效多元量测组合所对应的目标位置进
闻道有先后,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学生成绩都是优等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参差不齐。在教学实践中,后进生的转化是每一个老师必须面对的难题,也是每一个老师都要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转化初中数学后进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的经验。  一、用“爱心” 树立差生的自信心   大多数后进生由于学习差,往往会被老师和同学视而不见,因而往往会失去自信,对自己失望,破罐子破摔。作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教师,总
摘 要:自“因材施教”的思想被我國教育家孔子提出以来,历朝历代教育者都相当重视。当前如何在教育工作中实施“因材施教”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分层教学理论应运而生。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实现分层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同一个班上的学生学习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基础差些,有的基础要好些;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要弱些,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要强些、这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
摘 要: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就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对策;思路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分重视写作技能训练,轻视兴趣情感的培养  虽然新课标提倡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依然有很多老师采取传统的教育方法,将作文教
摘 要: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同国际上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主要的通用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因为英语并不是第一语言,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感觉十分吃力,再加之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枯燥,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学生们丧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想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师就需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本文简要探讨了小学英语诵读教学期间应用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