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前系统
(一)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教材《计算机应用实训基础(职业模块)(Windows XP+Office 2003)教程》,是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本章节是第8章第2节——景点宣传片的制作。
(二)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我校平面设计专业高一年级学生。该学生群体刚学习过设计基础、色彩基础和word2003等课程,具备一定的设计、色彩和软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浓,但存在学习惰性重、操作不规范和粗心大意等问题。将本课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学生的作品展示、创作思路概述、作品制作方法介绍等方面,对于该专业学生有较强实用意义。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具有搜集、整理、筛选、加工和使用素材的能力;熟练掌握幻灯片制作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能够联系实际,使用演示文稿幻灯片进行相关展示。
能力目标:能寻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自主学习获取新知和技能的同时,也能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进步;能对完成项目任务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并做出改进。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信心、责任心、效率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
(四)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提出“幸福开远”特色景点介绍项目,引出课题——景点宣传片制作。教学内容如下:通过校内图书馆、搜索引擎和素材站点,完成素材的搜集、整理和加工处理;“幸福开远”文稿的整体规划设计、配色方案和制作方法;演示文稿的后期设置;演示文稿纠错、修正、定稿;演示文稿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介绍幻灯片模板、声音和图像等素材的相关下载站点。
(五) 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有:素材的获取和加工处理、演示文稿的设计和制作流程、
演示文稿的后期制作。教学方法为:项目教学法、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探究性学习。
二、课堂系统
(一)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课件,提问:假如想要向人们展示开远的魅力,你会怎么做?进而引出课题:景点宣传片的制作。学生思考、讨论、发言。以集中的方式启发引导,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思考。
(二)提出项目
教师提出整体项目:通过制作开远景点宣传片《幸福开远》,让学生掌握使用PowerPoint 2003进行景点宣传片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了解和接受项目任务,明确项目的要求和规范,了解项目内容。
(三)项目分解
教师引导学生将项目分解为:自然环境、美丽城乡、旅游资源、特色美食、民族风情、传统艺术、工商文明、城市规划共8个分项目。再将分项目细化为方案设计、材料收集、素材整理、宣传片制作、后期设置等子项目。学生讨论、制定分项目和子项目,明确二者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以分组讨论方式使得学生在进行宣传片制作时更有针对性和趣味性。
(四)教师示范
教师讲解宣传片制作流程,并以“美丽城乡”为例,进行宣传片制作示范。包括:方案制定、准备素材、创建文件、插入对象、编辑对象、后期设置和微调定稿等。学生观看教师演示,揣摩和学习宣传片制作方法。
(五)学生分组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并进行适当调配,注意学生性别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搭配。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项目组并加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起学生工作热情,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积极投入项目中。
(六)小组立项
教师辅助学生搜集材料和拟定方案。学习小组针对项目的目标和要求,搜集相关材料,拟定宣传片制作方案。确保学生在搜集素材和拟定方案时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七)自主学习
教师给予学生知识和技术支持。小组成员根据分项目要求和制作方案,在资源共享、协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宣传片制作。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宣传片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八)阶段交流
教师进行过程控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群体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并进行组间、组内讨论和分享。内容包括宣传片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现的技巧、总结的心得等。学生在积极交流和大方分享的情境中能彼此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小组协作能力,让学生体验交流和分享的快乐。
(九)成果提交
教师收集学生制作完成的各分项目宣传片。将各组学生提交的8个分项目演示文稿合成1个,即景点宣传片——《幸福开远》。各小组对分项目宣传片做最后设置和调试,上交给教师进行收集和存档,以便展示和评价时使用。
(十)项目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评价。各小组成员互评、自评。让全体同学分享团结协作之后的成果。有助于学生发现各自作品的亮点和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三、课后系统
本课实施结果与教学反思如下:
通过本课教学活动,学生学会搜集、整理、筛选、加工和使用素材的方法;熟练掌握幻灯片制作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技巧;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对完成项目任务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并做出改进计划。
教学设计最突出亮点是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学科教学实际,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展开教学活动。师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执行和管理的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通过分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协作学习,认识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通过成果互评,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
从学生生活实际环境出发,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作为项目主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时具有更浓的趣味性和更多的参与性。有效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计算机实训室等媒体资源为教学服务。
可能预见的问题是学生对于项目教学法的使用有不适应感。故作出改进为:在进行本课教学前,组织学生进行关于项目教学法的学法培训。
作者简介:
普炜(1983~ ),女,云南开远市职业高级中学教师,职称:中学一级,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平面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教材《计算机应用实训基础(职业模块)(Windows XP+Office 2003)教程》,是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本章节是第8章第2节——景点宣传片的制作。
(二)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我校平面设计专业高一年级学生。该学生群体刚学习过设计基础、色彩基础和word2003等课程,具备一定的设计、色彩和软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浓,但存在学习惰性重、操作不规范和粗心大意等问题。将本课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学生的作品展示、创作思路概述、作品制作方法介绍等方面,对于该专业学生有较强实用意义。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具有搜集、整理、筛选、加工和使用素材的能力;熟练掌握幻灯片制作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能够联系实际,使用演示文稿幻灯片进行相关展示。
能力目标:能寻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自主学习获取新知和技能的同时,也能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进步;能对完成项目任务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并做出改进。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信心、责任心、效率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
(四)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提出“幸福开远”特色景点介绍项目,引出课题——景点宣传片制作。教学内容如下:通过校内图书馆、搜索引擎和素材站点,完成素材的搜集、整理和加工处理;“幸福开远”文稿的整体规划设计、配色方案和制作方法;演示文稿的后期设置;演示文稿纠错、修正、定稿;演示文稿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介绍幻灯片模板、声音和图像等素材的相关下载站点。
(五) 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有:素材的获取和加工处理、演示文稿的设计和制作流程、
演示文稿的后期制作。教学方法为:项目教学法、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探究性学习。
二、课堂系统
(一)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课件,提问:假如想要向人们展示开远的魅力,你会怎么做?进而引出课题:景点宣传片的制作。学生思考、讨论、发言。以集中的方式启发引导,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思考。
(二)提出项目
教师提出整体项目:通过制作开远景点宣传片《幸福开远》,让学生掌握使用PowerPoint 2003进行景点宣传片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了解和接受项目任务,明确项目的要求和规范,了解项目内容。
(三)项目分解
教师引导学生将项目分解为:自然环境、美丽城乡、旅游资源、特色美食、民族风情、传统艺术、工商文明、城市规划共8个分项目。再将分项目细化为方案设计、材料收集、素材整理、宣传片制作、后期设置等子项目。学生讨论、制定分项目和子项目,明确二者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以分组讨论方式使得学生在进行宣传片制作时更有针对性和趣味性。
(四)教师示范
教师讲解宣传片制作流程,并以“美丽城乡”为例,进行宣传片制作示范。包括:方案制定、准备素材、创建文件、插入对象、编辑对象、后期设置和微调定稿等。学生观看教师演示,揣摩和学习宣传片制作方法。
(五)学生分组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并进行适当调配,注意学生性别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搭配。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项目组并加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起学生工作热情,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积极投入项目中。
(六)小组立项
教师辅助学生搜集材料和拟定方案。学习小组针对项目的目标和要求,搜集相关材料,拟定宣传片制作方案。确保学生在搜集素材和拟定方案时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七)自主学习
教师给予学生知识和技术支持。小组成员根据分项目要求和制作方案,在资源共享、协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宣传片制作。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宣传片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八)阶段交流
教师进行过程控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群体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并进行组间、组内讨论和分享。内容包括宣传片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现的技巧、总结的心得等。学生在积极交流和大方分享的情境中能彼此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小组协作能力,让学生体验交流和分享的快乐。
(九)成果提交
教师收集学生制作完成的各分项目宣传片。将各组学生提交的8个分项目演示文稿合成1个,即景点宣传片——《幸福开远》。各小组对分项目宣传片做最后设置和调试,上交给教师进行收集和存档,以便展示和评价时使用。
(十)项目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评价。各小组成员互评、自评。让全体同学分享团结协作之后的成果。有助于学生发现各自作品的亮点和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三、课后系统
本课实施结果与教学反思如下:
通过本课教学活动,学生学会搜集、整理、筛选、加工和使用素材的方法;熟练掌握幻灯片制作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技巧;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对完成项目任务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并做出改进计划。
教学设计最突出亮点是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学科教学实际,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展开教学活动。师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执行和管理的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通过分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协作学习,认识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通过成果互评,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
从学生生活实际环境出发,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作为项目主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时具有更浓的趣味性和更多的参与性。有效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计算机实训室等媒体资源为教学服务。
可能预见的问题是学生对于项目教学法的使用有不适应感。故作出改进为:在进行本课教学前,组织学生进行关于项目教学法的学法培训。
作者简介:
普炜(1983~ ),女,云南开远市职业高级中学教师,职称:中学一级,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