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的几种导入法

来源 :学周刊: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f1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英语教师.为了使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好的表现.我们应十分注重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的英语课堂也是如此。导人的好坏必然关系到一节课的顺利与否。导人是组织教学的开端.是英语教学进程中转换的“关节”.是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兴趣,使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解决目前教育资源在共享时方式单一、效率低下、安全性不高的弊端,设计了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深入分析平台设计的过程及其关键点,为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的充分使用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  关键词:云计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113-02 收稿日期:2016-10-13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谈了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方面的知识,首先从四个方面谈了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其次讲了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三个主要渠道;最后讲了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也需要注意它的策略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渠道;策略  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M·克莱因说:“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手段,也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更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机整合,使数学教学
整体史观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学科能力之一,包括国家发展、社会进化、全球视野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通过树立整体史观能循序渐进地形成史实知识结构,提高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习方式从侧重知识向侧重能力的转变。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用高屋建瓴、登高望远的眼光,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整体史观,厘清古今中外历史的来龙去脉。  一、整体史观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观察,目
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措施,对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与增强学生适应能力的联系,以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然而在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已经具有足够的数学知识,却仍然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来谈谈个人的一点认识: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营造平等、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
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活动类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实施活动化课堂教学方式,是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源于儿童社会生活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儿童的主体参与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下面就如何优化小学品德“活动化”课堂教学谈谈笔者的几点认识:  1.课程内容中优化  品德课系统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汉字的结构分类,独体字采用形象的教学方法,合体字采用故事识字法、肢解字形识字法、比较识字法、偏旁识字法(形声字识字)、猜字谜识字法
摘 要:“中国梦”意涵深刻、生动形象,它承载了一个国家、民族对未来的期望,饱含着亿万人民对生活的憧憬。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以“中国梦”为契机,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大胆尝试,提高教学实效性,更好发挥其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中国梦”;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政治理论传播以及大学生的世界观、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英语课程教学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为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