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的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學《品德与社会》学科是我国课程改革教育课程重要学科.品德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一张名片,品行兼优的人才能出人头地,古代教育家老子等人也非常注重礼义廉耻,即所谓的品德,注重为人处世的道理。本文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的问题,力求使小学的《品德与社会》的课堂具有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针对性策略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规定:“正确地培养儿童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关心,这是品德培养的关键。”可见,小学品德课程的核心是“做人”。“做人”,不仅仅关系到个人层面,也不单纯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几个分化的知识系统(历史、地理、社会、生活等)如此简单;做人,也无关技能学习的问题,不是让学生掌握日常独立生活的能力,注意卫生、打扫房间等生活技能;做人,也不能仅凭道理的灌输和语言上的教诲,学做人不是关于人的研究活动,也不是关于人的技艺活动,而是关于人自身的建构以及人的美好生活建构的实践活动。
  一、小学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品德教师队伍很不稳定,进行教学研究缺少实效
  品德课程的重点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而不是口头上的说教,而是实践的、行动的,需要教师采用各种方法正确地培养学生对于道德观和学习的认识,通过现实行动实现生活和人本身的逐步完善。目前,在小学教师具有定编的人数特别有限,学生学时不足,专职教学人员极度缺乏。这种兼职随意性很强,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都需要学校进行考查,然后进行搭配。
  这样一来,这些教师的教研能力就很差,教学质量不能保证,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职教师的不确定性。
  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严重社会生活
  小学品德课程的重点内容并不是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而是需要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上,当前存在的普遍性误解。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说教课。教师的教学由于没有专门的教育研究活动,兼职教师对这一学科教学,基本环节、基本规律搞不清楚。在这节课上,教师既没有以儿童的生活真实内容的主要资源,也没有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在活动中与学生进行互动,没有一点激情。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思想教育课。老师不能够只注重“知’的培养,要深入到更全面的学科领域、进行言传身教地“做”。在课堂中,空洞、大话、说教的教语文的方法上课,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就完全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课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等三维目标中,更是无从谈起。
  3.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陈旧
  在我们的教学中,品德学科的教师,参加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实在是太少。因而,在品德课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大多数老师运用口述法,基本不做任何课件,对课的内容也当做看图说话来教。然而《品德也社会》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儿童一定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寓教与活动更加适合儿童的发展。”
  4.进行不科学的评价,重视结果轻过程
  小学《品德与社会》在课教学的评价中,教师既没有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重视“过程与方法”,更是很少重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闪烁的思维,也不管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是否学会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这样所教出来学生,很难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解决为题的能力更没有,体验了哪些情感,获得了哪些知识,锻炼了哪些能力……
  因为应试教育,学校的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常常被占用,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出现死记硬背现象,这些让老师非常头疼。经过调查不难发现,《品德与社会》课,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对《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效果造成了不利影响,急需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二、应对现状的基本策略
  1.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我们不难看出,《品德与社会》课程,已经是国家对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视的具体体现。教育部门需要聘请能力突出的人员专职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全体教师的认知,学校教导处就必须从根本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课题教学工作。
  任课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例如,及时指导学生做家务。有的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自己一定要做家务,可是家长非常担心,坚决不允许。因此,一部分同学容易萌生这种心理:“我是想做可以做的,但是家长不允许我这样做,那我只好放弃了!”所以,教师必须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去怎样去找到进行做家务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想写小纸条,告诉他们,我的真实想法。”
  有的说:“我就找出一些力所能及的做,让他们看到我的能力”……
  笔者说:“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是的,我们在生活中,一定会常常遇到问题,但我们要面对现实,找办法,解决问题。选择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
  学生有了老师的建议,同学的鼓励,再去生活中实践,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②到生活中让学生去体验,实践。教师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去实践。小学生的一些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大家的认同,这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样,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就会产生各种怀疑,觉得这一学科对生活没有帮助。所以,我们的教学,必须让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具体,有指导的帮助,不仅仅停留在口头的帮助上,而是需要老师鼓励学生设身处地地尝试一下“你能如何做?别人有会怎么评价你?”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不断从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明确善恶观念,从而建立正确的社会的道德标准,并且以此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这样才能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真正作用。   2.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时候,老师需要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并以具体案例为基础,积极丰富课堂的内涵,将课本知识与课外活动进行有机结合。生活是教育的来源,其出自生活,同时也需要回归到生活中去。就某一方面来讲,品德教育是师生宝贵的精神交流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以往均采用单一说教式教学模式進行教学是不对的,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开放性的社教学模式,教师就是以多角度为主,以良好的氛围为主,以开放的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以具体的情况为渠道,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目标。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有下面几个方面:①广阔的教学阵地。除了在教室里教学外,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带领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亲身去进行体验活动。如,《认识交通标志》一课,教师就组织学生到校外,亲自到去实地了解交通标志,观看交通信号灯,并且让学生观察:什么时刻该如何做?走进生活的教学效果,要比把学生留在在教室里,总是死啃书本好得多;②交互的动态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多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户外探险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拼搏能力,增强学校品德教育的实用性。如,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教师在从营养的角度,穿衣舒适方面,加强锻炼的必要性等方面,让学生分组讨论“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做?”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收获更好的效果。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处理好人机关系,平衡各方面的关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高效的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儿童学习的乐园。
  总而言之,对于我国小学生的品德教育需要密切结合社会教学,同时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敦促作用,尽力为学生营造欢快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其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主动性,并加强其对于品德教育和相关其他课程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小学品德教育课堂。
  参考文献:
  [1]马丽英.探究我国小学品德教育与课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生活教育,2012(22).
  [2]张小于.刍议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时效性[J].小学教育,2015(10).
  [3]庞博.探究我国小学生品德教学的有效策略[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3).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学习以概念为基石。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是基础知识的核心,对学生后续学习以及数学素质发展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更好地进行概念教学,本文以“什么是面积”为例,探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的一些基本策略,希望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字】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基本策略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学习以概念为基石。随着新课
【摘要】谈起写作,学生往往对其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这类学生通常在写作时一提笔就头疼,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他们普遍都是对写作不感兴趣,加之平时不留心观察生活,脑海中自然没有素材可写。那么,怎样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写作产生浓郁的兴趣,才会认真琢磨如何把文章写好,细心留意生活实际,久而久之,写作水平就提高了。  【关键词】写作;想象思维;观察能力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习”主要指后天的“习染”,即“教化”。教化人心,立德树人。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当前学校德育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行为、轻感受,重灌输、轻体验等问题。因此,这些问题自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者努力撼动的基石。本学期,我校在德育教育中引入正面管教理念,以“小班会”为依托,撬动德育与班级自主管理的正能量,有效提升了学校德育的实效。
【摘要】板书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板书设计,能够给学生美的享受,吸引学生走进课文,启发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所以,老师备课的时候,不光要备好赏析课文的环节,还要备好板书设计。在上课过程中,善于运用板书,引领学生在知识海洋中畅游,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关键词】板书设计;课堂教学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有一句话:“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课堂是传授知识、学习文化的共融体,其
【摘要】高一化学的衔接教学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多功能和数据分析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任务,用三环模式和实验营造高效课堂,力求在短时间实现初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学生思维、学习能力和学法的衔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一化学;衔接教学  高一化学,承上启下,其衔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既是众多高中化学教师深感棘手的教学阶段,也是高一新生容易对“化学”幻灭和畏惧的时期。为
【摘要】“素质教育,德育为先。”一语道破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统筹学校工作都有导向功能。让德育润物无声地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其植根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当中,帮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所有的德育工作者致力实现的目标。然而,在现行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往往弱化了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甚至将成人的观念片面而失真地强加到学生身上,造成德育形式
【摘要】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是每一位公民都应该了解与掌握的知识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一思想同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到实践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能深刻地领悟到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精神。本文分析了这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重点探讨了它的实践技巧,以期为语文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价值观;实践技巧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
【摘要】“新闻伴侣”时评文章出现在高考语文的考查中,成为语文高考作文教学中的考查重点。笔者在本文中着力从让学生学会如何丰富时评作文素材并能灵活运用时评作文素材这两方面去设法充分调动学生时评写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时评写作;素材积累和运用  现阶段“新闻伴侣”时评文章出现在高考语文的考查中,成为语文高考作文教学中的考查重点。笔者通过和学生聊天,知晓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情况是写作时没有素材可用,
【摘要】二胡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体现的是中国民族音乐瑰宝中所特有的魅力和韵味,展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深厚而富有内涵的思想和品质。本文从二胡技巧、基本乐科知识、学习毅力与态度以及舞台情感表现四个方面来阐述二胡学习者在学习中如何建立自身的二胡素养,旨在为小学生在二胡学习中指名一条正确的道路,形成一种规范的方法。  【关键词】二胡学习;音樂素养  素养,在古代是用来形容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
【摘要】德育教育是当代素质教育之根本,德育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教师进行重点的培养。但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培养,并不是某个学科、某个课堂的教学任务,而是对全体教师提出的要求。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以身作则,并通过数学的讲解向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的熏陶。本文是從分析德育教育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开始,重点探讨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关键词】小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