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华丽”的收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ingc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而幼儿园又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因此,有效的游戏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者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幼儿园角色游戏观摩活动,依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教师在游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角色游戏; 评价;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104-002
  一、研究的缘起
  随着年龄的渐长,学龄前儿童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强烈,开始产生参加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幼儿园的角色游戏充满自主和愉悦,正好满足了幼儿的这种愿望,成为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可以说,游戏是幼儿特有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
  角色游戏一般由准备、进行和结束三个部分组成,结束部分包括收拾材料和游戏评价两方面。在游戏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关键,而角色游戏的评价,正是对幼儿角色游戏的一种间接指导,开展角色游戏的评价工作,能有效地促使教师深入到游戏中去观察、了解游戏情况,改进指导方法,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二、概念界定
  1.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
  2.角色游戏的评价
  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①
  三、角色游戏评价中出现的问题
  角色游戏富有创造性,充满想象力,深受大班幼儿的喜爱。为了能在游戏中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而游戏评价作为指导的重要环节,却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评价倾向成人化,没有童趣
  幼儿选择游戏中的角色,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成人味的角色,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或理解对角色加以模仿、或改造创新,以符合自己游戏的乐趣。幼儿的角色游戏来源于生活,但绝对不是生活的复制。有些教师在幼儿游戏评价时一味要求幼儿按照成人的生活规则一成不变地进行,渐渐地幼儿机械化地游戏操作,失去游戏本身的意义,游戏兴趣也逐渐淡化。
  2.评价环节被忽视,草草了事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比较侧重于对游戏材料的准备、游戏环境的创设以及游戏过程中的指导,而游戏结束时的评价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制约和忽略。有时因为评价时间不充分而简单走过场,或者直接省略。这样的情况导致下一次角色游戏故伎重演,幼儿的游戏水平得不到真正提高。
  3.评价重点不明确,方式单一
  每一次角色游戏开始之前,教师一般都会提出1~2个核心要求作为此次幼儿游戏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在游戏开展的时候教师主要观察、指导幼儿的实施情况,以便最后评价环节针对问题展开讨论。但是在游戏实践中发现,很多教师对于游戏之前提出的要求过多,导致游戏评价时重点不明确,没有抓住游戏的核心问题,枯燥乏味。而且教师的评价方式一般以呈现式为主: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向幼儿展示,并向幼儿寻求解决方案。幼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吸收和内化的东西过多,导致收获不大。
  四、如何优化角色游戏的评价
  1.教师要进一步了解角色游戏的本质和意义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最为浓厚,幼儿玩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也十分多样与新颖。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教师在评价时要进一步理解角色游戏的本质和意义,转变观念。在评价时要摒弃以知识获得、技能掌握、角色模仿为主的评价,更应突出幼儿积极情感的体验、想象创造力的发挥、角色之间的交往合作、情节的拓展丰富性等方面的发展。
  2.教师要有机把握评价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要求
  游戏评价既是本次游戏的总结,又是下次游戏的导向。较好的评价能总结经验,提高幼儿今后游戏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游戏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把握游戏评价,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呢?教师有机把握评价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要求,能有效地达到帮助幼儿分享经验、解决问题的目的。
  2.1把握成熟的评价时机。根据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控制游戏时间,不能过短。游戏时间过短通常是幼儿游戏的兴致刚刚浓厚就戛然而止,幼儿心理满足感不强,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评价很难引起幼儿的共鸣。如果游戏的时间过长,通常是教师因为某些原因延误了游戏结束的时间,从而幼儿匆忙结束。教师在时间的不充分和幼儿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评价只能草率结束。
  游戏结束进入评价环节,孩子们要从游戏兴奋状态平静下来,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教师深刻地认识到把控游戏评价时间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提前播放一首舒缓柔和的轻音乐,例如《清晨》,暗示孩子们游戏即将结束,让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有一个缓冲的机会。随后教师再播放另一段节奏稍快的音乐,例如《造飞机》宣告游戏结束的音乐,孩子们就开始整理游戏材料并回到活动室固定集中的位置坐好,集中注意力,与老师面向而坐开始师幼互动评价。
  2.2寻找核心的评价内容。游戏评价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这需要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与价值判断能力,找到游戏中出现问题的核心,才能有重点地引导幼儿整理与分享经验,解决游戏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2.2.1将新出现的创意及成功的体验
  提供给幼儿分享,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幼儿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幼儿是评价的主人,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游戏评价时要注意以幼儿为主,帮助幼儿将外在经验内化为自身的经验,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而不要急于替幼儿回答或直接将答案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幼儿。   2.2.2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矛盾的焦点,提供给幼儿讨论,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注重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重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师幼互动的频率和效度决定了游戏评价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掌握“抛接球”的互动技巧,采用多种互动形式,帮助幼儿在游戏评价中积累游戏经验,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
  3.1回放式情境互动。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由教师主导的集体讲评活动。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仔细观察孩子们的游戏情况,然后根据需要拍摄下某些有代表性的游戏情境,在评价时用电视回放的方式再现出来,或者定格某一画面组织幼儿讨论。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们直观地分享游戏经验,建立一定的游戏规则,提升游戏水平。
  3.2互补式师生交流。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通常会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对于一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困难。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想法适当作补充说明,帮助他们完整表达。这种方式较适合在小、中班游戏中使用。
  3.3交往式生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点评方式鼓励幼儿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幼儿互问互答展开你呼我应的讨论,同伴之间相互点评、建议。此时教师作为一名倾听者,可从中有效的捕捉幼儿的游戏需求和遇到的困难,及时为孩子提供帮助。这种方式一般在中大班游戏中使用。
  五、结语
  游戏评价既是本次游戏的总结,又是下次游戏的导向。较好的评价能总结经验,提高幼儿今后游戏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游戏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直以来,教师都在游戏评价中充当着主人的角色,但游戏永远是孩子们自己的游戏,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游戏还给孩子。通过合理的方式,更有效的评价,最大程度地满足孩子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满足,让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因此,不管采用怎样的评价方式,让孩子自主参与、互动学习最重要。
  参考文献:
  [1]毕晓芬.《大班角色游戏评价的有效策略》[J]教育导刊2011年10期
  [2]李晓燕.《让评价不再成为一种负担—浅议幼儿园角色游戏的评价》[J]新课程研究,2012年08期
  [3]张毅.《关注游戏评价,促进游戏发展——谈幼儿园角色游戏中游戏评价的有效性》[J]新课程2011年1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于学生而言,语篇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材料;于教师而言,语篇是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使得小学英语课堂的语篇教学有序、高效,通过语篇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关键词:语篇教学; 有效性; 破茧成蝶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71-001语篇,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材料,同样也是英语教学不容小觑的部分。放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工具,由于其内容有限,故具有其局限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依托于教材合理的进行拓展性阅读,对增加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拓展性; 阅读教学; 趣味性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76-001本文从当前小学英语拓展性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
摘 要:说到作文,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皆“谈虎色变”。究其原因,是在平时的习作中,规矩多多,要求多多,学生始终在一种严肃紧张的氛围中学习写作,在十分痛苦中熬出一篇篇符合老师要求和规范的作文来。由于学生年龄小,不能捕捉生活中的事和物,缺乏生活的积累,导致动笔时“无米下炊”。关键词:作文教学; 探索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79
摘 要:自主学习既是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部分,又是信息时代接受学习的基本要求。学生是否具有很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关系他能否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也关系到他们将来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本文笔者将围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展开论述。关键词:自学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培养科学素养,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需要在课外科学活动中使之得到延伸和拓展。小学科技活动室是学生进行课外科学探究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进行课外科学活动的主要资源,建设和管理好科技活动室,是学生开展科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主要任务。关键词:小学科技活动室; 建设; 管理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85-001一、小学科技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选题是活动的关键部分,直接决定着活动的价值、可行性、内容及后期成果,是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或者从实践情境中发现问题,或者根据学生的生活以及与各学科知识的重组和延伸等方面对学生的选题加以指导,从而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选题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86-001综合
摘 要:推进拓展性课程建设,深化义务教育课改,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焦点。小石年这一拓展课程主要通过孩子们自己查找资料、采访咨询、动手实践、同伴合作、亲子切磋等方法,一起走进古镇历史悠久的蔬菜种植技术,加深与理解各种生态食物,从认知和情感上来改善孩子们的饮食习惯,以实现“营养生活,健康你我”的最终目的。小石年课程成了孩子们增长知识的课堂、展示才能的舞台和放飞心灵的天地。孩子
摘 要:本文从“新基础教育”的理念之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出发,阐述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进行自主探索的必要性和怎样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进行自主探索。关键词:还给; 自主探索; 有效互动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95-001“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教授主持的一个持续了15年的全国教育科
摘 要:幼儿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成长发育阶段,不仅是年龄偏小,更重要的是心灵脆弱,需要教育工作者给予特殊的关照和关怀。在幼儿教育中,采用何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历来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文章以让爱浸润幼儿美好心灵——浅谈幼儿早期情感教育为题,首先介绍了幼儿早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接着详细介绍了幼儿早期情感教育的路径。关键词:幼儿教育; 情感; 心灵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摘 要:微课是现代教学对于多媒体技术的重要应用,其短小精悍,十分适用于幼儿教学。本文简要探讨如何利用微课来提高幼儿绘画语言表达能力。关键词:微课; 绘画幼儿思想简单、思维活跃,其身体发育还未完全,手腕灵活性较差,这就决定了幼儿绘画注定是内容简单,但幼儿的想法却是天马行空的。绘画是幼儿的第二种语言,绘画语言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幼儿想象力丰富,如何提升幼儿利用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