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ght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教学也逐渐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提高英语学科教学的效果是现代英语学科教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应注意问题以及现状的基础上,以粤教版小学一年级《英语口语》第二册教学为例,围绕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
  【關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兴趣;单词;阅读
  本文首先分析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应注意问题以及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学习英语兴趣、单词教学、阅读教学等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展开研究。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深度融合的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运用日趋广泛,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为之带来了深刻变革。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生们英语知识基础、兴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导致对英语的学习缺乏兴趣,进而影响和制约英语学科教学质量。通过把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可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资源和手段,进而优化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英语学科学习中感觉到新颖、生动、有趣,能迅速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有效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深度融合,还能把英语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降低英语知识学习的难度,顺应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高英语学科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融合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融合,并不是单纯地利用信息技术把书本上内容,生搬硬套地向学生展示,或是简单地为学生演示一段画面或图像、播放一段音乐,而是要把信息技术资源、手段、优势与小学英语学科内容进行深度渗透、整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剖析英语学科重点、难点知识,帮助学生内化和吸收,牢固掌握并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首先,应提高英语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通过自学和培训,让英语教师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如,多媒体、电子互动白板操作,课件制作,乃至线上教学技术。其次,学校要配备齐全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加强英语学科教学信息化建设,为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打好硬件基础。最后,教师要控制好信息技术在课堂上使用的程度。信息技术是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应控制好其在英语课堂上的使用时间和程度。如果在教学中使用比例过大,很可能会使学生沉迷于信息技术带来的视听冲击,造成师生互动缺乏,反而影响学生学习状态,而如果使用比例不足,则无法充分发挥其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融合的现状
  目前,许多小学都引入了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在促进教学技术创新、模式优化,以及教学水平提高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也为小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然而,就当前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融合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融合深度不够,影响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小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高
  虽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一再强调要把信息技术等新的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学中,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仍有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不到位。这是因为这部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高、信息技术知识基础薄弱,对操作计算机、多媒体、电子白板,制作微课、教学课件等的技术不熟练,与现代信息化教学要求的差距较大。无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这种情况尤其在一些年龄较大的英语教师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会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形成逃避使用信息技术的状态。
  (二)过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给课堂注入了活力,也为学生带来直接的视听刺激,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然而,有的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过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的情况,导致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花里花哨的画面上。还有的英语教师过分追求信息技术的使用效果,基本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制作成课件搬上多媒体大屏幕,使整堂英语课全部变成了视频、图文演示课,甚至把原本需要给学生认真讲解、解释的复杂知识,用图片展示一带而过,忽视与学生之间互动,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融合缺乏深度
  有的小学英语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把课本教材中的内容直接制作成课件,原封不动地搬到课堂上给学生演示。这只是简单地变换了一种展示方式,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融合缺乏深度。此外,借鉴的信息技术网络资源,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脱离,影响教学的效果,也与信息技术和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融合的初衷背道而驰。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深度融合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小学生们思想活泼、性格天真,他们学习知识需要有兴趣作为引导,在英语学科学习中也是这样。倘若要提高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效果,首先应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具有声情并茂、图文一体的特点,聚合了互联网、多媒体、微课等多种优势资源,通过将其运用到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英语知识,营造活跃的英语课堂教学气氛。因此,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深度融合,以迅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索、探究英语知识的动力,促进英语学科教学质量提升。
  比如,粤教版小学一年级《英语口语》第二册Unit 4 What Do You See?这一单元,谈论的主题是房间里的摆设和家具,都是小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和比较熟悉的事物。小学生们对此充满好奇,求知欲望强。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们创设家庭房屋的情境,使他们带着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借助信息多媒体技术创设欢迎其他小朋友来家里参观并介绍自家家具和摆设的场景,带领大家参观他的房屋。可以向大家招手说:“Welcome to my house! Come to the living-room.”然后展示“sofa(沙发)”“closet(壁橱)”“sink(水槽)”“toilet(卫生间)”以及“bedroom(卧室)”“bed(床)”“TV(电视)”等物品,也可以同时展示句式 “It’s a sofa.”或“This is a sofa.”等以更加完整地带动学生表达。教师也可向其他学生询问:“What do you see?”让学生用英语作答。在信息多媒体技术的融合之下,学生们感觉到非常新鲜和有趣,在学习中兴趣十足,并集中精力学习英语新知识。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单词教学深度融合
  英语单词是构成英语语言最基本的单位,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必须要让他们掌握好英语单词,这也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最重要的基础。无论是学习英语的语法、阅读、写作,还是口语、听力,都需要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英语单词。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很多情况下都是让学生们死记硬背,不断重复地读写,这样会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觉得非常枯燥,甚至会产生抵触学习英语单词的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面对这种情况,英语教师可以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与英语单词教学融合,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准确记忆和理解。
  例如,我们可以把英语单词所表示的东西,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出对应的图形或图像实物,帮助小学生对英语单词形成深刻的印象,并牢固记忆,进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以粤教版小学一年级《英语口语》第二册Unit5 I Want a Pet教学为例,需要让学生掌握的英语单词有“turtle”“squeak”“waddle”“ move”“skip”“hop”“swim”等。教學中,我们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出一只小乌龟,以及小乌龟做各种动作的图像,并通过多媒体屏幕向学生依次展示。每当出示一个图片,要求学生说出对应的英语单词,并作出相关动作。如,展示“小乌龟蹒跚行走”图片,很快就有学生说出“waddle”并进行模仿;展示“小乌龟游泳”的图片,则对应的是“swim”。通过把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本课英语单词教学中,小学生们很快就可以记忆住所有单词,并感到趣味十足。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阅读教学深度融合
  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阅读是教学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方法。但是,面对与汉语差别很大的英语课文,许多小学生很容易产生阅读障碍,经常遇到读不通、读不顺,理解不透的情况。为了让小学生更有效地阅读英语课文,培养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阅读情境,把需要学生阅读的课文或其它文本内容,进行形象的展示,营设场景,让学生边读、边观察,帮助学生深化阅读理解。
  以粤教版小学一年级《英语口语》第二册Unit 1 I Love My Family为例,本课的主题是介绍和认识家庭成员,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谈论家庭成员,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邀请朋友到自己家做客”的情境,并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在学生进入情境中之后,教师应带领他们读出课文中句子。如,“Who’s this?”“My…/It’s my…”“Where are you?”“Here I am.” “How do you do?”“It’s unfair.”“You are a good girl/boy.”“I love them all.”等,增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并掌握“grandpa”“grandma”“father”“mother”“sister”“brother”等有关家庭成员的英语词汇。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是本学科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不仅可以为英语学科教学引入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情境,还可以推进教学的改革,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助力英语学科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龚婵娟.深度融合,助力教学——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深度融合的途径探究[J].学周刊,2021(1):111-112.
  [2]李慧.浅谈信息技术如何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深度融合[J].教师,2020(31):70-71.
  [3]杨进英.浅论信息技术和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践[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8(6):97.
  [4]贾丽.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深度融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4):68.
  [5]南斌霞.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J].天津教育,2019(7):105-106.
  [6]李宁.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初探[J].新课程(小学版),2018(6):94.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我们开展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道德与法治》课上的心灵对话,激活了学生的思想,它内设的综合实践增强了学生的能力,《道德与法治》课上的精神指导,提升了学生的修养等等。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开展;实践;环节;设计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从思想、行为、能力等方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科目,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下,落实党的十九大指出的学科建设和学科教学,各间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课。学
【摘要】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和方式对教学和学生思维的束缚,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基于此,本文对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相关分析,分析了网络教学策略、现代通讯技术应用策略、情境教学策略、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微课教学策略以及多元评价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的高质
【摘要】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用“真理模式取向”取代“感性”教育以及“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的失衡,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学过程过于脱离生活实际。本文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现状,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视角下,提出以下几点新思考:从学习方法上看,语文学习应当从生活实践出发;从学习内容上看,教材不能是课程内容的全部;从教学方法上看,主张“活的教育”;不必刻意地追求“创新”,因为生活中处处有创新。 
【时事背景】2019年11月4日,美国正式通知联合国,启动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进程。   与美国“退群”同时受到关注的,还有全球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来自美国的科学报告指出,未来31年内,全球各大城市都面临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威胁。其中,泰国、孟加拉国、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一些亚洲国家将有超过1/10的民众受到影响。鉴于这一严峻形势,加上受大城市带来的困扰,8月26日,印尼正式宣布迁都计划,9月
脸蛋圆圆,头扎马尾,笑容甜美,声音温柔。每次见李琴老师,都是一脸亲切感扑面而来。今年是李琴从事幼教的第16个年头,她说小时候最喜欢听的一首歌曲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曲悠扬的曲调、动听的旋律总让她对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肃然起敬。那时妈妈问她长大了你想干什么呀?李琴毫不犹豫地回答:我长大后想当幼儿园老师!随着时光的流逝,学前教育毕业后,李琴如愿走进了这充满童趣的世界,来到粤北地区,真的成为了一名幼儿
【摘要】教师层面的“术”主要指教师的教学技能,技法方法类的东西,“道”则是指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等。如何将德育目标渗透于形式多样性风的活动之中,实现德育工作生活化,是幼教工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话动是实施幼儿園德育的主要途径,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渗透在幼儿与同伴以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之中。  【关键词】术道合一;幼儿园;德育  教师层
小学班主任既起着学生人生启蒙的作用,又起着对学生进行保护和照顾的重要作用,既要教会学生文化知识,又要教化学生、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的职责。班主任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健康发展,为完成这一角色任务,班主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一个和谐、融洽的班级学习环境,为完成培养学生的重任保驾护航。所以我们班主任工作不仅要
【摘要】合作探究学习是语文新教学尝试的一个改革点,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也是小组学习中的一种形式。尤其是文言文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通过组内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与合作共同完成文言文的教学任务,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一种教学形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并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进行了思考。  【关键
《一园青菜成了精》的文本来源于北方童谣,由周翔改编并作画。以北方民谣为基础,利用中国的传统水彩,绘成一出菜园里的各种青菜各出奇招、斗智斗勇的热闹场面。中国北方民谣朗朗上口,绘本中故事结合现实与想象情境,内容诙谐幽默,加上具有中国韵味的传统水彩的配色,让人耳目一新,无斧凿之痕。如:小葱青秆绿叶儿长得直,正像一根银杆枪;韭莱的叶片狭长而扁平,如同两刃锋。大蒜成熟后的裂瓣,辣椒的浑身红通通,茄子的紫涨圆
本报综合消息 为进一步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3月10日上午,惠州市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全市中小学线上教育工作推进会,就全市中小学校线上教育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副市长陈高燕出席会议并讲话,惠州市教育局局长袁清山总结全市教育系统前期疫情防控和线上教育工作,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强调,要围绕“教谁”的问题,落实属地责任,各地各校要履行主体责任,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的政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