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情感教育在初中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应用。本文从情感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入手,重点分析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起始学科,学生只有真正从内心接受了这门学科,学习过程才能够更加顺利。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这种态度体验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的特殊反应,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产生的。情感教育在具体教学中主要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而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相比普通状态肯定学习效率更高,记忆知识也更加牢固。初中生处于的年龄阶段,大多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兴趣,如果教师只是生硬地讲解课本上的内容,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学习效率肯定很低,理解和记忆效果都不理想。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情感教育,就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对知识更加渴望,保持在兴奋的状态下学习,与被动状态下进行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如初中第一堂化学课,是学生认识化学和学习化学的开始,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第一堂课《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的教学时,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并没有真正接触过化学,教学过程中就要结合生活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学习。
2。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学生培养工作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自信心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受到了不自信的影响。大量研究标明,对自己有自信心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更加主动,而自信不足的学生则对学习缺乏积极性。自信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推动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较强的自信心不仅能使学生取得学业上的成功,也会为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获得更多的满足和幸福铺开道路。不仅如此,自信心还会产生“波纹”效应,它可以使学生获得其他许多优秀品质,如坚持信念、有顽强的意志、耐搓力强、能很好地应付压力、具有更好的判断力等等。而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则缺乏进取的动力,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从而可能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感到失望和茫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情感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积极鼓励学生,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也能够开展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只有加强对学生的理解和鼓励,才能保证学生在自信积极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教育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意识是学生今后生活中必备的素质,而初中正是学生性格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抓住这个时期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培养。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感教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之间对化学问题和实验进行研究,就能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之间的团体合作意识。如在进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教学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对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进行讨论,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案并通过实验证实,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总结本组的结果,并说明其原理。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1。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化学实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常见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学生观察到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后由原先的青白色变成黑色,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反应时一开始表面产生的气泡很少,而一段时间后反应剧烈,学生第一次完整的接触到金属与酸的反应,对这些现象非常好奇。教师可以一边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一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再进一步进行讲解,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再如进行《粗盐的初步提纯》一节的基础实验时,教师指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验,经过称量与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步骤完成粗盐的提纯,而且由于本实验中对过滤器的制作、过滤操作和蒸发操作等环节的要求都比较严格,学生可以通过亲手实验深刻学习到粗盐提纯的整个步骤,还可以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到实验的严谨性和最终实验成功后的喜悦之情。
2。结合化学相关小故事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适当引用一些化学相关史实和小故事,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应当灵活地结合一些相关化学历史及名人轶闻趣事进行教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在进行纯碱相关内容时,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成功研究出“侯氏联合制碱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推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对这些知识进行简单介绍后,再布置学生课后搜集整理侯德榜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再进行讨论。通过对侯德榜故事的介绍,激发起学生对纯碱相关知识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和讨论,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学生还可以通过侯德榜的故事,为自己今后的学习树立榜样。
3。充分联系实际生活
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最终应用到生活中。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共鸣。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当注意将化学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用途和价值,进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如在《金属的防护和废金属的回收》一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情境: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生锈图片或实物,使学生了解到全世界每年由于锈蚀损失的钢铁约占钢铁总产量的10%,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便和烦恼;再联想到钢铁制品在气候干燥的季节不容易生锈,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展开铁锈蚀主要因素的探究,再联系到生活中暖宝宝的工作原理和食品用铁粉做双吸剂的原因,然后讨论生活中怎样进行钢铁的保护?再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节中可以通过“手煽动的时候可以感觉到风”“墙内开花墙外香”等一些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微粒的相关性质,并且利用微粒的知识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4。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师应当注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给学生一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在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启迪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斥责学生,应当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形象生动的语言,饱含热情地进行讲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还要令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经常使用“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吗?”“你来试试好吗?”一类的言语,并在学生进行回答后给予及时的鼓励,用真情感染学生,带领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情感教学中去。
情感教育成为现如今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初中学生年龄阶层的特殊性,情感教育更加普遍。化学教学中有许多方法可以加强学生情感教育,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意义,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秀峰中学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起始学科,学生只有真正从内心接受了这门学科,学习过程才能够更加顺利。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这种态度体验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的特殊反应,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产生的。情感教育在具体教学中主要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而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相比普通状态肯定学习效率更高,记忆知识也更加牢固。初中生处于的年龄阶段,大多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兴趣,如果教师只是生硬地讲解课本上的内容,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学习效率肯定很低,理解和记忆效果都不理想。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情感教育,就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对知识更加渴望,保持在兴奋的状态下学习,与被动状态下进行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如初中第一堂化学课,是学生认识化学和学习化学的开始,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第一堂课《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的教学时,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并没有真正接触过化学,教学过程中就要结合生活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学习。
2。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学生培养工作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自信心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受到了不自信的影响。大量研究标明,对自己有自信心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更加主动,而自信不足的学生则对学习缺乏积极性。自信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推动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较强的自信心不仅能使学生取得学业上的成功,也会为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获得更多的满足和幸福铺开道路。不仅如此,自信心还会产生“波纹”效应,它可以使学生获得其他许多优秀品质,如坚持信念、有顽强的意志、耐搓力强、能很好地应付压力、具有更好的判断力等等。而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则缺乏进取的动力,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从而可能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感到失望和茫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情感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积极鼓励学生,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也能够开展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只有加强对学生的理解和鼓励,才能保证学生在自信积极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教育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意识是学生今后生活中必备的素质,而初中正是学生性格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抓住这个时期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培养。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感教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之间对化学问题和实验进行研究,就能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之间的团体合作意识。如在进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教学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对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进行讨论,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案并通过实验证实,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总结本组的结果,并说明其原理。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1。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化学实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常见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学生观察到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后由原先的青白色变成黑色,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反应时一开始表面产生的气泡很少,而一段时间后反应剧烈,学生第一次完整的接触到金属与酸的反应,对这些现象非常好奇。教师可以一边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一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再进一步进行讲解,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再如进行《粗盐的初步提纯》一节的基础实验时,教师指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验,经过称量与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步骤完成粗盐的提纯,而且由于本实验中对过滤器的制作、过滤操作和蒸发操作等环节的要求都比较严格,学生可以通过亲手实验深刻学习到粗盐提纯的整个步骤,还可以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到实验的严谨性和最终实验成功后的喜悦之情。
2。结合化学相关小故事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适当引用一些化学相关史实和小故事,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应当灵活地结合一些相关化学历史及名人轶闻趣事进行教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在进行纯碱相关内容时,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成功研究出“侯氏联合制碱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推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对这些知识进行简单介绍后,再布置学生课后搜集整理侯德榜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再进行讨论。通过对侯德榜故事的介绍,激发起学生对纯碱相关知识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和讨论,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学生还可以通过侯德榜的故事,为自己今后的学习树立榜样。
3。充分联系实际生活
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最终应用到生活中。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共鸣。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当注意将化学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用途和价值,进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如在《金属的防护和废金属的回收》一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情境: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生锈图片或实物,使学生了解到全世界每年由于锈蚀损失的钢铁约占钢铁总产量的10%,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便和烦恼;再联想到钢铁制品在气候干燥的季节不容易生锈,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展开铁锈蚀主要因素的探究,再联系到生活中暖宝宝的工作原理和食品用铁粉做双吸剂的原因,然后讨论生活中怎样进行钢铁的保护?再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节中可以通过“手煽动的时候可以感觉到风”“墙内开花墙外香”等一些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微粒的相关性质,并且利用微粒的知识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4。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师应当注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给学生一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在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启迪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斥责学生,应当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形象生动的语言,饱含热情地进行讲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还要令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经常使用“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吗?”“你来试试好吗?”一类的言语,并在学生进行回答后给予及时的鼓励,用真情感染学生,带领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情感教学中去。
情感教育成为现如今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初中学生年龄阶层的特殊性,情感教育更加普遍。化学教学中有许多方法可以加强学生情感教育,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意义,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秀峰中学